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藥新用?研究初步顯示輝瑞類風濕關節炎藥物治療新冠有效

華爾街見聞
2021.06.17 11:0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吉利德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的熱賣或許讓大家看到了新冠治療藥物市場的潛力。

新冠疫情的防控需要同時結合疫苗與治療藥物。目前,在疫苗之外,國內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在加大新冠治療藥物的研發佈局。

並且,由於新藥需大量臨牀試驗驗證其安全性,研發週期較長,因此 “老藥新用” 成了新冠肺炎藥物開發的主流途徑。

日前,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簡稱 NEJM)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美國輝瑞公司(Pfizer)JAK 抑制劑託法替布(tofacitinib)在巴西的一項針對 COVID-19 肺炎住院患者的研究(STOP-COVID 研究)中達到了主要終點。

這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在巴西的 15 個地點進行,主要評估 tofacitinib 在 289 例未使用呼吸機的 COVID-19 肺炎住院成人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

據稱,這項研究是建立在 JAK 抑制劑可以減輕 COVID-19 相關肺炎患者全身及肺泡炎症的假設之上。

研究結果顯示,在 COVID-19 肺炎住院患者中,tofacitinib 組在第 28 天的累計死亡或呼吸衰竭發生率為 18.1%(26/144),安慰劑組為 29.0%(42/145)

這也意味着,與安慰劑組(29.0%)相比,tofacitinib 組(18.1%)在第 28 天(研究的主要終點)的累計死亡或呼吸衰竭發生率較低。

但在不良反應事件方面,tofacitinib 組顯示有更高的發生率。研究顯示,tofacitinib 組有 20 例(14.1%)發生嚴重不良事件,安慰劑組有 17 例(12.0%)發生嚴重不良事件。

在方案規定的需特別關注的不良事件中,tofacitinib 組各有 1 例發生深靜脈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動過速和心肌炎;安慰劑組各有 1 例發生出血性中風和心源性休克。tofacitinib 組和安慰劑組的嚴重感染髮生率分別為 3.5% 和 4.2%。

託法替布(tofacitinib)是輝瑞公司開發的一種 JAK 抑制劑,可有效抑制 JAK1 和 JAK3 的活性,阻斷多種炎性細胞因子的信號轉導,對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銀屑病等多種炎症相關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託法替布(Tofacitinib,XELJANZ)最先在 2012 年於美國上市,2017 年 3 月在中國獲批上市,用於對甲氨蝶呤療效不足或對其無法耐受的中重度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成年患者的治療,這是中國批准的首個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 JAK 抑制劑,其在中國的商品名為 “尚傑”。

目前,tofacitinib 尚未獲得全球任何監管機構批准或授權用於治療 COVID-19。

新冠防治藥物的市場前景越來越被市場看好,這或許與美國吉利德公司(Gilead Sciences)新冠治療藥物瑞德西韋的大賣有一定關係。

2020 年,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初,吉利德旗下原針對埃博拉病毒研發的抗病毒藥物——Veklury(remdesivir,瑞德西韋)曾被認為是最有希望的新冠特效藥之一。

瑞德西韋分別於 2020 年 5 月、7 月、10 月相繼在日本、歐洲及美國獲有條件批准上市,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雖然在療效上還存在一些爭議,但這並不影響瑞德西韋的 “暢銷”。

根據 GEN 雜誌的評選,2020 年獲批上市的 15 款最暢銷藥物中,瑞德西韋以前三季度 8.73 億美元的銷售額位列第一,幾乎是第二名 Tepezza(甲狀腺眼病治療藥物)同期銷售額的兩倍。

另據吉利德此前預期,瑞德西韋 2020 年的銷售額預計在 28-28.25 億美元之間,是該公司當年營收增長的主力。

國內方面,因手握普克魯胺這一款新冠治療藥物,港股上市的開拓藥業股價亦在今年早些時候走出一波上漲行情,從不到 20 元/股曾一路衝高至超過 80 元/股的高點。普克魯胺同樣可以視作是 “老藥新用”,其原先正在探索的核心適應症為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