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發佈的儲能政策會壓制新能源行業嗎?

華爾街見聞
2021.08.11 00:4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儲能行業利好不斷,市場卻擔心對新能源行業形成壓制?

發改委正式發佈《關於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建或購買調峯能力增加併網規模的通知》,鼓勵發電企業通過自建或購買調峯儲能的方式,解決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問題。

從細則來看,最重要的一條:

超過電網保障性併網以外的規模按照 15%(4 小時以上)配建調峯能力,按照 20% 以上掛鈎比例進行配建的優先併網

根據此前發佈的文件,2021 年的保障性併網規模為 90GW。而本次《通知》明確了超出保障性併網規模的部分,需要配備儲能來尋求併網。對於 90GW 保障性併網規模內的,不強制安裝儲能。

1、為什麼儲能這麼重要?

國家層面提出 2030 年碳達峯、2060 年碳中和後,減碳成為了最重要的任務。根據我國的碳排放佔比來看,我國電力來源主要是燃燒煤炭,因此電力行業成為了碳排放最多的行業,根據 2019 年的數據來看,電力行業的碳排放佔比達到 43%,因此電力行業的減碳壓力最大。根據頂層的規劃,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的發電佔比將會達到 25%。

主要的非化石能源包括光伏、風電、核電、生物質、水電等。核電目前的發展還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生物質規模太小,水電對地理位置的要求很高,因此目前來看能大規模發展的可再生能源就只有光伏和風電,並且隨着產業的發展,光伏和風電的經濟性已經可以和煤電匹敵。

但是光伏和風電有一個致命性的弱點:受到天氣的影響,發電的連續性不能保證,這將會給電網的調度帶來非常大的麻煩,因此被戲稱為 “垃圾電”。儲能的加入才能大幅緩解電網的消納壓力。

這也就解釋了《通知》要求超出保障性併網規模的新能源發電需要配備儲能。

2、會壓制新能源企業?

但是這份通知沒有解決儲能在發電側的痛點:價格。光伏在 2020 年正式進入平價,如果發電企業還必須承擔儲能的成本,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將會導致發電企業虧本。

因此,這份《通知》出台後,有部分市場觀點把它理解成對新能源企業的利空也是情有可原,保障性併網以外的裝機規模會大幅減少,那麼這份文件對儲能的刺激作用也不會特別大。

但是根據市場預期,更多利好政策還在路上,比如未來國家還將圍繞容量電價、新型儲能輸配電價回收等方面繼續出台相關細則,因此無需對這份文件做過多解讀。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户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户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