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競賽——三個 “老男人” 的臉面之爭

在 “太空鄙視鏈” 下,貝索斯看不起布蘭森,馬斯克看不起貝索斯,這場 “臉面之爭” 或許遠未結束。
有三個老男人一點都不是省油的燈。
他們分別是特斯拉和 Space X 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亞馬遜及藍色起源創始人傑夫·貝索斯,以及古稀之年的維珍銀河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

在過去很多年,馬斯克建立了他的電動車帝國,並將商業航空推向了新的高度;貝索斯以電商發家,隨後通過建立廣泛的雲業務成功轉型。而這兩個人,曾一度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富有的人。
但他們都沒有布蘭森成功,畢竟後者已經搶跑一步,登上了太空。
這一切都源於一件事:自 57 歲的貝索斯打着 “紀念阿波羅 11 號登月 52 週年” 的名義,宣佈將在 7 月 20 日乘坐自己創立的藍色起源商業航空公司火箭飛向太空以來,幾個老傢伙便開始了 “太空競賽”。
布蘭森截胡貝索斯提前搶飛
當所有人都以為貝索斯將成為 “乘坐自家飛行器進入太空的第一人” 時,布蘭森突然宣佈提前上太空,讓貝索斯措手不及,也讓年紀輕輕的鋼鐵俠大驚失色。
當地時間 11 日清晨 6 時許,一身黑衣、頭戴黑帽以及黑色墨鏡的維珍集團創始人布蘭森騎着一輛自行車,在兩輛 SUV 的護送下,來到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發射場。這位古稀老人主動上前擁抱了機組人員,那股興奮勁兒溢於言表。

起飛前,布蘭森乘坐的 “團結號” 太空船被固定在一架 “白騎士” 雙體飛機的下方。然後,“白騎士” 帶着 “團結號” 達到海拔 4.6 萬英尺預定高度,加速到約 0.5 馬赫,接下來隨着解鎖和發動機點火,實現 “團結號” 的真正 “起飛”。

點火之後,“團結號” 在 1 分鐘的時間裏,從 0.5 馬赫加速到 2.7 馬赫左右的最大速度。同時,機身調整姿態向上,快速穿破大氣層,進入大約海拔 85 千米高度的 “宇宙邊緣”。
到達預定極限高度後,“團結號” 完全展開雙翼,再次調整姿態,進行一個側滾翻的動作,將右側對準地面。布蘭森則興奮地打開安全帶,自由自在地漂浮於機艙中,感受了 4 分鐘的零重力的奇妙體驗。
隨後,“團結號” 從最高點開始迅速下降,在此過程中,乘客能夠觀賞到迅速後退的藍天和外太空的星空。返回大氣層後,“團結號” 重新收起機翼,開始滑翔降落的最後流程。在解鎖點火後的 15 分 18 秒,團結號飛船安全降落停靠在 “美國太空港” 的跑道上,完成了這次跨時代的飛行任務。
由此,布蘭森領先 “Space X” 創始人馬斯克和 “藍色起源” 創始人貝索斯,成為全球商業航天三巨頭裏乘坐自家飛行器進入太空的第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式出發前,布蘭森得到了競爭對手馬斯克的當面祝福。而另一位競爭者貝索斯的處境就顯得有點尷尬了——他的雄偉計劃,被布蘭森當面截胡。

隨後,貝索斯直接抨擊稱,這就是個飛機,窗户小還不環保,緊接着還賭氣式地邀請了比布蘭森年紀還大的 82 歲的芬克一起上天。對此,布蘭森則淡定回應,這只是一個奇妙的巧合。
你追我趕的富豪太空遊
布蘭森能夠在商業航天三巨頭中先一個身位飛天並非偶然。一直以來,他就是特立獨行的代表。
在他自己的商業史裏,布蘭森一直不按套路出牌,剛成年就建立唱片行創業,並於 1972 年創立了音樂廠牌,簽下了後來大紅大紫的性手槍和滾石等史詩級樂隊。
1984 年,布蘭森去波多黎各的航班被取消,他一怒之下創立了維珍航空,這是一切故事的開端。
據媒體報道,維珍航空的首航是一次長達八小時的派對,在麥當娜最新單曲《宛如處子》的伴奏下,人們在機艙內邊喝香檳邊跳舞邊吃巧克力冰淇淋,後來這成了維珍航空的傳統。

後來,布蘭森把自己的 “嬉皮士” 風格和冒險精神發揮到極致:親自駕駛飛機,坐熱氣球環渡大西洋,在拉斯維加斯的棕櫚樹賭場大樓上縱身一躍...75 次死裏逃生,以及其不羈的性格,給維珍航空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力和曝光度,也讓維珍航空成為消費者心中追求自由、享受人生的象徵品牌。

因此,布蘭森此次搶先飛天,在人們心中便顯得順理成章。
2004 年 9 月 25 日,布蘭森正式在維珍航空的基礎上成立了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目標是為能夠支付機票的富豪提供美好的太空旅遊服務。到明年,維珍銀河將正式啓動商業太空飛行服務,目前準備參與飛行的人數排到了上百號人,單人門票高達 25 萬美元。
當然,對於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將太空遊商業化似乎更早一點。畢竟 7 月 20 日與貝索斯同行的,還一位花了 2800 萬美元拍下一張門票的匿名獲勝者。此外在去年貝索斯曾表示,藍色起源的火箭將於 2024 年把首位女性乘客送到月球。
不過,太空旅遊、商業航空這樣的宏偉計劃肯定少不了馬斯克。對馬斯克而言,他的商業航空計劃則更早醖釀。
早在 2018 年,Space X 便宣佈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將成為該公司首次環月飛行的私人乘客,並將於後年乘坐 BFR 火箭進入太空。此外,馬斯克在早前還公佈了火星移民計劃。

對於他們來説,花巨資投入太空事業,或許並不是為了賺錢。讓自己被宇宙記住,才是最酷的事情。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玩兒!”
太空競賽?互相看不起罷了
貝索斯、馬斯克和布蘭森明面上的太空硬核競賽背後,三家公司的創始人卻可能互相瞧不起。
《發射:埃隆·馬斯克和發射 Space X 的絕望早期》作者 Eric Berger 表示,貝索斯投身藍色起源已經有 20 年,但卻讓布蘭森捷足先登,貝索斯一定會認為布蘭森是個暴發户,想從太空項目中賺錢,而不是像他以及馬斯克那樣是為了促進人類發展。
至於馬斯克,Berger 認為他可能把布蘭森和貝索斯這次的 “誰先上天之爭” 看成一場雜耍。畢竟 Space X 的火箭已經發射了 100 多次,並把多名宇航員送上太空。
此前,馬斯克和貝索斯在太空問題上曾多次 “正面硬剛”,他們倆打過的口水仗都可以寫一本書了。

早在 2011 年,隨着航天飛機退役,馬斯克租下了位於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發射台,當時貝索斯為了爭奪發射台,通過向政府投訴來阻止 SpaceX,便遭到了馬斯克的怒斥,並稱貝索斯 “虛假的,卑鄙的戰術”,兩人的恩怨由此開始。

當然,並不是馬斯克橫行霸道,是他根本不相信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可以在 5 年內研發出符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標準的飛行器。
2014 年,藍色起源獲得了一項可回收火箭的專利,火箭發射升空後,當一級火箭推進任務結束就可以自行垂直降落返回,以實現一級火箭的回收再利用。但當時,馬斯克旗下的 Space X 也在研發火箭回收再利用技術。為了不給貝索斯交專利費,SpaceX 起訴了藍色起源,並獲得了勝利。

2015 年 11 月,貝索斯旗下藍色起源的 New Shepard 火箭完成了首次亞軌道回收測試併成功回收,但馬斯克卻説他見得多了,並表示 SpaceX 的 Grasshopper 火箭早在三年前便完成了 6 次亞軌道飛行後的回收火箭測試。

一個月後,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發射並回收一級火箭成功,當場打臉貝索斯。畢竟在技術和外觀上,獵鷹 9 號可以説完全碾壓 New Shepard 火箭。
據外媒報道,貝索斯在 2019 年的一次私人演講活動中曾表示,他有個朋友想移民火星,貝索斯對這個朋友説可以嘗試去珠穆朗瑪峯頂部住一年,因為那裏和火星相比簡直就是天堂。而貝索斯在演講中諷刺的就是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
也是在那年,貝索斯召開了一場發佈會,正式發佈了藍色起源的登月艙 Blue Moon,並希望在 2024 年能夠讓美國重返月球。隨後,馬斯克發推特對貝索斯批判了一番,並把 Blue Moon 中的 Moon 塗抹掉換成了 Ball 一詞,並説:“傑夫,別開玩笑了。”

而馬斯克的 Spac eX 早在三年前就推出了火星艙 Starship,可以前往火星、月球等多個星球。該飛行器擁有不鏽鋼的表面,可以讓飛船重複使用。
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的 6 月 28 日,滿 50 歲的馬斯克公開表達了對貝索斯的質疑,他稱 “我們更有可能發現獨角獸在火焰管道中跳舞,而不是貝索斯的藍色起源號船與空間站對接。”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此前一直表示,區別 “太空” 和 “軌道很重要”。他認為自己的火箭飛入了軌道,但藍色起源只是進入了太空。
最終,在這條 “太空鄙視鏈” 下,貝索斯看不起布蘭森,馬斯克看不起貝索斯。不過,這場 “老男人之間” 的臉面之爭,或許遠未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