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物新生 (愛回收) 更新招股書:每股發行價格區間為 13-15 美元,公司市值區間約 34.5-39.8 億美元

公司計劃發行 1623.3 萬股美國存托股票 (ADS),發行價區間為 13-15 美元/ADS,轉換倍數為 1 個 A 類普通股轉換為 1.5 個 ADS。
北京時間 6 月 12 日,中國最大的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交易和服務平台萬物新生 (愛回收) 集團公佈的最新招股書顯示,公司計劃發行 1623.3 萬股美國存托股票 (ADS),發行價區間為 13-15 美元/ADS,轉換倍數為 1 個 A 類普通股轉換為 1.5 個 ADS。同時,萬物新生賦予承銷商 243.5 萬股 ADS 超額配售權,連同超額配售發行股數,其募資規模至多可達到 2.8 億美元,其 IPO 估值區間約為 34.5 億-39.8 億美元。
萬物新生集團此前於 5 月 29 日提交了 IPO 申請,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 “RERE”。據瞭解,萬物新生集團此次 IPO 承銷商為高盛、美銀證券、華興資本、國泰君安 (國際)、中信證券、老虎證券等。萬物新生此次赴美上市的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進一步提升技術能力,提供更多元化的平台服務,拓展愛回收門店網絡,為拍拍平台開發新的銷售渠道以及其他一般用途。
飛輪效應加速,平台效應顯現
萬物新生集團是一家 “互聯網 + 環保” 類型的循環經濟企業,旗下業務線包括愛回收 (二手 3C 產品 C2B 回收平台)、拍機堂 (二手 3C 產品 B2B 交易平台)、拍拍 (二手優品 B2C 零售平台) 及 AHS Device(海外業務),橫跨產業鏈供需兩端,服務覆蓋從回收、檢測、評級、定價到再銷售的全流程,同時服務商家和消費者,打通了 C2B+B2B+B2C 的全產業鏈閉環,推動行業的規模化、規範化和效率化發展,帶來了便捷、規範、高效的二手交易渠道。
通過十年實踐,萬物新生集團在行業內率先打通一體化平台。將供給端、處理端和銷售端的能力進行串聯與融合,形成飛輪效應。
具體來説,在供給端,公司有包括愛回收和京東帶來的優質且穩定的貨源;在處理端,萬物新生集團具有自動化、智能化的質檢定級定價能力,讓產品質量更有保障; 在銷售端,B2B 平台拍機堂讓產品實現高速流轉,平均週轉週期在 3 天內 (行業平均時間為 10 天),B2C 平台拍拍讓商品直達 C 端,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利潤空間。
具有飛輪效應的一體化平台能力的釋放,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財務數據顯示,2020 年 Q2 到 2021 年 Q1 四個季度,公司核心業務營收同比增長速度分別為 45.6%、47.5%、50.9%、135.8%。
由於二手 3C 產品非標性強的特點,導致行業難以規模化和標準化,市場一直呈現極度分散的狀態。萬物新生開放近十年積累的供應鏈能力,為商家提了供標準化的質檢、定級、定價等平台服務,讓交易更透明和便捷,這也為萬物新生帶來了新的增長引擎。
平台服務收入是萬物新生集團的增長亮點。招股書中顯示,2020 年集團平台服務收入為 6.14 億元,對比 2019 年平台服務收入 2.02 億元,同比增長超過 204.5%,平台服務收入 2018 年到 2020 年複合年均增長達 627.7%。2018 年至 2020 年,平台服務收入佔整體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0.4%、5.1%、12.6%,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2020 年 Q2 到 2021 年 Q1 四個季度,集團平台服務收入同比增長速度分別為 650.4%、167.3%、86.7%、136.8%。截至 2021 年 3 月,拍機堂註冊商家數超過 11.5 萬,集團平台效應初步顯現。
“輕運營” 門店 + 京東快手加持,C 端業務發展勢頭良好
門店是萬物新生集團連接 C 端重要的紐帶。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萬物新生集團在中國 172 個城市開拓 753 家愛回收門店,以及超過 1500 個自助服務站。
萬物新生門店業務呈現高坪效和輕運營的特點,給用户提供良好的交易體驗和其它增值服務,將獲客、服務和品牌建設融合為一體。據瞭解,愛回收成熟門店 98% 以上已實現盈利。
不僅愛回收是針對個人消費者的 C2B 回收業務,拍拍也是針對個人消費者的 B2C 零售業務。招股書顯示,萬物新生集團 2020 年 C 端交易在 GMV 中的佔比為 41%;B 端交易佔比為 59%。
除了長期的戰略股東京東,快手也於 2021 年 5 月投資了萬物新生集團。國內的中低線市場和廣大的小鎮青年,對於有品質保障的二手手機數碼產品,有着旺盛的需求。擁有 3 億日活、巨量下沉市場用户的快手,將與京東雙重加持 2C 業務,從銷售端助力其高速發展。
財務狀況穩健,業績快速增長
據 CIC(灼識諮詢) 報告顯示,在二手 3C 交易和服務領域,2020 年萬物新生集團的交易台數和 GMV 均位列中國市場第一名 (均為支付成交數據,下同),並且高於行業內第二至第五名的總和。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的 LTM(過去 12 個月),萬物新生集團全平台成交的二手商品超過 2610 萬件 (不含京東備件庫業務),以消費電子產品為主,同比增長 46.6%。在 GMV 方面,2021 年第一季度,萬物新生集團成交 GMV 同比增長 106.7%,營收同比增長 118.8%。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的 LTM(過去 12 個月),萬物新生全平台 GMV 為 228 億元 (不含京東備件庫業務),同比增長 66.1%。
萬物新生集團過去一年的業績保持着高速增長,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的 LTM(過去 12 個月),公司整體營收為 56.80 億元,同比增長 49.4%。自 2020 年 Q1 疫情緩和以後營收增長加速,2020 年 Q2 到 2021 年 Q1 四個季度,公司核心業務營收同比增長速度分別為 45.6%、47.5%、50.9%、135.8%。2020 年整體營收為 48.58 億元,其中核心業務營收為 47.09 億元,較 2019 年同比增長 38.2%。
收入提升的同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在不斷改善。伴隨着業務規模化效應及提供包括檢測及代運營在內的平台服務收入的增長,公司業務毛利率不斷提升,平台 take rate(收費率) 從 2018 年的 0.5% 提升至 2019 年的 2.4%,於 2020 年達到 4.1%,帶動公司整體毛利率從 2018 年的 14.1% 提升至 2020 年的 25.7%。與此同時,履約費用率從 2019 年的 16.7% 減少至 2020 年的 13.7%,帶動公司履約毛利率從 2019 年的 2.5% 大幅提升至 2020 年的 12.0%。
公司 2020 年 Non-GAAP 調整後經營虧損 1.04 億元 (剔除 4000 萬一次性費用後)。2021 年第一季度,萬物新生集團成交 GMV 為 62 億元,同比增長 106.7%;營收 15.14 億元,同比增長 118.8%;Non-GAAP 調整後經營虧損 3357 萬元,同比 2020 年 1 季度的 1.19 億元虧損實現大幅減虧。
在行業賽道上,萬物新生所處的市場體量龐大。CIC 報告顯示,中國二手電子產品交易和服務市場潛力巨大,僅統計過去 5 年,國內累積下來具有較高價值的二手電子產品數量高達 26 億台。預計到 2025 年中國二手電子產品 (包括手機、平板、筆記本等) 交易數量有望達到 5.46 億台次,GMV 有望達到 9670 億元,也就是説未來是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對於萬物新生來説,作為行業內交易量和交易規模第一的企業,未來有望繼續在這個不斷增長的市場中繼續保持優勢地位,公司未來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自成立以來,萬物新生集團先後獲得五源資本、世界銀行旗下投資機構 IFC、京東集團、老虎環球基金、天圖資本、凱輝基金、啓承資本、清新資本、國泰君安國際等投資機構的多輪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