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解讀 | 長城汽車業績大超預期,大漲的背後究竟有何支撐?

華爾街見聞
2021.07.21 04:3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公司營業總收入 621.59 億元,同比 +73%;淨利潤 34.98 億元,同比 +205.19%,背後的支撐究竟是什麼?

昨日盤後長城汽車公佈了 2021 年上半年的業績快報,公司上半年營收與淨利都出現大幅增長,其中營業總收入 621.59 億元,同比增長 73%;淨利潤 34.98 億元,同比增長 205.19%。作為汽車廠商,毫無疑問好的業績是要有足夠的汽車的銷量來支撐的,而從今年上半年的銷量數據來看,長城汽車有這個底氣。

新老品牌銷量共同上漲

今年以來長城汽車形成了以老品牌哈弗、長城皮卡、WEY 和新品牌歐拉、坦克的五大主力品牌,上半年總體銷量達到 61.8 萬輛,同比增長 56%:

  1. )老資格的品牌哈弗、長城皮卡和 WEY 繼續保持着穩定增長,其中哈弗累計銷售 391,541 輛,同比 +49.3%;長城皮卡累計銷售 118,066 輛,同比 +23.2%,國內市佔率近 50%;WEY 累計銷量 22,984 輛;
  2. )而新品牌歐拉、坦克則開啓高增長狀態,其中歐拉累計銷量 52,547 輛,同比 +456.9%;今年剛剛獨立出來的坦克累計銷量依舊達到 33,073 輛。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雖然長城在 6 月 28 日的長城汽車 2025 戰略中宣佈新能源汽車是長城汽車的未來,2025 年實現全球年銷量 400 萬輛,其中 80% 為新能源汽車,但是老品牌依舊在穩定增長,這一點和比亞迪兩極分化嚴重的燃油車和電動車銷量比起來還是顯得不那麼激進(比亞迪 6 月燃油車銷量依舊跌破萬輛大關)。

新能源還是公司未來發展方向

正如前文所説,長城汽車在其 2025 戰略中就説得很明白了,新能源汽車將是公司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考慮到長城汽車的確持續性的在電動車和動力電池 2 方面都有着十分積極的發展而且目前來看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或將和 2015 年吉利在 “藍色吉利行動” 戰略上立志全力專注研發新能源汽車,並定下 2020 年實現新能源車佔整體銷量 90% 以上的宏偉目標有着不一樣的結果。

雖然 7 月 16 日長城汽車召回 1.62 萬輛歐拉 IQ 汽車,召回原因為問題車輛搭載的 BMS 軟件控制策略與動力電池存在匹配差異,這也是繼 3 萬輛北汽新能源汽車召回事件後今年第二次國內大規模電動車召回事件。但是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所認為這次召回事件並不會動搖長城汽車在電動車領域的發展決心,也不會對長城汽車在電動車領域的領先地位產生影響。

一方面是因為長城汽車的電動車尤其是歐拉系列主打女性消費者,逐漸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從去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可以看到,長城汽車歐拉黑貓的銷量是僅次於特斯拉的 Model 3、國民神車宏觀 MINI EV,和排名第三的寶駿 E 系列其實是相差不大的,可以説是最熱門的車型之一。

另一方面長城汽車在電動車的重要部分動力電池上也是有不小的優勢,旗下的蜂巢能源自 2019 年電池工廠投產,僅用 2 年就在在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中逐漸站穩了 TOP10 的位置。而且蜂巢能源在無鈷電池上的研究更是處於世界一流水平,早在今年 3 月份蜂巢能源無鈷電池所需的核心材料——無鈷正極材料就已經在常州材料工廠正式批量下線,截止至 7 月初,蜂巢能源已經批量生產了大約 150 噸無鈷材料,其中有 50 噸已經應用於公司的無鈷電池製造。

目前在國家工信部最新公佈的車型公告中,蜂巢能源無鈷電池已經出現在長城歐拉一款名為櫻桃貓的純電車型的信息裏。或將在今年 8 月份,蜂巢能源的第一代無鈷電池將會在長城汽車的新款車型上進行全球首發。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鋰電池和電動車,在氫能領域長城汽車目前雖然還沒有量產的氫燃料電池車型,但已經計劃在 2023 年推出首款全尺寸氫燃料電池轎車,並構建 “制氫 - 儲氫 - 運氫 - 加氫 - 應用” 一體化的產業鏈生態,爭取在 2025 年實現全球氫能市場佔有率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