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捷創芯衝刺 IPO:前五大客户營收佔比超九成或有隱憂

格隆匯
2021.06.24 10:3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資金實力和研發投入相對不足

6 月 21 日,唯捷創芯(天津)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唯捷創芯)在上交所申請科創板上市獲受理。中信建投證券為其保薦機構,擬募資金 24.87 億元,用於集成電路生產測試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唯捷創芯成立於 2010 年,是一家專注於射頻前端芯片研發、設計、銷售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廣泛用於各類智能終端產品。

唯捷創芯是中國射頻功率放大器行業的中堅力量,其 4G 射頻功率放大器出貨量位居國內第一。在全球市場研究機構 CBInsights 發佈的 2020 年中國芯片設計企業榜單顯示,公司屬於 65 傢俱備市場成長性、產品代表性、技術稀缺性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

從公司股權結構來看,董事長榮秀麗和董事孫亦軍為共同實際控股人,合計持有股份 38.29%。中國台灣芯片公司聯發科的子公司 Gaintech 持有 28.12% 的股份,是公司第一大股東。頗為搶眼的是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OPPO、VIVO、小米紛紛入股,分別持有 3.57%、3.39%、2.61%、1.74% 的股份。


1

研發投入難敵國際巨頭


唯捷創芯所處的集成電路行業屬於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是支撐社會經濟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和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來,在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拉動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整體實現快速發展,銷售額從 2011 年的 1934 億元增至 2020 年的 8848 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18.41%。

隨着移動通信從 2G 發展到 5G 時代,移動網絡越來越快,需要射頻前端芯片持續的支持。移動終端設備從手機到平板到智能穿戴日益豐富,智能醫療、智能家居等新興領域也逐漸發展,全方位促進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高速增長。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整體起步較晚,射頻前端芯片需要深厚的工藝經驗、實踐積累。美國、日本等國家則起步較早,已經在該領域深耕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技術、人才、資本,在市場上以 79% 的份額佔據了主導地位。

雖然唯捷創芯與國際巨頭存在差距,但因為是國內較早一批從事射頻前端芯片研發的企業之一,因此在國內具有一定的領先地位。

招股書顯示,2018 年至 2020 年,唯捷創芯實現營收 2.84 億元、5.81 億元、18.01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152.48%,2019 年以及 2020 年營收增幅分別為 104.58%、211.53%,營收規模呈持續增長的趨勢。

其中,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營收佔比接近 100%。該產品的相關技術指標眾多,能做到出貨量位居中國第一,有賴於公司較強的研發實力。

報告期內,唯捷創芯的研發總投入分別為 1.20 億元、0.73 億元及 4 億元,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2.13%、12.52% 和 22.02%,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合計近 6 億元。儘管公司在努力奮起直追,自主研發實現技術進步,但是由於資金不足,相較於國際廠商每年高達數億美元的研發投入着實存在較大的差距。


2

大客户集中過高


本土終端品牌商的崛起,使得射頻前端芯片有充足的市場發展空間。根據 IDC 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前五大手機廠商為三星、蘋果、華為、小米、vivo,中國廠商佔據三席,約 34.6% 的市場份額給國內集成電路企業帶來蓬勃發展的機遇。

伴隨着大環境的推波助瀾,在唯捷創芯蒸蒸日上的業績之下,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前五大客户銷售額佔比高達 95% 以上。公司的經營業績與前五大客户的經營情況相關性較高,在當下終端競爭激烈,客户倘若市場份額下降或競爭地位發生重大變動,公司將面臨訂單減少或流失等風險,給公司造成不利影響。


3

結語


隨着 5G 的商用和普及,智能終端產品加速更新迭代,給射頻前端芯片企業帶去更多機遇。但由於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起步較晚,面對國際巨頭在技術上的碾壓性優勢,唯捷創芯要想在市場搶佔更多的份額勢必存在相當大的壓力。

倘若唯捷創芯上市成功,擴大資金規模,加強研發力度,加上中國頭部手機廠商的需求眷顧,唯捷創芯營業情況或有望進一步穩定增長。然而,客户集中度過高也是其不容忽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