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康科技赴港 IPO,競逐醫療大數據能否突圍?

格隆匯
2021.06.29 12:2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行業平均盈利水平為-2% 至 5%

據格隆匯新股瞭解,625日,中康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中康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法國巴黎銀行為其獨家保薦人,安永為審計師。

IPO 前,中康科技創始人吳鬱抒任,王莉芳夫婦分別通過盈連 BVI、WLF BVI 各自持股 48.33%、5.40%,合計持股 53.74%;員工持股平台 Rikan LLP 持股 18.00%;Montesy Capital BVI、上海天億 BVI、中衞騰雲 BVI 分別持有公司 18.27%、7.76%、1.76% 股份。


1

三年溢價逾 1.8 億


中康科技是國內健康產業中的一家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科技公司,主要為企業客户提供大數據解讀方案。根據艾瑞諮詢報告,公司在 2020 年醫療產品和渠道健康大數據解決方案產生收入,以及所服務的頂尖製藥公司數量及企業級客户數量上,均排名中國第一名。

2018 年-2020 年,中康科技實現營收由 1.64 億元增長至 2.02 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10.87%;實現年內溢利由 6110.6 萬元增加至 6532.9 萬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3.4%。從盈利能力來看,公司毛利率水平呈現震盪上行態勢,由 61.5% 增長至 64.4%。

分業務來看,基於 Sinohealth Engine、健康產業平台、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實驗室,公司開拓出三條主要經營業務線,包括數據洞察解決方案、數據驅動發佈及活動、SaaS 平台。其中數據洞察解決方案是在大數據技術支持下,根據客户需求定製的,主要應用於製藥公司的運營、零售渠道培訓以及投資決策等方面,並根據服務範圍和期限收取相關服務費和營銷推廣費用。

而數據驅動發佈及活動業務主要是為製藥公司、藥房等客户提供有關健康產業的數據洞察以及面對面互動、發表意見及想法、展覽、營銷及業務拓展。

這兩項業務是中康科技支柱型業務,營收各佔收入的 48% 左右,且毛利率均超過 60%。其中,數據洞察解決方案毛利率水平逐年增高至 67.4%。

SaaS 是中康科技第三業務,包括智慧決策雲、智慧零售雲、智慧健康管理雲、智慧醫療雲。這塊業務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雖增速較快,但整體基數較小且處於盈虧平衡點。


2

數據泄露是痛點


中康科技所處的醫療大數據賽道,在藥品研發壓力、市場轉型壓力及疫情等因素的推動下,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根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20 年中國健康大數據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 178 億元,預計將以 39.3%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至 2026 年的 1303 億元。

儘管賽道前景廣闊,但也受到一定的制約。其一,健康醫療對準確性的要求非常高,這對數據抓取以及採集到的數據精度挑戰很大;其二,數據分析和加工的難度不小,需要跨界融合,也就是説需要做醫藥醫療的人、做基礎科研的人、做程序開發的人、底層運營的人相互配合;其三,涉及健康醫療數據安全問題,數據的泄露會導致個人隱私信息丟失是行業痛點所在。

除此之外,AI、大數據在醫療方面的應用才剛剛起步,數據化、新興技術審評審批程序及相關監管政策仍有待完善。基於此,目前行業整體集中度較低,且新進入者較多。根據艾瑞諮詢數據,中康健康的市場份額僅 1.1%,排名第 8 位。

在市場格局尚未明晰的背景下,相關醫療數據公司依靠其科技研發技術搶佔市場顯得尤為重要。2018 年-2020 年,中康科技研發支出由 2201.4 萬元增長至 3982.1 萬元,佔總收入的比重由 13.4% 增長至 19.7%。不過,相較於同行業的醫渡科技 26% 的研發支出佔比,公司仍處於較低水平。


3

結語


相較於年初剛上市的醫渡科技、赴美 IPO 的零氪科技 “高收入、高虧損” 的經營模式,中康科技經營狀態更為穩健,毛利率高達 60% 以上,具有一定競爭力。

不過,中康科技所處的醫療大數據領域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譬如數據精確度不夠、數據泄露、政策變化等等,都將成為公司未來經營的風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