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乘數科營收單一存隱憂,赴美 IPO 前景幾何?

數字化伴隨高風險
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後,進一步推動了 “線上服務” 發展,金融行業亦不例外。不少國家開始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在此背景下,一批金融科技公司意識到數字化對於金融體系的推動作用,提供數字科技支撐也成為必然趨勢。
近日,乘着行業東風的尚乘集團旗下亞洲數字金融公司 AMTD Digital Inc,即尚乘數科,向 SEC 遞交招股書,計劃於紐交所上市。本次上市募集金額計劃投向於未來許可申請、收購、IT 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源的資本需求及一般公司用途。
儘管賽道前景較好,但尚乘數科存在主營業務單一、盈利波動性大、客户開拓力不足、牌照獲取成本過高且不確定性大等問題,是阻礙其上市的 “絆腳石”。
1
主營單一,缺乏客户開拓能力
尚乘集團成立於 2003 年,主營業務包括投行、資產管理、保險經紀和新經濟投資。尚乘國際則是其旗下投資銀行,已登陸紐交所和新加坡交易所。
2019 年,尚乘國際拆分其旗下數字金融服務等業務至尚乘數科,至此尚乘數科成為亞洲數字平台之一。
IPO 前,尚乘集團作為其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達到 72.2%;尚乘教育、尚乘地產均持股佔比 16.2%;尚乘國際則持有 14.4% 佔比。除了尚乘集團外,公司還引入無線電力投資公司及惠理大中華高收益基金等。

背靠大樹,尚乘數科近年來發展快速。其營收由 2019 年財年的 1455.4 萬港元增長至 2020 年財年的 1.68 億港元,淨利潤則由 2154.4 萬港元增長至 1.58 億港元。

現金流方面,截至今年 1 月 31 日,尚乘數科擁有 4.509 億港元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額由 2019 年的 2455.6 萬上升至 2.14 億港元。
整體來説,尚乘數科財務狀況相對穩定,但仍存在不少問題值得警惕。
1. SpiderNet 提價透支未來
目前,公司主要營收絕大部分來源於 SpiderNet 生態系統解決方案,主要為客户提供 AMTD SpiderNet 的獨家付費會員訪問權限,並收取相關費用。近年來,這塊業務營收佔比由 2019 財年的約 40.4% 上升至2021 年財年前 9 個月的 92.7%,處於絕對主導地位。

剖析來説,主要得益於 SpiderNet 會員合約的平均金額在報告期內大幅增加,由 2020 年財年前 9 個月的 15.9 百萬港元增加至 2021 年財年前 9 個月的 19.3 百萬港元。而這漲價的背後,是因為其會員資格期限由 18.7 個月增長至 24.7 個月。
根據收入及平均合同金額推算可知,公司 2020 年財年前 9 個月擁有會員大約 7.9 個,至 2021 年財年前 9 個月擁有會員僅剩 7 個,可以看到,實際上尚乘數科報告期內 SpiderNet 會員數反而是在減少。
換而言之,尚乘數科收入能夠實現快速增長主要是來自於其會員服務期限增加,促使平均合同單價提高,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公司正在透支未來的收入,而其未來客户開拓能力令人堪憂。
2. 其他業務盈利波動性較大
在數字金融服務領域,尚乘數科擁有一些亞洲稀缺的數字金融許可證,為亞洲企業及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數字金融服務。
其一,涉及尚乘風險解決方案;其二,公司於去年 6 月完成對 PolicyPal 的收購,PolicyPal 是一家保險科技公司,目前已與全球三十家保險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其三,即將建立數字批發銀行(新加坡銀行)。除此之外,還包括 Applaud、提供融資及二級流動性平台 CapBridge。
這部分業務收入由 2020 年 1 月 31 日止前九個月的 725.9 萬港元,增加至 2021 年同期的 1061.7 萬港元。但在此過程中,溢利卻出現大幅下降,由 521.6 萬港元減少至 43.7 萬港元,主要是由於員工福利費用以及折舊、攤銷費用增加。
而數字媒體、內容和市場營銷業務是尚乘數科 2020 年 5 月設立,通過開發媒體渠道,以內容供應商和在線媒體平台為用户提供內容媒體訪問。同時,公司還參投電影製作,包括《拆彈專家 2》、《白色風暴 3》和《贖罪》。
數字投資則是尚乘數控股權投資業務,直接投資於各種創新技術公司,譬如沛星互動科技、日日煮、微醫等等。
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1 年 1 月 31 日止九個月,按 FVTPL 計量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為收益 2890 萬港元,而截至去年同期為虧損 190 萬港元。
2
金融牌照爭奪戰瘋狂上演
從行業背景來看,尚乘數科數字金融服務瞄準的亞洲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地區處於快速發展階段。
招股書顯示,亞洲主要數字保險市場滲透目前滲透率較低,香港 2020 年滲透率僅為 0.3%,新加坡 2019 年也低於 1%,預計到 2030 年將分別增長到 6%、9%。數字支付領域,按交易額衡量,東盟國家數字支付行業的市場規模從 2017 年的 6 億美元增至 2019 年的 64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219.1%,預計以 43.7%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到 2024 年將達到 394 億美元。

儘管想象空間較大,但該行業屬於金融服務領域,不免受到政策及監管的約束。
對於尚乘數控等相關數字金融公司而言,需要從不同的監管機構獲得適用的執照、許可和批准,才能開展或擴展相關業務。就拿公司目前正在申請的新加坡數字批發銀行牌照來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此前曾宣佈,他們計劃授予最多五個數字銀行牌照,而截至目前,MAS 已向其他申請人授予了四個許可證。

四家獲得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的公司,圖源:網絡
也就是説,公司聯合小米正在爭取獲得第五張數字銀行牌照。值得一提的,MAS 開發申請之後一共收到了 21 份申請,除了其中 7 家在第一輪篩選中被淘汰、4 家已獲許可證之外,同期競爭的還剩下 10 家,競爭尤為激烈。
若尚乘數控未能獲得數字批發銀行牌照,而 Applaud 未能從 MAS 獲得直接保險公司牌照,將會削弱其將數字金融服務業務擴展到新加坡的能力,這對公司未來的業務和前景將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除此之外,數字化業務模式可能加重網絡事故風險。近年來,數據泄露、業務中斷、病毒入侵和網絡攻擊等網絡問題頻出,譬如 2017 年的勒索病毒 “WannaCry” 感染事件爆發、同年著名的 NotPetya 事件,均導致眾多商業銀行、部分私企和政府系統遭到了攻擊並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圖源:網絡
另有,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服務器崩潰、漏洞等事件時有發生。2019 年初,美國多家大型銀行泄露 2400 多萬份銀行資料,其中涉及大量貸款和抵押物信息,而造成泄露的原因是第三方公司 Optics ML 所提供的服務器出現漏洞。
可以看到,在數字金融服務提供商的重要性及地位不斷提升的同時,其系統安全性也需重視,造成嚴重損失的網絡安全事件此前並非沒有先例,對於尚乘數控而言亦是一大風險點。
3
小結
數字金融服務行業相對較新且發展迅速,同時政策及監管體系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對於尚乘數科而言,相關金融牌照的獲取能力是影響其業務擴張的關鍵因素,若公司未能拿下新加坡第五張數字銀行牌照,勢必影響其在該地業務開拓能力,進而導致公司經營狀況受到衝擊。
此外,尚乘數科業務發展依賴於 SpiderNet 生態系統解決方案,需要不斷順應客户需求以及面對市場競爭,並且還將防範網絡事故發生風險,這對公司推出的服務及安全管理提出了嚴峻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