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手丁香醫生後牽手 M3 國內最大在線專業醫師平台醫脈通將登陸港股

醫脈通是為數不多能實現盈利的互聯網醫療平台,淨利率高達 40%,此次 IPO 入場費約港元。
2021 年 3 月 29 日,互聯網醫療公司北京的醫脈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醫脈通”)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代碼 02192.HK。
6 月 30 日,醫脈通發佈公告,公司擬全球發售約 1.55 億股股份,其中香港發售股份 1551 萬股,國際發售股份約 1.396 億股,另有 15% 超額配股權;2021 年 6 月 30 日至 7 月 7 日招股,發售價 24.10-27.20 港元,每手 500 股,入場費約 13737 港元;高盛及海通國際為聯席保薦人,預期股份將於 2021 年 7 月 15 日於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公司引入 FMR、富達國際 、騰訊控股全資附屬公司 Tencent Mobility、GIC、Matthews Funds、Springhill 及 OrbiMed Funds 等 7 名基石投資者,騰訊、GIC 等認購 4000 萬美元。
從自 2020 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醫療賽道上的公司紛紛加快上市步伐,京東健康、醫渡科技等已登陸港股市場。專注於醫生社區平台醫脈通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意味着資本市場或再添互聯網醫療 “新兵”。
分手丁香醫生 引進日本 M3 戰投
2013 年前,醫脈通一直依靠自有資金運轉。但在 2013 年,醫脈通引進了日本 M3 公司的戰略投資,隨後醫脈通以 1220 萬美元的交易對價獲得公司 50% 的股份。
從股權結構來看,除了 M3 佔有的 50% 份額外,田立平、田立新先生、田立軍通過 Tiantian 持有公司剩下 50% 的股份,兩者為共同控股人。

引入 M3 戰投之後,公司隨即成立集團控股公司及其他成員公司,並於 2021 年正式更名為醫脈通,並推出互聯網醫院。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醫脈通的前身特科能曾牽手丁香園,將其開發的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都放到丁香園平台上搜索,這也為後續醫脈通的名氣不如丁香園埋下伏筆。
眼看着丁香園風生水起,成為業內頗具影響力的社區和醫生服務平台,後知後覺的田立新也決定發展自己的平台。2006 年,特科能公司正式推出了醫脈通,做起了互聯網。
收穫 M3 戰投的同時,醫脈通取其精髓,將其數字化醫藥營銷模式引入進來,區別在於 M3 更側重於打造醫學信息平台。
醫脈通目前主要針對四類用户推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 針對製藥及醫療設備公司,提供精準教育及企業解決方案,包括讓企業有效聯繫醫生,並教導相關處方藥及醫械知識,也就是充當傳統 “醫藥代表” 的職責;
- 針對醫生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員對醫學信息的需求,推出醫學知識解決方案,也就是銷售臨牀指南、醫學文獻王、用藥參考、全醫藥學大詞典、醫知源等醫用軟件工具;
- 針對患者,提供智能患者管理解決方案,即網上問診和處方服務;
- 針對醫院,提供電子數據採集(EDC)系統,幫助進行智能化、自動化的數據收集及管理。

截至 2020 年底,醫脈通約有 350 萬註冊用户,其中約 240 萬用户為執業醫師,佔中國所有執業醫師約 58%。在註冊醫師用户數上,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在線專業醫師平台。

為數不多的盈利互聯網醫療平台
縱觀財務數據,醫脈通是為數不多的實現盈利的互聯網醫療平台。
招股書顯示,醫脈通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營收分別為 8346 萬元、1.2 億元、2.13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 59.95%。
醫脈通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毛利分別為 4989 萬元、7719 萬元、1.56 億元;毛利率分別為 59.8%、63.5%、73.2%,增速較快。
醫脈通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淨利潤分別為 1419 萬元、3127 萬元、8520 萬元;利潤率分別為 17%、25.7%、39.9%,提升顯著。

其中,精準教育及企業解決方案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在疫情背景下,2020 年達到 70% 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户開拓方面醫脈通正面臨不小的挑戰。雖然該平台的醫生用户數量在不斷提升,但是註冊醫生佔總用户的百分比卻在逐漸降低,從 2018 年的 80% 下降至 2020 年的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