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債王 “讓賢”:過去五十年,美聯儲主席才是真正的債王

美債已成風險資產;若現在還是金本位,美元早就破產;現金即將成為唯一避風港——老債王格羅斯為何這麼説?
華爾街債王之名,前有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後有 Jeffrey Gundlach。但如今,全新的 “債王” 或許已經出現了。
6 月 1 日週二,格羅斯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署名文章,直指美聯儲主席才是過去五十年裏唯一的 “債王”。
此外,考慮到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向經濟注入資金的速度如此之快,當美國經濟從疫情危機之中復甦,投資者也開始考量疫情刺激措施撤出的後果,市場就面臨着出現危險反彈的風險。
格羅斯在文章開頭就直言:
讓我説句實話,自 1970 年代初信貸從金本位制度當中解放出來以後,過去半個世紀裏唯一的債券國王/女王就是美聯儲主席。
他還指出,五十年以來,擁有全球貨幣彈藥的美聯儲主席一直坐在貨幣王座上。如今來到了疫情時代,上位的鮑威爾或許已經改變了其較為保守的風格,而這可能對未來的經濟和金融市場造成混亂。
文章進一步稱,誠然,與以往任何時候相比,如今的美聯儲與美國財政部的關係都越發緊密,且被迫承擔着和平年代難以想象的鉅額赤字。
或許 “財爸”“央媽” 的意圖非常合理——希望能讓美國經濟恢復到疫情前 3% 的經濟增長和 2% 的通脹水平,但格羅斯犀利反問:
(問題在於)鮑威爾和華盛頓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這種 “油門踩到底” 式的寬鬆政策又能保持多久?
在格羅斯看來,5 萬億美元的財政支出計劃、美聯儲目前接近於零的短期利率以及 1200 億美元的月度購債計劃將推動經濟增速、通脹和金融市場遠遠超出合理目標,最終將危及後疫情時代的常態。
另外,“即使是美聯儲政策的忠實信徒也一定會想,數百種加密貨幣和 SPAC 上市熱潮究竟是持續金融創新的結果,還是大規模赤字支出與樂於配合的美聯儲主席聯手提供的,廉價而充足的信貸的產物”。
格羅斯認為,在美國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就業恢復到歷史水平之前,鮑威爾都不會承認這些問題存在。然而考慮到居家工作的根本性變化和 Zoom 之類的技術變革因素,美國失業率可能永遠都不會回到 4% 的水平。
而且美聯儲 “非加速通脹失業率” 的歷史模型不可能成為未來政策利率變化的靠譜指南,那麼美國財政部還能要求美聯儲為 2 萬億、3 萬億乃至 4 萬億美元的赤字在不讓美元貶值的情況下提供近乎無成本的融資多久?
若還在金本位的世界裏,(美聯儲金庫所在的)諾克斯堡早就已經空了,世界儲備貨幣(美元)也早就破產了。
説回債券這個老本行,格羅斯看到,許多觀察人士都十分好奇,在收益率如此之低的背景下,美國國債和其他全球主權債券是怎麼進行交易的。
目前,5 年期美債收益率僅為 0.8%,與同期超出 2.5% 的通脹預期相比並不算高。這反映在剔除通脹影響後的實際收益率上——5 年期美國通脹保值債券(TIPS)收益率現接近-2%。
而德國 5 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5% 左右,這也就意味着,對於海外機構而言,買當地的主權債券還不如買美債。
更為關鍵的一點或許在於,即便是美國投資者也認為,如果能抓住債券接近到期日時不斷上漲的價格,收益率為 1.65% 的美國 10 年期國債就能獲得至少 2.4% 的總回報率。
格羅斯表示,再加上美聯儲每年都要購買超過 1 萬億美元的美債,無怪乎 10 年期美債收益率能夠不合常理地維持在 1.65% 附近的低位。
不過,格羅斯也稱,上述猜測仍舊取決於美元的穩定性以及鮑威爾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短期利率不變的承諾。
但老債王要給市場潑的冷水在於,因通脹壓力將給美債和美股帶來越來越大的價格風險,在未來幾個月的某個時候,一切可能都會落空。
美聯儲不可能長期維持當前的政策利率,同時還以每月 1200 億美元的速度擴大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擴充銀行準備金。
格羅斯還提到,早在幾年之前,10 年期美債就已經成為了 “風險資產”,無論今明兩年的增長潛力如何,那些估值受到低收益率支撐的股票現在已進入同一類別。
由此,多年來一直被視為垃圾的現金,很快或將成為投資者的唯一避風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