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蘋果視為頭號對手,榮耀憑什麼?

華爾街見聞
2021.06.17 12:5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趙明稱,過去的 211 天,榮耀一直在努力,追尋回歸之路。從至暗時刻僅 3% 的市場份額試圖回到 16% 的巔峯時刻。榮耀 50 系列被寄予厚望。為了爭奪高端市場,榮耀甚至將蘋果視為頭號對手。但面對小米、OPPO、vivo 等對市場的激烈爭奪,以及國內整體手機市場尚較低迷的局面下,榮耀是否能重回巔峯,並承接華為缺失的市場?

作者 | 於惠如 編輯 | 羅麗娟

獨立 211 天后,由榮耀新團隊操刀的首款產品榮耀 50 系列亮相,這款產品搭載全球首發高通驍龍 778G 芯片。

榮耀 CEO 趙明介紹,榮耀晚於行業 45 天才拿到驍龍 778G 芯片資料,但是以至少領先行業一個月的速度推出基於驍龍 778G 平台的榮耀 50。

“過去的 211 天,榮耀一直在努力,追尋回歸之路。榮耀經歷了至暗時刻,目前銷量正在回升當中,在 5 月份的最後一週,榮耀市場份額已經回到了 9.5%,黎明前的黑暗已經過去。” 趙明説。

去年此時,榮耀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一度達到了 16.7%,成為中國前二的品牌。後因芯片斷供,最低下滑至 3%。

而榮耀今年的目標是恢復到 16.7% 的 “巔峯時期” 水平。

產品佈局上,未來榮耀將分為三個系列——Magic、數字系列及 X 系列。此外,Play 系列將作為線上子品牌發佈。

在此次新發布的榮耀 50 系列中,榮耀 50 的 8GB+128GB、8GB+256GB、12GB+256GB,定價為 2699 元、2999 元、3399 元;榮耀 50 Pro 的 8GB+256GB 以及 12GB+256GB 兩款配置,定價分別是 3699 元和 3999 元。兩款機型均於 6 月 25 日上市。

榮耀 50 SE 的 8GB+128GB 為 2399 元、8GB+256GB 為 2699 元,7 月 2 日上市。

對比今年年初,榮耀獨立後的首款產品榮耀 V40 發佈,搭載聯發科天璣 1000+ 處理器,售價 3599 元,讓榮耀陷入價格與性能不匹配的爭議中。不少渠道商認為此次榮耀 50 系列定價頗具 “性價比”。

但榮耀能否因此重新奪回市場?

去年以來,隨着華為出貨量減少,國內手機廠商小米、OPPO、vivo 等對 “空缺市場” 展開了瘋狂爭搶。除了競爭進一步加劇,由於產業鏈上游手機芯片供應偏緊等原因,國內整體手機市場還比較低迷。

有分析人士認為,儘管至暗時刻已過,但榮耀要重回巔峯並非易事。

市場期待 vs 觀望

“比心裏預期低 200-300 元,還是很給力。” 6 月 16 日晚間,在趙明公佈榮耀 50 系列價格後,手機渠道商劉俊對全天候科技説。

榮耀 50 系列發佈的前一天,這位來自山東的手機渠道商專門針對該款產品,給自己員工開了一場預售會議,並在朋友圈預熱。那時,他還不確定這款新品倒底能不能 “打爆”。

榮耀也是手機行業 “老兵” 劉俊重點經營的品牌,但最近榮耀產品的市場反應讓劉俊失落:“產品銷售都不太好,貨源也很少。” 今年一季度,由於受核心部件供應短缺影響,榮耀的市場份額一路下滑,跌至 3%。

在經歷供貨不給力、市場爭議和份額狂跌後,外界認為,榮耀需要一款新產品證明自己重回市場的能力。而劉俊也需要這樣一款新產品來確認自己 “今後要不要堅定地跟着榮耀走”。

毫無疑問,榮耀 50 承擔了這樣的角色。

趙明在新機發佈會上對消費者、供應商和渠道零售夥伴表示了感謝。他稱,最困難的時候,榮耀在中國市場月發貨從六七百萬台下滑到幾十萬台,雖然對渠道零售商每個月的供應少得可憐,但這些渠道商在過去幾個月為榮耀建設 2000 多個體驗店和專區,“無以為報,只能用產品來回饋”。

號稱 “Vlog 至美之作” 的榮耀 50 系列,提供 6 種多鏡視頻拍攝功能:快慢動作續錄、單雙鏡頭續錄、前後鏡頭續錄、前後雙鏡同錄、後置雙鏡同錄、畫中畫同錄。

屏幕方面,榮耀 50 SE 採用 6.78 英寸直屏,榮耀 50 採用 6.57 英寸 OLED 居中挖孔屏,榮耀 50 Pro 則配備一塊 6.72 的左上角雙挖孔屏。

在核心配置上,首發搭載高通驍龍 778G,6nm 工藝打造,CPU 由 4 顆 2.4Ghz 的 A78 大核 +4 顆 1.8Hz 的 A55 小核組成,GPU 集成 Adreno 642L。

趙明強調,為了打造榮耀 50 系列,團隊一直努力,儘管晚於行業獲取芯片資料,但領先行業 30 天上市發佈。

看完發佈會後,劉俊稱多了一份 “安全感”——供應鏈恢復解決了庫存的問題,價格不高解決了性價比的問題。他形容這種狀態:“壓抑了太久,要爆發的感覺。”

但在與劉俊相隔一級的批發商市場,鍾強沒有同樣的樂觀。

半年前,在和全天候科技分享時,鍾強表示要在榮耀上 “發發力”。今年 1 月,榮耀也對外透露,剝離華為後,其接收了華為部分深圳、北京、西安的研發團隊,繼承了 “華為體系最優質的資產”,包括最先進的工藝、架構設計等技術。榮耀未來整體發展將提速,計劃在 2022 年實現線上、線下的銷售佔比為 4:6。

半年過後,鍾強的態度卻變為 “觀望”。

這樣的改變來自他身處一線的親身體驗:“從這半年的銷售來看,市場對榮耀的認可度還比較低,它的品牌影響力遠不及華為。”

劉俊也提到,實際上,今年榮耀新出的 V40 和 V40 輕奢版除了供貨不多,實際銷量也不理想。

1 月 21 日,榮耀推出了獨立之後的首款產品榮耀 V40,這款產品搭載聯發科天璣 1000+ 手機芯,發售起步價 3599 元。售價比同樣搭載天璣 1000+ 芯片的 vivo IQOO Z1、紅米 K30 至尊紀念版分別高出 1401 元、1600 元。

鍾強認為,“高價低配” 也讓榮耀在競爭中處於更弱的地位。

雖然在 1 月 22 日榮耀 V40 首銷當天,榮耀官方表示,僅用時 3 分 46 秒,榮耀 V40 就在線上四大平台全部售罄。不過迄今,榮耀尚未公佈 V40 的具體銷量數據。

以一些平台數據為例,截至當前,在榮耀京東自營旗艦店上,榮耀 V40 的累計評價為 5 萬 +;發佈晚了一個月,價格相近的 Redmi K40 Pro 在小米京東自營旗艦店上的評論數為 10 萬 +;而同為競品的 OPPO Reno6 在其自營旗艦店的評論數為 5000+。

在天貓官方旗艦店中,榮耀 V40 月銷數據達 4000+;Redmi K40 Pro 為 3 萬 +;OPPO Reno6 則月銷 1 萬 +。

趙明否認了 V40 系列 “銷量不好” 的傳聞。“所有的貨都發完只要十幾天,從工廠到店裏面都需要七八天,(意味着)在店裏面只要幾天的時間就賣完了。每個月只有幾十萬台到一百萬台不到的貨,我們整個銷售怎麼可能有問題。”

走出至暗時刻

2013 年 11 月,作為華為子品牌 “榮耀” 誕生,定位於互聯網銷售渠道的手機品牌,面向年輕人,堅持中低端價位。從只擁有 2 千萬手機用户到擁有 2 億全場景智能設備,榮耀用了 6 年時間。2018 年起,榮耀手機多次奪得中國線上市場銷量及銷售額的桂冠。

2020 年 11 月 17 日,華為宣佈整體出售子品牌榮耀,至此榮耀正式脱離華為,獨立開展全方位的業務。

獨立後的榮耀,擁有 8000 多名員工,其中超 4000 名研發人員。包含研發、銷售、營銷、採購、製造、服務等端到端的完整體系。

“我們可能是中國最大的一個創業公司。” 今年 3 月,趙明談到獨立後的新榮耀發展戰略,他稱,希望以華為、蘋果、三星為目標,努力去超越他們。“樹立這樣的目標是對對手的尊重,而且我們也有這個能力。”

站在華為的肩膀上往外邁步,新榮耀也將定位瞄準了中高端市場。“我們繼承了優質資源,可以放心地去發力中高端,去贏得中國高端消費者對新榮耀產品的青睞。”

也因獨立後,榮耀走出了 “缺芯” 的局面。

一個月前,趙明現身 2021 高通技術與合作峯會,首次透露了與高通合作的進展,稱將在榮耀 50 上使用高通驍龍 778G 芯片。

在此前會議上,趙明稱:“自 2020 年 11 月 17 日獨立以來,高通是第一批快速完成對榮耀的供應認證,並簽署全面供貨協議的廠商。榮耀和高通的工程師甚至在整個春節期間都沒有休息,就是要在第一時間、在驍龍 778G 發佈的時候,用最快的速度推出榮耀 50 系列產品。”

他透露,4 月是榮耀最黑暗的時刻,5 月開始逐步恢復,6 月起榮耀的芯片供應將全面恢復。

同時,經過半年時間的磨合,榮耀目前已經與供應商簽署了 1000 多個供應協議,有 30 多個戰略伙伴。

線下渠道方面,友商小米、OPPO、vivo 早已開始新一輪的佈局。而榮耀也在發佈 V40 之前開始了動作。

在去年年底舉行的一場線下經銷商會議上,榮耀明確將體驗店與專區專櫃 30000+ 作為 2021 年的目標之一。截至目前,榮耀線下渠道已新增 2500 多個體驗店與專區。

提及友商大力佈局線下的動作,趙明説:“榮耀的迴歸首先是產品能力的迴歸,未來,榮耀會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絕不會冒險,不會規劃具體在線下開多少店。”

據趙明透露,未來,榮耀將會有三大產品主系列,分別是代表極致科技的 Magic 系列、打造悦享潮美科技的數字系列,以及普惠科技的 X 系列。與此同時,榮耀還將發展線上品牌 Play 系列。

重回巔峯挑戰

從榮耀獨立開始,外界就對其寄予了承接華為缺失市場的厚望。

但在一位科技行業研究人士看來,在今年手機大盤不景氣的前提下,榮耀首先要做的是找回原先丟失的市場份額,並在其新目標領域——高端市場站穩腳跟。

“今年的手機市場需求,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從這幾個月的數據來看,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長數據很好看,但這是因為去年第一季度是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 上述研究人士告訴全天候科技。

6 月 16 日,中國信通院的報告顯示,今年前 5 個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 1.48 億部,同比增長 19.3%。但從單月來看,5 月份,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 2296.8 萬部,同比下降 32.0%。

對於 5 月手機下降的原因,中國信通院給出了三方面原因:一季度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 100%,需求提前釋放;產業鏈上游手機芯片供應偏緊;華為出貨量大幅下降,其他廠商未能完全彌補華為空缺。

“今年 1-2 月份其實是其他廠商承接華為市場份額的最重要時間點,但從銷售數據來看,這些廠商沒有承接住,包括榮耀,市場對榮耀的態度其實比較平。” 前述研究人士表示。

鍾強用 “青黃不接” 形容榮耀目前的處境。“老產品逐步退市,新產品量跟不上。一個品牌要靠一兩款產品撐起市場份額是非常難的。”

“消費者的認知還需要時間調整。” 鍾強認為,榮耀從成立開始就是定位中低端,從中低端走向高端,要改變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其實是很難的。

也有人對榮耀奪回 16% 市場份額持樂觀態度。

一位 TMT 行業分析師在看完榮耀 50 系列發佈會後對全天候科技説:“可以換機了。”

“要拿回 16% 的市場份額,榮耀 50 系列必須走量很好,否則沒戲。” 上述分析師認為,榮耀的數字系列與小米的 note 系列相似,不是品牌最高端的旗艦機,但是是一款非常走量的機型,如果這款機型銷量上不去,品牌的銷量和市場份額都會受影響,“而 3000 以內的價格是比較有誠意的。”

她表示,榮耀品牌的優劣勢非常明顯,團隊、研發流程、品牌底藴等硬實力方面都是值得期待的地方。

另外,很多原來華為和榮耀的用户延遲了換機時間,這部分用户的品牌忠誠度比較高。“比如 P20、P30 的用户,今年應該要換機了,但是 3、4 月份可能沒有什麼機型可換。正好榮耀在這個檔口發新機,趕上了這波用户。”

“弱勢方面,榮耀的海外團隊相對不是很強大,渠道和生態產品佈局還比較弱。” 上述分析師説。

會後媒體羣訪環節,趙明宣佈了榮耀的渠道目標:快速恢復線上的領導地位,同時未來成為全渠道的領導品牌。

“華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蘋果在快速崛起。未來,榮耀在中國市場的最主要競爭對手就是蘋果。” 趙明説。

(文中劉俊、鍾強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