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年,這家公司終於從醫療大數據做成了 “賣藥的”

格隆匯
2021.06.28 11:24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零氪CEO張天澤曾説過,醫療和金融有很相似的地方,每次決策都圍繞數據開展。尤其是西醫分科治學後,醫學已經完全被數據驅動。

伴隨着醫療數據化價值日益凸顯,賽道玩家零氪科技也從幕後走到台前。近日,零氪科技遞交美股 IPO 申請,計劃於納斯達克上市,摩根士丹利、美銀證券和中金公司為其聯席承銷商。

不過,從零氪科技現狀來看,個體患者客户對於藥品、保健品的需求撐起了公司主要營收,但銷售及營銷費用、一般行政開支位居高位,公司處於持續虧損之中,在此期間,針對研發投入卻驟然削減,相關業務方面也顯些疲軟,恐怕零氪科技現在還不能被稱為醫療數據 “一哥”。


1

淡馬錫、阿里入局


比起電商、娛樂,醫療具有更強的科研屬性和更弱的商業特性。在嚴謹科研屬性下,醫療大數據成為這個領域最有價值的部分。

成立於 2014 年的零氪科技,一開始就瞄準了醫療數據大方向。早期,由於醫療大數據在臨牀實踐上的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國內也沒有成熟的經驗和模式可以借鑑,零氪科技作為 “拓荒者”只能從簡單的數據標準制定、數據清洗等領域介入,嘗試在病例量大、隨訪困難、行業無標準、數據安全等醫療實踐問題中尋找突破口。

在完成數據治理和技術儲備的基礎上,零氪科技自2018 年起開始從落地 AI 輔助診療應用,進行輔助藥物研發、輔助影像診斷,到後來建立腫瘤全週期診療服務,一步步刷新醫療數據行業記錄。

正因如此,零氪科技頗受資本青睞,先後獲得六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 20 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輪融資中,公司引入互聯網醫療巨頭阿里健康作為其投資方。

IPO 前,零氪科技創始人、CEO 張天澤持股 19.7%,為第一大股東,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李麗平持股 3.5%,高管和董事團隊共持股 26.1%。淡馬錫為零氪科技最大外部機構投資者,持股 11.7%。NEA 恩頤投資、寬帶資本、阿里健康和 MBKPartners 分別持有公司 10.2%、9.2%、8.4% 和 6.3% 的股份。

此次上市,零氪科技計劃在醫療數據領域更進一步。公司計劃 45% 募集資金用於加強研發能力與技術基礎設施,引入更多的專業人士;15% 用於擴大患者護理中心網絡和服務,以及其他資本支出;25% 用於尋求潛在的戰略投資和收購;15% 用於一般公司用途。


2

尚未盈利,賣藥為生


從財務數據來看,零氪科技 2019 年、2020 年實現營收分別為 4.99 億元、9.42 億元;零氪科技 2021 年第一季度達到 2.23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28%。

但值得注意的是,營收快速增長的背後,公司仍處於持續虧損狀態。2019 年-2020 年,公司相對應的淨虧損 4.34 億元、4.88 億元,今年一季度虧損幅度同比擴大 115% 達到 1.38 億元。

分業務來看,目前零氪科技以數據為核心逐漸構建起 LinkCare(以患者為中心的數字持續護理平台)、LinkData(AI 支持的縱向醫療數據管理系統)、LinkSolutions(數據驅動的精確生命科學解決方案平台)三大業務模塊。

其中,公司收入主要來源於 LinkCare 和 LinkSolutions,2020 年佔總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 87.3% 和 12.7%。LinkCare 平台服務涵蓋了向患者提供藥品、保健產品、其他健康商品、輸液或注射服務以及其他輔助服務,同時建立的藥品分銷能力滿足向藥房和分銷商客户銷售藥品的內部和外部需求,以及通過呼叫中心和在線渠道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後續護理,並進行患者管理服務。另外,向合作的醫院提供 AI 診斷和治療服務。

2020 年,LinkCare 平台付費患者數量達到 5.49 萬人,每位患者產生的收入由 2019 年的 9500 元增長至 13900 元。截至 2021 年一季度,公司擁有患者護理中心數量增長至 34 個。

相比與傳統慢病管理服務,零氪科技解決方案保證了日常患者看病就醫流程,也讓患者主動參與管理之中。今年 5 月,《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牀雜誌》發表的一篇研究顯示:Ⅰ-ⅢA 期 NSCLC 患者術後主動參與隨訪使其生存率提升 81.8%,而這一主動隨訪正是源於 LinkCare 平台,高於被動隨訪的 74.2%,且對於ⅢA 期患者的生存獲益更為明顯。

不過,在 LinkCare 業務中,絕大部分收入還是來自藥品和保健產品的銷售。藥品和保健品銷售收入分別佔公司 2019 年和 2020 年總收入的 75% 和 85%,佔 2021 年第一季度總收入 80.2%

也就是説,公司目前依靠賣藥為生。

弗羅斯特沙利文數據預計到 2030 年,全國醫療保健總支出將增至 25290 億美元,2019 年至 2030 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 9.4%。但考慮到患者的用藥需求存在不確定性,藥物的供應、定價、醫保覆蓋都將對其造成影響,這項業務的未來增長空間有限且增速可能放緩。


3

研發投入驟降


零氪科技另一重要業務板塊 LinkSolutions,包括真實世界研究服務、臨牀研究招募和數據洞察等業務。據弗羅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0 年,零氪科技佔據了中國市場 10% 的份額,是國內企業之中排名首位,排名第二的公司市佔率為 6.5%。

2019 年和 2020 年 LinkSolutions 收入分別為 1.15 億元和 1.20 億元,2021 年第一季度 LinkSolutions 收入同比上漲 94% 增至 3581 萬元。

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零氪科技已為 85%的全球 TOP20 生命科學公司、48%的香港上市生命科技公司以及中國 TOP10 製藥企業的 9 家提供服務。自 2017 年起,覆蓋了在中國申請臨牀試驗的新腫瘤適應症總數的 57%。

LinkSolutions 的快速增長得益於中國醫療大數據市場才剛剛起步,該市場規模從 2015 年的 10 億美元增長至 2019 年的 41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 43.9%,預計到 2030 年將達到 2154 億美元。

這項業務快速發展同時,但也受到一定的制約。一方面,AI、大數據屬於新興技術,整個市場並未完全成熟;另一方面,醫院、藥企等主要購買方在適應創新技術方面也需要一定時間。不僅如此,數據化、新興技術審評審批程序仍有待完善,相關價值也有待挖掘。

基於此,相關醫療數據公司的科技研發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但從零氪科技研發水平來看,其研發投入正逐年降低。招股書顯示,公司研發費用從 2019 年的 1.81 億元降至 2020 年的 8692.4 萬元,佔總收入的比例由 36.2% 驟降至 9.2%。2021 年第一季度,零氪科技的研發費用佔比為 10.4%,也較 2020 年同期的 14.5% 有所降低。

相比之下,公司的銷售和營銷費用、一般及行政開支處於較高水平。隨着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進入這一市場,行業的競爭也會持續加劇,零氪科技重營銷、輕研發,顯然不利於其在未來競爭中保持競爭優勢。


4

結語


伴隨着在線問診、互聯網醫院等平台的建設,醫療大數據的價值日益凸顯,不僅為生物醫藥、臨牀醫學等提供重要依據,也創造更多的應用場景推動醫療行業發展。

作為醫療大數據中的一員,零氪科技擁有較大的市場前景,但也鑑於行業剛剛起步,相關制度還未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約其業務發展。

在此背景下,尚未扭虧為盈的零氪科技雖能通過上市緩解一時燃眉之急,但如何在競爭潮流中保持領先地位,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盈利模式才是重點,也是後續市場買賬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