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燕百味雞 A 股 IPO,開店擴張下經營存隱憂?

聚焦佐餐消費場景。
據格隆匯新股瞭解,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紫燕食品”)的 A 股上市輔導工作已全部完成,廣發證券擔任輔導機構,不僅後將正式遞交招股説明書。
這意味着,紫燕食品或將成為煌上煌、絕味食品之後登陸 A 股的又一滷味企業。
紫燕食品成立於 2000 年,主營業務是滷製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主打產品包括夫妻肺片、百味雞、藤椒雞等,不同於滷味三巨頭(周黑鴨、絕味鴨脖、煌上煌),應用場景以佐餐消費為主。

從股權結構來看,紫燕食品屬於典型的家族控股,實際控制人為鍾懷軍、鄧惠玲、鍾勤川、鍾勤沁、戈吳超,鍾懷軍和鄧惠玲系夫妻,其餘分別為子女及女婿,上述五人合計持有 88.58% 的表決權。

在 2015 年和 2019 年,紫燕食品完成了 A 輪和 B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智連資本、龍柏資本、康煦資本、弘章資本等。
滷味市場藍海亟待發掘
根據上市輔導文件顯示,2018 年至 2020 年,紫燕食品的營收分別為 20.02 億元、24.35 億元和 26.13 億元;淨利潤則分別為 1.24 億元、1.36 億元和 3.89 億元,其中,2020 年紫燕食品的淨利潤同比增速達到 184%,整體來看,業績保持了一定的增勢。

之所以紫燕食品業績保持一定的穩定增長,主要是基於休閒滷味食品市場的紅利爆發。
消費升級下,受益於食品工藝的進步,人們對休閒食品的需求受到驅動,尤其是後疫情時期,宅在家的消費者的味蕾進一步被打開,滷味零食成為了香餑餑,後者繼續通過線上渠道拓寬了成長空間(紫燕食品在 2014 年正式入駐電商平台),進而也帶動了整體市場的高增長。
根據弗諾斯沙利文的數據,2015-2020 年,休閒滷製品複合增長率達 24.1%,成為休閒食品中增速最快的品類;預計在未來 5 年將以每年 13% 的增長率持續提升,到 2025 年其市場規模或將突破 2200 億元。其中,休閒型滷味零食佔 40%,剩下六成屬於佐餐滷製品;同時,預計到 2025 年休閒滷製品整體門店數量增至約 16.4 萬家。

門店瘋狂擴張存隱憂
當然,紫燕食品業績保持高增長還在於近年來其加快了開設門店的腳步。
要知道目前我國滷製品約有 4.5 萬家品牌門店,但整個市場集中度分散,即便是滷味三巨頭,它們所佔的市場佔有量也不過兩三成,剩下的潛力空間還有待進一步開拓。而所屬目前在賽道上顯出一定存在感的先行梯隊,紫燕食品需要通過開店,穩固其市場份額。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 年-2020 年,紫燕門店的門店數分別突破 2000 家、3000 家和 4000 家,增速較快,目前,紫燕食品在全國的終端門店數量已超過 4300 家,直追煌上煌的門店數(4627 家),且產品覆蓋 20 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內的 110 多個城市。

然而,這種較為激進的擴張模式或將埋下一定的經營風險。
目前來看,紫燕食品以及滷味三巨頭(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基本都採用 “加盟為主,直營為輔” 的模式。其中,紫燕食品前期以直營模式為主,但在技術端發力創新後,它選擇開放加盟模式,門店擴張的速度也就跟了上來。
而加盟模式無法繞開中間商,成本端受到施壓,或對公司的毛利率和單店盈利能力帶來一定的增長壓力。

畢竟在未穩固其市場份額優勢之前,開店擴張戰略會繼續,這就要求紫燕食品在保持開店速度的同時,根據不同的下沉領域去採取不同的營銷、渠道打法,重視對單店的精細化管理,加強對供應鏈的把控,尤其是要重視食品安全問題,進而強化品牌力。

目前紫燕食品在進一步深化對產業鏈上下游的佈局。2019 年 12 月,紫燕食品與温氏股份採用了 “四年長期承諾 + 成本定價” 的長效合作模式,合同總價值超 8 億元,且與中糧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2020 年 2 月,疫情期間開始佈局線上市場,大力推動非接觸式外賣;同年 6 月,連雲港二期工廠正式投產。
結語
資本市場已經很久沒有新鮮的滷味股出現了,若是紫燕食品可以順利上市,或將直接打破周黑鴨、絕味、煌上煌三巨頭爭霸的競爭格局。
休閒滷味零食這一藍海賽道正在被資本積極掘金,市場集中度亟待進一步提升,畢竟連鎖化、品牌化是發展方向,紫燕食品為首的主要玩家要想衝出競爭重圍,得在供應鏈、門店、產品等管理上更為聚焦,甚至構建一定的消費生態,進而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增值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