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豬糧比價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

華爾街見聞
2021.06.28 06:2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監測,6 月 21 日~25 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 4.90∶1。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印發的《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規定,已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低於 5∶1),中央和地方將啓動豬肉儲備收儲工作。

(原標題:豬糧比價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監測,6 月 21 日~25 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 4.90∶1。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印發的《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規定,已進入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低於 5∶1),中央和地方將啓動豬肉儲備收儲工作。

推薦閲讀:

連跌 20 周後,二師兄發飆了!4 天怒漲 15%,巨頭開始提價!華南地區竟然上演搶豬大戰

6 月底以來,這已經是豬價連續上漲的第 4 天,從 4 天前的 12.7 元/公斤,到 6 月 27 日平均每公斤上漲了 2 塊,漲幅達到 15% 左右。

6 月 24 日,全國豬價大面積止跌回漲,河南等地大漲 0.55 元/斤;據新牧網數據,6 月 25 日全國生豬均價漲至 6.71 元/斤,較 6 月 23 日(豬價最低點)上調 0.52 元/斤,較一週前上調 0.04 元,豬價上漲迅猛,廣西豬價最高漲至 7 元/斤,一日之間漲了 1.2 元/斤。華南地區市場甚至出現搶豬現象。

隨着近期生豬價格的大幅上漲,不少屠企白條豬價格也水漲船高,目前,不少批發市場白條漲價達 4000 元/噸! 在北京某批發市場,目前白條豬成交均價已經漲至 20~21 元/公斤,相比端午假期後 14~15 元/公斤,短短几日白條豬成交價格已經上漲近 6 元/公斤。

另外,一些大公司也在上調豬價,據悉,温氏集團在 6 月 26 日僅一天時間內,兩次調高廣東豬價,第一次將三元雜上調為 7.7 元/斤,第二次則直接上調至 8.5 元/斤,調價幅度接近 1 元/斤,市場上甚至傳出温氏第三次漲價,三元雜要上調到 9.5 元/斤。正邦集團也於 6 月 26 日生豬價格調至 14-17 元/公斤,最高漲幅 2.4 元/公斤。

為何豬價突然猛漲?

據業內人士分析,此輪豬價大漲並不簡單,受多重因素支撐,豬價呈現失控上漲的行情 。 一方面,節後大豬出欄後,養殖户惜售情緒轉濃,生豬出欄逐步偏緊,加劇了屠企採購的難度; 另一方面,二次育肥抄底入場,加劇了生豬價格的反彈; 另外,南北多地降雨增多,市場白條豬到貨減少,而終端豬肉需求大幅增加,南方市場呈現反季灌腸的表現,加劇了屠企提價收豬的信心 。

此前豬價連跌 20 周

2018 年 8 月非洲豬瘟在中國暴發,引發養豬業劇烈震盪。 今年春節過後至 6 月下旬,豬價跌跌不休。

6 月中旬與 6 月上旬相比,21 種產品價格上漲,25 種下降,4 種持平。農產品價格普遍走低,其中生豬(外三元)本期價格 13.9 元/公斤,較上期跌 12%。

伴隨着豬價連續 5 個月的下跌,豬糧比進入豬價過度下跌的三級預警區間。16 日,國家發改委發佈生豬價格過度下跌三級預警,密切關注生豬生產和市場價格走勢,及時開展儲備調節,促進生豬市場平穩運行。中國畜牧業協會近日也發佈倡議,在生豬價格下行階段不要恐慌,更不要以賭博心態安排生產。

隨着豬企利潤壓減,穀物替代增多,全國玉米貿易商去庫存壓力與日俱增。業內認為,短期內玉米價格仍以下降為主,而消化此前滯銷的大體型白條豬存量仍需時日。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6 月前三週,全國批發市場豬肉均價分別為 25.63 元/公斤、24.64 元/公斤和 23.52 元/公斤。地方農貿市場表現得更加顯著。據北京新發地市場披露的最新價格信息來看,6 月 18 日當日,新發地市場白條豬批發平均價為 16.75 元/公斤,比上週同期的 18.25 元/公斤下降 8.22%;比上月同期的 22 元/公斤下降 23.86%。這一價格已觸及 2018 年底、2019 年時豬肉價格的最低位。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截至 2020 年 9 月份,能繁母豬產能連續 12 個月恢復性增長,連續 4 個月同比增長;生豬存欄連續 8 個月實現恢復性增長,並連續 3 個月同比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 年 9 月份能繁母豬存欄 3822 萬頭,環比增長 5.3%,較 2019 年 12 月份增長 24.1%;生豬存欄 3.7 億頭,同比增長 20.7%。

加快淘汰低產能繁母豬

在豬價下行階段,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建議豬企 “以質換量”,加快淘汰低產能繁母豬。 “原來在市場供應緊張的時候,很多養豬場户把三元肥豬母豬留下來作為種豬使用,它生產效率比較低,在這個階段,可以把這些低效率的母豬淘汰掉,這樣養殖效益可能更好一點,成本也會下降。 ”

事實上,在加速擴張產能的同時,頭部上市豬企正在主動換羣、淘汰種豬。今年 3 月,新希望就回復投資者,每月會淘汰多次配種不成功、窩均斷奶低於 5 頭等的母豬,並對於外購且折舊不滿 2 年的能繁母豬淘汰。

2020 年 11 月,正邦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當時三元母豬佔比 22%,年底三元母豬佔比將繼續下降。2020 年第四季度及 2021 年第一季度,正邦科技集中淘汰 80 萬頭低效母豬,第二季度繼續淘汰 5 萬頭低效母豬,共計淘汰 85 萬頭。

根據農業農村部對定點屠宰企業的監測,今年 1-5 月,全國淘汰能繁母豬 345.4 萬頭,同比增長 108%。能繁母豬存欄結構得到優化,肥豬留種比例已經從 2020 年年底的 22% 下降到 12% 左右。

據揚翔股份相關負責人預計,由於三元母豬規模較大,全部淘汰替換為二元母豬,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豬價會不會重回此前的高點?

隨着生豬價格連續 4 日上漲 ,養殖户期盼繼續漲價的熱情進一步高漲,認為 7 月行情可能要反轉,但從供需方面來看,豬肉產能持續恢復、供大於求的局面暫時並沒有得到緩解。

分析人士指出 , 本輪豬價大幅上漲,或將對此前豬價低於自繁自養成本線的一種補償式反彈,隨着生豬價格回彈至養豬成本線以上,豬價繼續反彈的動力也將逐步下滑。 畢竟,生豬產能仍在恢復,而進入下半年,雖然有豬肉季節性消費旺季支撐,但是,生豬出欄仍較維持較為寬鬆的態勢。

17 日,廣發證券發佈研報指出,生豬養殖在高盈利刺激以及土地指標放鬆背景下,行業產能逐步恢復常態,上半年豬價週期性回落,展望未來豬週期有望迴歸常規運行軌道。高仔豬價格導致的成本差異也將面臨週期性收斂,行業企業將重新面臨精細化成本考驗。

本文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責任編輯: 楊斌_NF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