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佳琦、薇婭否認 IPO,不願成為下一個張大奕

警惕前車之鑑
近日,市場傳出李佳琦背後的上海經紀公司美腕(美 ONE)和薇婭所在的杭州謙尋文化正在計劃 IPO 的消息,對此,美腕相關人士稱,“上市消息不實”,且謙尋也稱目前還沒有上市計劃。
儘管雙方紛紛否認了 IPO 計劃,但市場對其衝擊 IPO 還是存有很大的關注度。不過就目前來説,或許對於他們來説,上市還早,挑戰很多。
1
去年兩人總銷量額達 530 億元
首先了解一下薇婭和李佳琦與其背後公司的關係。
美腕成立於 2014 年,是一家藝人網紅孵化服務平台。2016 年美腕通過與歐萊雅合作,發掘了李佳琦,隨後李佳琦開始做起淘寶直播,打響了 “口紅一哥” 的稱號。目前他也是美腕(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夥人。
公開數據顯示,2015 年美 One 獲得了湖畔山南資本和雙龍航軟創投投資的天使輪融資;2016 年 10 月獲得了股權融資,投資方為雙龍航軟創投;2017 年獲得 A 輪融資,投資方為德同資本、新浪微博基金 (微創投)、合鯨資本、時尚資本、啓峯資本。
謙尋是薇婭夫婦的自家品牌,成立於 2017 年,作為新內容電商直播機構,目前旗下擁有 40 多位主播,包括薇婭 viya、深夜徐老師、小僑 Jofay、知名歌手林依輪、主持人李靜、李響、知名演員高露等。2019 年 9 月,薇婭夫婦成立了謙尋(杭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薇婭的丈夫董海峯是大股東兼實控人,又是董事長兼總經理。
受益於直播電商的興起,疊加疫情的催化,預計 2021 年直播電商規模擴大至 2 萬億元,滲透率達到 15%。李佳琦和薇婭如魚得水,獲得了發展機遇,目前坐穩了頭部電商網紅的寶座。李佳琦曾在五分鐘內售出 15000 支口紅,薇婭曾幫武漢的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賣出了一枚火箭。

2020 年全年,李佳琦直播場次 236 次,銷售額 218.61 億;薇婭的直播場次為 279 次,銷售額 310.9 億。根據 “2021 年度淘寶直播天貓 618 終極榜單” 顯示,618 大促期間,最受關注的淘寶直播主播前五位依次為薇婭、李佳琦、雪梨、烈兒寶貝和林依輪。其中,薇婭總銷售額約 30 億元,李佳琦總銷售額約為 22.42 億元。

然而,雖然李佳琦和薇婭的成功光環很耀眼,但在上市這件事上,他們擁有着相同的難題,即自身出圈的偶然性成功或難以持續,進而無法使得公司經營獲得穩定性。
更何況,在這條通向上市的路上,已有張大奕的如涵控股成了前車之鑑。
2
網紅光環難以持續?
張大奕是國內第一代網紅,通過引流到電商變現這一模式,在 2019 年使得如涵控股成功登陸美股。
但基於公司嚴重依賴張大奕個人的 GMV 貢獻,後期個人的負面新聞頻發,疊加錯過了短視頻、直播電商等關鍵性風口,如涵控股的業績和股價表現不斷走下坡路,最終在今年 4 月被創始人組成的財團私有化,灰溜溜地退市。
真可謂是成也張大奕,敗也張大奕。
而這樣的特徵在李佳琦、薇婭身上也有所顯現,這也就是為什麼李佳琦曾在公開場合説“我們公司無法再製造一個李佳琦”的原因。
畢竟,時代總在變化,內容生態也在更新,網紅能爆與否的隨機性很高,現階段常常隨風而動,而單靠一個頭部網紅的活躍,不具備一定的長期穩定性去支撐銷售額又或是業績的持續增長,若是網紅明星無法加強粉絲的黏性而墜落,公司或只能得到一個一損俱損的結果。

更何況,不同於前期的火熱,如今直播電商的缺點十分凸顯,虛假宣傳、質量偽劣、數據造假等問題層出不窮,將直接打擊網紅的粉絲黏性,即便是李佳琦、薇婭,也曾 “翻過車”,傷害過消費者賦予其的信任。
隨着監管的不斷加強,消費者在面對直播亂象也越發理智,頭部主播的頂流光環也或不再為其帶來 “流量特權”,作為專業化 MCN 機構,它們還是需要加強成熟化和標準化經營管理,不然即便上了市,其抗風險能力也或不堪一擊,存在挑戰性。
3
結語
基於直播電商的活躍階段,近年來只要上市公司蹭上主播網紅概念,在資本市場常常受市場情緒的積極推動而遭到熱炒,但這一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炒作的泡沫居多。
網紅這一潮流的走向也較為趨同,畢竟李佳琦、薇婭作為頭部頂流的壽命終究有限,更新換代或許就在一瞬間。在上市前,這些網紅直播電商公司還需修煉好經營內功,為公司帶來多元化的收入來源。這不僅是為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也為投資人的回報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