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券商一週策略:結構性行情依然精彩,中報將是新亮點

後市市場具體如何演繹?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匯總
上週市場出現調整,一方面,核心資產回落較為顯著,其中上證 50 與滬深 300 分別下跌 3.59% 和 3.03%;另一方面,內外資呈現結構性流出,滬深兩市融資淨買入額下滑,北上資金周內淨流出 157.97 億元。
後市市場具體如何演繹?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匯總。
1. 國君策略:龍頭策略不再躺贏 成長性強弱成為股價分化的主導因素
國君策略陳顯順團隊認為,2021 年 3 月以來,核心資產內部開始出現分化的走勢。其中,具備高景氣、高增長特徵的核心資產股價持續創出新高,而行業景氣度轉弱的個股,股價反而在不斷創出新低。此間的市場轉變有二:1)高成長策略收益開始跑贏高 ROE 策略。2)基金共識度越低的核心資產,年初至今收益率越高。面對宏觀復甦見頂疊加中報窗口期,業績高增長的驅動力不是來自宏觀層面,而是產業催化,科技成長佔優的局面會持續延續。市場將聚焦盈利可持續增長的股票,高景氣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投資主線。
行業配置上,應立足分母,掘金中報盈利。重點推薦:1)首推券商/銀行;2)科技成長起點:新能源車/電子/醫藥;3)後疫情時代復甦加速:國貨消費/新興消費/高端消費;4)碳中和下週期新機遇:建材/鋼鐵/建築工程;5)成本受制預期邊際緩和下中游製造超跌反攻:機械/汽車。
2. 華泰策略:做多中報 “攻守兼備” 品種
華泰策略團隊認為,上週 “百年行情” 交易逆轉,微觀流動性承壓,週期與成長風格均有明顯調整,成長型週期優於價值型成長,增長型成長優於主題型成長。盈利修復尚未完成、流動性不緊、微觀結構上獲利盤兑現壓力減弱背景下,中報季結構性做多窗口尚未關閉。
7 月超額收益或來自 “攻守兼備”、“長短邏輯” 兼具的 “成長型週期股” 和 “增長型成長股”。重點關注中報業績超預期概率大(“進攻性”)的品種中,兼備中長期清晰的產業邏輯、且 PEG 估值合理的品種(“防守性”),代表性行業為煤炭、基礎化工、半導體;此外,關注後周期屬性的通用及專用機械/電氣自動化、稀缺產能邏輯的銅鋁/稀土/玻纖。
3. 開源策略:不要忽視通脹的力量
開源策略牟一凌團隊報告指出,基本面仍是主線,臨近的中報業績將成為重要線索。上游原材料、交運及電子超預期概率高。更重要的是,以煤炭、石油化工、鋼鐵、有色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業績幾乎是 “確定性的好”,而且更進一步的是,這種 “好” 此前可能並未被完全預期到。團隊的業績分析與工業企業利潤數據相佐證,指示着通脹帶來的產業鏈利潤向上分配仍在持續,通脹對於部分盈利改善的力量正在顯現。
4. 安信證券:下半年 A 股市場整體還是震盪市
安信證券最新研報指出,這次調整純粹是市場層面的調整,共識方向交易擁擠後風險偏好邊際降温,本次調整的級別和春節後通脹擔憂下美債利率超預期攀升導致的調整期無法相比,因此定義其為 “整固期”。
下半年 A 股市場整體還是震盪市,結構性容忍高估值,但並不是顯著的估值擴張環境,任何一個共識方向極端演繹都不宜追高,可以考慮適度調整結構等待其回撤,因此維持 “牛心熊膽,成長為王” 的判斷。短期建議靜待市場整固期結束和熱門板塊擁擠交易降温,關注正在孕育中的新景氣與主題方向,目前看,在沒有發現新的景氣成長板塊之前,整固期之後市場中期方向大概率依然將圍繞新能源、半導體、醫美、醫療等核心成長賽道。
5. 中信策略:市場持續快速下行的可能性不大 繼續緊扣高景氣主線
中信策略團隊預計,7 月 A 股整體將處於從平靜期向共振上行期轉換的階段,期間市場預期、驅動、主線都會出現轉變。看短做短的博弈性資金退潮加大市場波動,風險擾動需要時間消化,投資者心態變化、未來基本面料將成為其新共識的基準,建議繼續緊扣高景氣主線,圍繞新能源、科技自主可控、國防安全和智能製造四條主線佈局,把握市場結構性波動帶來新的入場時機。
6. 興證策略:市場沒有系統性風險 科創 “小巨人” 正是佈局時
興業證券策略團隊發研報表示,近 3 個月以來,創業板指、科創板等新興成長方向表現較好。7 月份市場整體上沒有系統性風險,平淡中尋找新奇,結構性機會依然精彩紛呈,特別是圍繞中報挖掘業績超預期、市場關注度不足的科創 “小巨人”。宏觀平淡,市場有驚無險,短期震盪恰是立足長邏輯淘金科創長牛的良機。海外政策預期引發的波動,國內化解部分存量風險過程中的擾動,都不是系統性風險。
配置層面上,成長依然是推薦的核心主線,但是更關注性價比,更關注賠率更好的方向與個股,特別是市場關注度不足的 “小而美” 科創小巨人。另外,淘金中報超預期的績優股,如汽車、化工、機械、交運、有色等行業具有阿爾法屬性的優質核心資產。
7. 廣發策略:本輪熱門股的調整幅度會遠小於 2-3 月份
廣發策略團隊認為,雖然 A 股微觀結構仍存在調整壓力,本輪熱門股的調整幅度會遠小於 2-3 月份。臨近中報披露期,投資者更關注盈利預期,近期小盤成長的盈利預期轉向上修。利用調整繼續配置 “市值下沉”、“小盤成長接棒”,尋找仍有市值下沉空間的方向:即期/預期業績好的小盤成長(醫療服務/半導體/元件),低 PEG+ 漲價傳導 + 盈利預測上調(化肥/玻璃)。主題投資關注 “碳中和” 下景氣度改善及政策邊際增量確定方向(新能源車/光伏)。
8. 興業證券:七月份行情沒有大風險 成長仍是主旋律
興業證券最新投資策略指出,展望 7 月份,結構性行情依然精彩,中報將是新亮點。總體而言,七月份行情沒有大風險,政策預期的波動及局部存量風險的化解或形成階段性擾動,但是,有驚無險。
行業配置:成長仍是主旋律但是要立足性價比,中報行情可佈局績優股。首先,成長板塊圍繞 4 條主線,找長期性價比合適的機會:1)AIoT(計算機、通信、電子),2)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3)新能源鏈條(新能源材料、鋰電設備、汽車、智能駕駛),4)高端製造設備(半導體設備、軍工)。其次,中報行情不容忽視,如機械、軍工、化工、交運等行業的績優股。
9. 方正策略:小盤成長有望繼續獲得超額收益
方正證券策略團隊研報指出,經濟方面,當前經濟處於有韌性的下行階段,但不能排除四季度快速下行的風險,在業績面臨下修的背景下,成長較價值更佔優;流動性方面,今年流動性比預期要好,市場利率處於低位,有利於成長風格的走強;政策方面,2019 年下半年開始併購重組政策重新進入寬鬆週期,科技創新主旋律不斷強化,十四五各行業規劃也將落地;產業週期方面,與上一輪主要靠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拉動不同,本輪的科技週期實質上是能源革命,智能汽車帶來的變革正在逐步深化。整體是一個利好小盤成長的大環境,春節至今小盤成長跑贏全 A 的幅度在 8% 左右,明顯小於此前小盤成長佔優時期 30% 左右的超額收益,後續有望繼續跑贏。
10. 海通策略:下半年市場中樞望抬高 以茅指數為代表的龍頭仍是較好配置
海通策略認為,今年來市場分化加劇,個股及基金淨值漲跌差異比過去年份大。只要行業景氣度高,漲幅就大,估值高不是障礙,這是牛市後期特徵,市場風險偏好高。下半年市場中樞望抬高,以茅指數為代表的龍頭仍是較好配置,盈利增長快的智能製造更有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