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上市背後:低調,快速,估值低

從 6 月 11 日遞交招股書,到 27 日提前結束招股,再到 30 日正式上市,滴滴僅用了 20 天。相比之下,美團從遞表到上市用時近三個月;同樣在 6 月最後一天登陸港交所的奈雪,整套流程花了近 5 個月時間。
作為中國 “網約車之王”、今年最受關注的 IPO 之一,滴滴此次上市卻快而低調,估值低到早期投資者都受不了。
美東時間 6 月 30 日週三美股午盤,滴滴以交易代碼 “DIDI” 正式登陸紐交所,沒有對外媒體發佈會,也沒有上市敲鐘儀式,首秀衝高回落,最終收漲僅 1%。

此次IPO像一場急行,從6月11日遞交招股書,到25日確定募資額、發行規模和定價,到27日提前結束招股,再到30日正式上市,滴滴僅用了20天。
相比之下,美團從遞表到上市用時近三個月。同樣在 6 月最後一天登陸港交所的奈雪則於 2 月 11 日遞交招股書,整套流程花了近 5 個月時間。
發行價和估值方面,公司以指導區間上限 14 美元實際發行 3.168 億股美國存託憑證 (ADS),比原計劃的 2.88 億股多出 10%,至少募資 44 億美元。
這雖創下今年中國互聯網公司在美募資的最高紀錄,但以發行價算,IPO 估值僅 675 億美元,遠低於在中國市場落敗於滴滴的美國網約車巨頭 Uber 約 950 億美元的市值。
幾年前滴滴出行與 Uber 中國宣佈合併,滴滴上市前提交的招股書顯示,目前 Uber 持有滴滴 12% 的股份。去年年底大幅上漲後,最近 Uber 股價走勢陷入停滯。

Big Idea Ventures 亞洲區執行合夥人、滴滴早期投資者 Christian Cadeo 週三接受 CNBC 採訪時直言,滴滴的IPO價格“低得離譜”,與其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及國際增長潛力相比,“完全受到低估”。
Cadeo 表示,滴滴在中國 90% 的市場份額支撐其長期增長潛力,隨着中國城市人口增長,公司將獲得持續的結構性收益;疫情後經濟進一步復甦也為其盈利提供利好。
不過 2018 年順風車業務接連出現兩起安全事故後,滴滴目前盈利依然艱難。近三年,其利潤分別為-2.74 億元、38.44 億元和 39.6 億元,分別對應-0.2%、2.5% 和 3.1% 的利潤率。
另據 “晚點早知道”,近年來滴滴陸續拓展自動駕駛、貨運、社區團購等業務以增加估值空間,但在上市前又將這些業務拆分獨立融資,或對其估值造成影響。比如,滴滴從今年 4 月開始將其最具想象空間的社區團購業務排除在上市主體之外。
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個月,許多公司上市之路屢屢受挫。5 天前,生鮮電商每日優鮮上市破發,收盤股價跌去三成;緊隨其後上市的叮咚買菜在上市前一天,緊急調降了七成的籌資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