車載光學——智能駕駛長坡厚雪賽道

華爾街見聞
2021.08.16 09:2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車載鏡頭作為自動駕駛之眼,是高成長性、高壁壘的行業。國金證券預計,2025 年車載鏡頭市場規模超 330 億元、CAGR 達 37%,行業將迎來加速放量。

汽車智能化浪潮洶湧而來,自動駕駛駛入快車道,車載光學行業迎來加速向上拐點。

2017 年特斯拉推出 model 3、搭載 L2 級自動輔助駕駛、8 顆攝像頭。2019 年以來,自動駕駛車型密集發佈,造車新勢力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以及傳統車企北汽、長安等紛紛推出 L2 級別自動駕駛汽車。步入 2021 年,L3 級別自動駕駛能力的蔚來 ET7、小鵬 P5 相繼發佈,滿足 L2-L4 級別的華為極狐阿爾法 S 也於今年 4 月發佈,行業正進入 L3 級別及以上自動駕駛(ADS)時代,自動駕駛正規模化落地。

2020 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出貨量達 1.65 億顆,單車搭載攝像頭數量達 2.1 顆。

考慮整車廠從車型規劃到投產的週期在 3 年以上,國金證券認為,2021 年 L2 級自動輔助駕駛滲透率快速放量,預計未來自動輔助駕駛滲透率曲線將高度擬合智能手機滲透率 S 曲線,實現快速增長。

什麼是車載攝像頭?

車載攝像頭是自動駕駛中必不可少的傳感器。

自動駕駛系統通常可分為感知層、決策層、執行層。感知層所用到的傳感器包括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視覺傳感器,以及速度和加速度傳感器等。相較於其他傳感器、攝像頭障礙識別能力強,是自動駕駛中必不可少的傳感器。

按照用途不同,攝像頭可分為成像類攝像頭、感知類攝像頭(ADAS 攝像頭)。成像攝像頭用於被動安全,並將所拍攝的圖像存儲或發送給用户。ADAS 攝像頭用於主動安全,需要準確捕捉圖像。

國金證券認為,高級別自動駕駛將推動攝像頭量價齊升。

自動駕駛可分為 L0~L5 六個級別, 目前主流自動駕駛級別在 L2~L3 階段之間。L2 主要功能涵蓋倒車監控、全景泊車輔助、盲點檢測、自適應巡航、前方碰撞預警、智能車速控制、車道偏離告警、行人檢測系統、交通信號及標誌牌識別,一般搭載 3~13 顆攝像頭。L4、L5 級別自動駕駛 ADAS 系統尚在研發階段,一般需要搭載 13 顆以上攝像頭。

傳統後視攝像頭僅需獲取偏靜態圖像,而 ADAS 攝像頭需要在車輛高速運動中捕捉清晰物體影像,因此 ADAS 攝像頭普遍規格更高、單價更高。此外伴隨自動駕駛算力提升,將需要更高分辨率的車載攝像頭產品。

高成長性、高壁壘行業

國金證券預計,2025 年單車搭載攝像頭數量達 8 顆,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超 1600 億元,車載鏡頭市場規模超 330 億元,CAGR 超 37%。

根據 TSR, 2020 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出貨量達 1.65 億顆、過去十年 CAGR 達 30%,單車搭載攝像頭數量達 2.1 顆。

參考舜宇車載鏡頭單價(42 元),保守假設未來價格不變,預計 2025 年車載鏡頭市場規模達 336 億元。考慮車載模組價格一般為車載鏡頭的 5 倍,預計 2025 年車載攝像頭模組市場規模達 1684 億元。

同時,光學鏡頭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車規級產品壁壘更高 。

鏡頭是由多片鏡片組立而成,即將隔片與鏡片按次序裝入鏡筒,隔片與鏡筒的側壁通過點膠固定,用膠水或壓環固定最後一枚鏡片,完成鏡頭的組裝。

光學鏡頭是極其精密的器件,光學鏡片的設計和生產、鏡頭組的光學設計和組裝難度較高,生產企業需要具備長期的技術積累和人才儲備。

國內行業格局:車載鏡頭一超多強,二線企業未來可期

車載攝像頭鏡頭市場格局呈現出 “一超多強” 局面,舜宇光學是絕對領軍者。

2020 年舜宇光學出貨量位居第一,市場佔有率超 30%。日本麥克賽爾、 日本電產三協、日本富士膠片、韓國世高光位居二至五位。

舜宇光學科技自 2004 年起進入車載鏡頭領域,2018 年量產 800 萬像素車載鏡頭。公司是車載鏡頭龍頭的絕對龍頭,2020 年車載鏡頭業務營收為 24 億元,車載鏡頭出貨量為 0.56 億顆。

在規格、壁壘更高的 ADAS 鏡頭中,舜宇光學一騎絕塵,市佔率超 50%。

除舜宇光學科技以外,國內的聯創電子、宇瞳光學均積極佈局車載鏡頭領域,但目前市佔率較低。

國金證券認為,未來伴隨國內造車新勢力崛起,國內二線企業在車載鏡頭領域大有可為。

聯創電子自 2015 年進入車載鏡頭領域,2016 年與特斯拉合作,為其艙內鏡頭獨家供應商,2020 年與蔚來開始合作、並中標 ET7 全部 7 顆 800 萬像素 ADAS 車載鏡頭模組。2020 年公司車載鏡頭出貨量為 77 萬顆、營收為 0.24 億元,2021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車載鏡頭及模組訂單為 1.5 億元,預計 2022 年公司車載項目快速起量。目前公司具備 200KK/月模造鏡片產能。

宇瞳光學是安防鏡頭龍頭,積極佈局車載鏡頭,目前已有後裝產品出貨,公司具備 100KK/月模造玻璃鏡片產能,且與海康、華為安防部門合作多年,三年後有望順利導入前裝市場。

激光雷達:2025 年市場規模超 500 億元

對於未來的自動駕駛視覺方案,目前市場中有兩個立場鮮明的派系——純視覺派和激光雷達派。

純視覺方案僅僅依靠攝像頭拍攝的畫面,傳輸到系統進行分析,從而計算出周圍的車輛、道路等信息。目前純視覺方案的擁護者主要是特斯拉,特斯拉通過海量的車主駕駛數據進行神經網絡訓練,從而覆蓋更多工況與場景,不斷完善算法,目前方案較為成熟。

激光雷達方案是以激光雷達為主導,配合毫米波雷達、超聲波傳感器、攝像頭來完成自動駕駛。激光雷達的優勢在於監測距離更長、精度更高、響應速度更靈敏,並且不受環境光影響。目前,包括蔚來、小鵬、北汽等車廠均開始採用激光雷達方案。

國金證券認為,大部分車廠將採用激光雷達方案,此方案能夠實現較快落地,並可通過多傳感器配臵實現安全冗餘。伴隨 2021 年小鵬 P5、蔚來 ET7、極狐阿爾法 S、本田 Legend 等多款搭載激光雷達的新車發佈,激光雷達需求快速增長。

激光雷達在車載領域主要應用於無人駕駛車以及高級輔助駕駛。隨着無人駕駛商業模式的逐步確立,該領域的全球激光雷達市場也將隨之實現高速增長。據沙利文測算,至 2025 年該領域激光雷達市場規模預計達到 35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 230 億元),2019-2025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80.9%。

同時,激光雷達也是 L3 及以上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傳感器。伴隨 L3 汽車逐步量產,激光雷達將迎來市場放量。自 2017 年奧迪 A8 首次搭載 SCALA 的激光雷達後,2021 年多款搭載激光雷達的新車型發佈,除了蔚來、小鵬、極狐等造車新勢力,更有奔馳、本田等傳統車廠實現激光雷達上車,預計這些車型將於 2021 年底開始陸續量產交付,可以期待 2022 年成為激光雷達放量元年。

激光雷達在高級輔助駕駛領域的市場規模將在未來 5 年裏保持高速增長。按照沙利文預計,2025 年激光雷達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46.1 億美元(摺合人民幣 300 億元),2019 年至 2025 年複合增長率達 83.7%。

風險提示:自動駕駛滲透率不及預期,激光雷達與攝像頭互相替代,HUD、智能大燈滲透率不及預期的風險。

本文作者:國金證券團隊,原文標題:《智能駕駛方興未艾,車載光學長坡厚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