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 “加息” 5 基點,市場就要鬧 “錢荒”?

華爾街見聞
2021.06.21 01:14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一場針對儲備金的沖銷開始了。只用了 5 個基點,數萬億美元的資本將從傳統投資中重新配置回到美聯儲的 RRP,這為下一場流動性危機埋下了種子。

上週,美聯儲意外官宣 “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的上限——超額準備金利率(IOER)從 0.10% 上調至 0.15%,並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的下限——隔夜逆回購利率(ON RRP)從零上調至 0.05%。

在紐約聯儲前工作人員、現瑞信回購市場專家 Zoltan Pozsar 看來,美聯儲重新定價 RRP 將迅速成為美國銀行體系所要面臨的一個大問題:銀行體系將從資本約束的境地(存款湧入,但只能貸給美聯儲)轉向負債約束(存款流失,除了在貨幣市場上,其他地方都找不到其替代品)。

這也就意味着,相比於之前,美聯儲如今提供了相當慷慨的收益率,貨幣市場一夜之間風雲突變,

僅僅 5 個基點,就已被市場視為 “過度調高”?

瑞信指出,就算僅 “加息” 1 個基點,貨幣市場投資者都有可能動用數萬億美元資金去作出 “急轉彎” 的舉動;現在有了這 5 個基點,貨幣基金就有動機賣掉所有美國國債,轉而將現金存放在 RRP 當中。

簡單來看,6 個月期國庫券收益率都不到 5 個基點,而貨幣基金擁有超過 2 萬億的國債。因此,他們完全有理由賣,其他機構自然也有理由買。

因此,一場針對儲備金的沖銷開始了,ON RRP 也從一個大型銀行一直相當排斥的、為存款提供利率下限的被動工具,變成了會吸走銀行想要保留的存款的主動工具。

如此一來,會發生什麼?

瑞信警告稱,在美聯儲積極消耗儲備金之後,大多數金融機構會突然發現自己的日內儲備金變得非常少,他們就不得不使用外匯互換協議等美聯儲的其他融資工具來保持償付能力,最終,市場可能會陷入另一場 2019 年式的回購危機。

當然,這個過程也並非一蹴而就,美聯儲沖銷儲備金的後果還需要市場用幾周時間來觀察。

不過,根據瑞信的預測,情況或許不會很樂觀:部分無法應對資金外流的銀行會從聯邦住房貸款銀行(FHLB)借入預付款,而現金充裕的銀行停止在外匯掉期市場放貸,最後美聯儲不得不重啓外匯互換協議來抵消相關影響。

換句話説,就是這 5 個基點,美聯儲剛剛為下一場流動性危機埋下了種子,市場應該開始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