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拉 61 漲停,最牛 ST 股刮的究竟是什麼 “妖風”?

華爾街見聞
2021.06.30 00:4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重組預期致 *ST 眾泰暴漲,但致博投資的終止投資及第一、二大流通股東雙雙 “跑路” 或成為終結漲勢的稻草。

如果問今年最妖的股是哪隻,那一定非 *ST 眾泰莫屬。

今年以來,*ST 眾泰在 100 多個交易日狂拉 61 個漲停,成為 A 股漲停王,股價也從年初的 1.34 元飆升至目前的 7.5 元,足足漲了 460%,股價翻了 5 倍!

如果按照最高漲幅計算,*ST 眾泰年內的累計漲幅更是高達 628%,超過 6 倍!

期間公司多次發佈股價異動公告及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提示性公告,並歷經 3 次停牌核查,也未能阻止股價 “一騎絕塵”。

據同花順統計,自 1 月 11 日以來截至 6 月 24 日,*ST 眾泰登上交易所龍虎榜的次數高達 23 次,吸引了諸多遊資參與炒作。

Choice 龍虎榜數據顯示,截至 6 月 24 日,*ST 眾泰連續三個交易日內,買入金額最大的前 5 名營業部均為被稱為 “散户大本營” 的東方財富證券拉薩營業部。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連續虧損,*ST 眾泰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在繼 2019 年出現震驚汽車行業的百億虧損後,*ST 眾泰 2020 年再度虧損 108.01 億元,截至 2020 年末,公司淨資產為-44.23 億元。根據規定,公司 2020 年度經審計後的淨資產為負值,公司股票繼續被實施 “退市風險警示” 處理。

重組預期致 *ST 眾泰暴漲

縱觀 *ST 眾泰的炒作歷史,則一向與 “重組預期” 脱不開干係。

今年 1 月 11 日晚間,*ST 眾泰發佈《關於公開招募投資人的進展公告》稱,2020 年 12 月 25 日、12 月 28 日,預重整管理人分別與一家意向投資人簽署了《保密協議》,與另一家意向投資人簽署了《保密協議》和《意向協議書》。

自此以後,*ST 眾泰的股價便開始 “漲漲不休”。

兩家意向投資人已繳納相應的保密保證金和意向保證金,並着手在繳納保證金後開展具體的盡職調查工作。正所謂 “炒股炒的是預期”,“有人接盤重整” 的預期成為之後 *ST 眾泰不斷上漲的核心驅動力。

對此,市場一度傳言投資方可能為特斯拉、小米、蔚來和寶能的其中之一,其中寶能還一度被官方消息 “實錘”。

但後來,公司又強調稱,*ST 眾泰:特斯拉、小米、蔚來和寶能均不是公司預重整投資人,

據媒體瞭解,山東臨沂市商務局官網曾發佈消息稱,寶能集團旗下寶能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臨沂眾泰合作項目已進入實質性洽談階段。

不過,寶能汽車對多家媒體否認了上述説法,隨後,臨沂市商務局也撤銷了該發佈內容。

致博投資終止投資公司,第一、二大流通股東雙雙 “跑路”

在狂拉 61 個漲停後,一則重大利空晴天霹靂一般,或許成為壓垮 *ST 眾泰連板的稻草。

6 月 25 日晚間,眾泰汽車發佈公告稱,根據意向投資人致博投資與公司 2020 年 12 月簽署的《保密協議書》的相關約定,致博投資決定終止投資本公司。

同時,公告還提示,公司股票可能面臨終止上市的風險。如果公司順利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重整計劃,將有利於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提升公司的持續經營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敗,公司將存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

6 月 28 日週一,*ST 眾泰開盤一字跌停,封單超過 48 萬手,封單金額超過 3.5 億元。

有分析人士梳理了 *ST 眾泰意向投資者的動態時間線,其實事情可以追溯到去年 12 月。

在 2020 年 12 月 25 日,*ST 眾泰首次披露,上海智陽與預重整管理人簽署了《保密協議》和《意向協議書》,並繳納了相應的保密保證金和意向保證金。2020 年 12 月 28 日,湖南致博與預重整管理人簽署了《保密協議》,並繳納了相應的保密保證金。

根據 4 月 7 日 *ST 眾泰的公告,目前公司意向投資人有兩家,一家是上海智陽投資有限公司 (下稱 “上海智陽”),另一家是湖南致博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下稱 “湖南致博”)。企查查顯示,這兩家公司均為私募基金管理人,註冊資本分別為 5000 萬元和 1000 萬元,且均無汽車產業鏈相關背景。

然而時間到了 5 月,事情又發生了轉折。5 月 12 日晚間,已進入預重整階段的 *ST 眾泰發佈公告稱,公司於 2021 年 5 月 12 日收到公司預重整管理人轉交的上海智陽投資有限公司向其發出的函:“基於本公司對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眾泰汽車) 盡職調查結果的評估,以及近期眾泰汽車股價異動、嚴重偏離其基本面,出於投資謹慎性考慮,本公司決定暫緩推進對眾泰汽車的投資事宜。”

如今,致博投資選擇終止推進對眾泰汽車的投資事宜,而目前另一家意向投資人上海智陽亦宣佈暫緩投資,是否最終決定重組眾泰汽車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禍不單行的是,除了有機構終止投資,就連 *ST 眾泰的 “自家人” 也玩起了跑路。

5 月 24 日和 5 月 27 日,*ST 眾泰分別發佈了兩則關於持股 5% 以上股東減持公司股份的預披露公告。首先,持股 7.03% 的股東長城(德陽)長富投資基金合夥企業計劃以集中競價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公司總股本比例 2.03%;其次,持股 5.84% 的股東武漢天風智信投資中心(有限合夥)計劃以集中競價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 “清倉式” 減持。

Wind 數據顯示,公司一季報顯示,長城長富和天風智信分別為公司第一、第二大流通股東。

每日經濟新聞認為,兩位大股東在股價處於高位時突然來這麼一招,除了獲取收益之外,對 *ST 眾泰的未來失去信心也是可以明確感覺到的。

接下來,“四大皆空”“風聲鶴唳” 的 *ST 眾泰將會連續數跌停板,還是繼續被資金炒作再創新高呢?

核心價值在牌照,但 “山寨保時捷” 不能忍

對於 *ST 眾泰的連板,造車新勢力的入局或許是催化之一。

近日,小米、華為、滴滴等巨頭先後啓動造車計劃,而新勢力造車的參賽資格就是一張造車資質,但截至目前發改委已停發新能源車生產資質。

而眾泰擁有新能源乘用車和商用車的生產資質。資料顯示,眾泰是國內最早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車企之一,也上國內第一個純電動整車領域的發明專利、第一個獲得了純電動乘用車生產銷售許可證的企業。

儘管如此,但眾泰採用模仿豪車的方式迅速擴張,讓人大跌眼鏡。2016 年,公司推出了外形酷似保時捷 Macan 的眾泰 SR9,被稱為 “保時泰”。此外由於質量問題頻發,近年來眾泰汽車銷量迅速下滑。

這樣的山寨畫風,加之以令人擔憂的質量問題,即使有一張牌照又如何?最終還是難以讓投資方和合作方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