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水:美國物價只是 “温和” 上漲 1970 年代 “大通脹” 不會重演

華爾街見聞
2021.06.22 10:1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橋水基金聯席首席投資官 Bob Prince 表示,在長期,通貨緊縮的力量最終會抑制近期的價格上漲,雖然在短期內會出現一些通脹,但它是極其温和的。

近日,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表示,1970 年代的大通脹不會重演。

據英國《金融時報》,橋水基金聯席首席投資官 Bob Prince 表示,在長期,通貨緊縮的力量最終會抑制近期的價格上漲,雖然在短期內會出現一些通脹,但它是極其温和的。

Prince 同時表示,私人部門信貸支出導致大通脹的可能性不大,但在當前環境下,政府不得不大力推行財政刺激措施來推動通脹,不過這是一種全球現象,而不僅僅是美國的現象。

在 Prince 發出上述言論之際,華爾街正就經濟復甦、天量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以及供應鏈問題是否會導致商品和服務價格持續上漲進行激烈的辯論。

而此前,美國 CPI 以 5% 的同比增速飆升,並創下 13 年來最大漲幅,引發了市場對通脹的擔憂。

儘管如此, 不僅是 Prince 認為通脹的上揚僅是暫時事件,本月接受美國銀行調查的基金經理中有超過 70% 的人也預計通脹上升不會是永久性的。

市場減少通脹押注

不僅投資經理們認為通脹是暫時的,整個市場也在押注通脹的消弭。

目前,10 年期美國盈虧平衡通脹率的趨勢顯示,投資者已減少對較長期通脹的押注。

上週,美聯儲表示,他們正在密切關注不斷上升的通脹指標,並可能最快在 2023 年加息,這比他們之前的預期提前了一年。

即便如此,金融市場對美聯儲措辭的轉變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反應,10 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跌至 3 月初以來的最低水平,畢竟鮑威爾也從未提及真正的 taper 和加息時間表。鮑威爾八面玲瓏的措辭也一直在表明,美聯儲依舊認為目前的通脹是曇花一現。

很顯然,市場更願意相信這樣的措辭。

1970 年代的大通脹是否將重來?

當然,在目前的環境下,很多人願意將目前的通脹預期和上世紀 70 年的大通脹來相比。

在那個年代,由於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食品、能源價格的突飛猛進,美國 CPI 從 1965 年的不到 2% 飆升至 70 年代的 10% 以上,並造成名義利率高企,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並嚴重損害了經濟,也形成了一個無法逆轉的經濟週期,導致美聯儲決策者一度無法控制經濟。

Prince 表示,儘管他對通脹的擔憂不大,但他仍然在尋找危險信號,包括持續勞動力工資增長,這些數據變化可能是惡性通脹 “自我強化週期” 的先導指標。Prince 認為目前還沒有越過那個臨界點,但不能排除這樣的可能性。

Prince 補充説,美聯儲的政策的轉變不會消除 “經濟體系的慣性”,因為目前儲蓄率仍然很高,並且可以在未來幾個月為消費者的支出提供源源不斷的彈藥,即便央行 taper,整個經濟系統中仍有大量潛在的支出在積聚。

儘管如此,Prince 預計目前足足有 49 萬億美元的美國股票市場的零售交易額不會以之前的速度繼續激增。此前由於疫情,美國股市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蓄水池,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包含了很多來自美國財政部的失業紓困金。

大多數理論認為,通脹來襲的主要原因是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即一種貨幣現象。而美聯儲決策者一直通過試圖 “投機取巧” 的方法讓經濟過熱以避免衰退,但卻常常因為 “厄運” 和技術錯誤導致價格 “不穩定”。

普林斯頓經濟學家、前美聯儲高級官員 Alan Stuart Blinder 認為,市場裏有許多央行無法控制的因素,包括 1970 年代食品和能源價格的衝擊,而尼克松時代對工資價格管制的終結也加劇了通脹之火。

但對於通脹來説,以什麼樣的原因開始,就會以什麼樣的原因結束。

70 年代的那場大通脹,終結始於 1979 年 10 月 6 日,當時美聯儲史上最強 “鷹派” 主席保羅·沃爾克開始積極收緊貨幣政策,此舉使市場利率在次年 4 月一路飆升至 17.6%,到 1982 年甚至達到了更高的水準。激進的政策引發了美國經濟兩次衰退並導致失業率飆升,但最終美國迎來了一個通脹更為温和的美好時代。

很顯然,鮑威爾沒有這樣的魄力,而美國的通脹將走向何方?一切都掌握在美聯儲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