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孚醫療衝刺創業板:研發費用佔比 1%,畸形增利難持續

格隆匯
2021.06.21 09:4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60% 以上收入來自線上營銷渠道

2020 年新冠疫情期間,因產業需求推動,醫療行業迎來了窗口期。同時,醫療行業憑藉抗週期性與抗風險性,再度被資本市場青睞。今年以來,醫療項目 IPO 逐漸增多,其市值也不斷突破。

可孚醫療,是一家綜合性家用醫療器械企業,專業從事家用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日前,它在深交所順利過會。這意味着,在不久的將來它將正式登陸創業板。

不過,即便順利過會,它依然存在渠道單一、重銷售輕研發、資產負債率過高等問題。

從股權結構來看,可孚醫療實際控制人為張敏聶娟夫婦,前者為公司董事長、總裁,後者為副董事長。本次 IPO 之前,二人通過直接和間接持有,共同控制公司 72.31% 股權。本次發行後,二人持股將降至 54.23%


1

過度以來線上渠道


受益國家醫療政策扶持、行業賽道紅利,可孚醫療的業績取得一定增長。報告期內,分別實現營收 8.50 億元、10.87 億、14.6 億元、12.29 億元;同時,同期淨利潤方面,2018 年實現扭虧為盈,2020 年 1-6 月淨利潤大幅增長 341.16% 至 2.7 億元。

雖然整體來看,可孚醫療業績有繼續增長的趨勢,但是仔細來看,2020 年 1-6 月營收還是出現了下滑。對此,公司表示這是由於新建多條生產線,折舊、攤銷增加導致。

作為全國較早取得醫療器械互聯網 B2B、B2C 交易許可證的企業,可孚醫療通過自營店鋪、直髮模式和平台入倉模式進行銷售,同時鋪設線上、線下兩個銷售渠道。

但從產業結構收入來看,線上渠道銷售收入佔主營收比例達到了六、七成,其中,天貓(包括天貓超市、阿里健康大藥房)、京東兩大電子商務平台貢獻了主要線上銷售額,這意味着公司非常依賴大平台銷售,營銷渠道相對單一。


2

重銷售輕研發


銷售渠道高度集中外,可孚醫療還存在重銷售輕研發問題。報告期內,銷售費用三年半共計投入了 10.98 億元;期內的銷售費用率平均值 23.75%,遠超同行魚躍醫療、三諾生物、樂心醫療等公司的銷售費用率平均值 12.11%、13. 72%、14.67%。

反觀研發投入費用卻僅佔總體 1%,大幅低於同行業公司研發費用率平均值 4 到 5 個點。對於這種差異,可孚醫療解釋主要是線上銷售收入佔比較高所致。

此外,可孚醫療在員工結構上也體現了重銷售輕研發的問題。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可孚醫療銷售人員佔比超過六成,而研發人員卻不足 5%。這意味着公司未來發展極有可能因研發費用、研發人員不足導致產品研發不足風險,且研發產品也存在單一隱患。而一旦遇到國家政策調整、產品技術更新替代的變化,可孚醫療的業績將出現波動。

除了上述渠道單一、重銷售輕研發外,可孚醫療的資產負債率超出行業平均水平 8 個點,其中,2020 年 1-6 月,可孚醫療資產負債率一度接近 50%,而與此同時同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僅為 39.24%。

渠道單一、研發費用與銷售費用投入畸形,可孚醫療本身 “造血” 能力已稍顯不足。再疊加高於同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從長遠來看,它在同行業競爭中更是面臨諸多挑戰。


3

結語


企業尋求上市,想要在資本市場取得更好成績,這本身是值得鼓勵的事情。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輕視企業護城河的築建,企業競爭力可能會不足。畢竟資本是一把雙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