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圓代工超預期提價 30%,為什麼下游客户還搶着買單?| 見智研究所

晶圓代工龍頭提價再超預期將大大增厚企業利潤,傳統旺季的高光時刻來臨。漲價將持續多久?為什麼下游客户甘願為漲價買單?
據台灣經濟日報,中國台灣的多個晶圓代工廠決定在第三季將報價再度上調 30%,相較於今年一二季度平均漲價 15% 的情況來看,在傳統三季度行業的銷售旺季時節,晶圓廠漲價意願更加強烈,而且這種漲價將會持續進行,所以市場認為 30% 的漲價幅度超預期。
看看龍頭廠商怎麼説:台灣代工廠龍頭聯電説公司今年的平均銷售價格有望成雙位數增長,計劃 28nm 的晶圓明年的價格將會達到 2300 美元。相較今年漲價前的價格,這幾乎是翻倍的增長。力積電公司表態:只要上游 IC 設計公司的毛利率高於晶圓代工廠,我們將繼續漲價。
漲價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
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所統計,今年年初聯電提價 10% 左右的價格,銷量基本符合預期,產能利用率約 95% 的情況下,企業 21 年一季度財報中顯示公司的淨利潤對比去年增長 3.7 倍,而銷售額僅增長一成。這足以見得漲價對於增加企業利潤來説是多麼直接且效果顯著。
為什麼代工廠可以超預期漲價?為什麼廠商提價,下游客户還搶着買單?
代工廠在市場上屢屢漲價的底氣還是來自於產能的緊俏以及下游客户供不應求的訂單。
先來看看產能的供應,半導體缺貨缺芯的消息已經持續了很久,要知道這種現象並非一時半會可以解決的。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所認為,下游客户持續為代工漲價買單的原因在於以下兩點:首先並沒有哪家企業有空閒的生產線可以用來增加新的產能;其次如果新建一條產線需要 1-2 年的時間,此前最快的生產線也是在 21 年底才能建成,而更多的產線都是在 22 年才能落地,這也就是説缺芯狀態的緩解怎麼也要到 22 年下半年。
這也就對上了力積電現在的狀態,公司已經開始預訂 23 年的產能並且需要客户支付一些保證金才能確保將來拿到貨,而 22 年的產能已經銷售一空。要知道這些未來的訂單都是漲價賣出的。這説明客户購買意願非常強烈。那麼下游客户為啥非要買?
下游需求為什麼多,都來自哪些領域?
目前最需要芯片的幾個領域主要是汽車、筆記本電腦以及平板電腦。
汽車的缺芯有多緊張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今天韓國現代汽車還宣佈要暫停韓國牙山以及美國亞拉巴馬州工廠的運營,就是因為半導體短缺導致無法生產。因為缺芯導致工廠關閉,企業無法運營,這將面臨巨大的損失,想想這時候如果晶圓廠説我能給你出貨,但是需要提價三成,企業是否願意買單呢?答案很顯然了,因為晶圓廠的這些漲價使得成本的增加要遠遠小於企業停業的鉅額損失,而且要知道汽車等都是重資產行業,如果不能運作每天都在面臨人工、設備折舊等直接的損失,況且未來有芯片的時候還不知道能不能取得市場份額。畢竟新賽道中誰先進入,誰將獲得市場最大的那份蛋糕。
再談談筆記本和平板電腦為什麼需求這麼大,這兩個產品並不是新的消費電子設備,也沒什麼新的技術和賣點。這最重要的因素是海外疫情還沒有控制的非常好,有很多的用户處於居家辦公的狀態。最直接的證明就是銷售量:Canalys 在 5 月公佈的 21 年第一季度筆記本電腦的增長翻了一番,但是台式機還是負增長。這就説明很多企業的新開工率還沒有恢復增長,而且這種情況到現在來看並沒有明顯的緩解,這可以看看海外疫情的人數增長還沒有停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