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股進行時!一文看懂京東物流的成色

時隔 14 年,脱胎於京東集團(以下簡稱 “京東”)的京東物流,即將要在港上市了。據港交所官網,京東物流已正式啓動招股,招股時間為 5 月 17 日-21 日,擬發行約 6.09 億股,其中公開發售約佔 3%,國際配售約佔 97%,每股發行價為 39.36-43.36 港元,預計將於 5 月 28 日在港掛牌上市。這也是繼京東健康、京東數科之後,京東在資本市場打出的第三張王牌,逐步兑現其孵化上市大計。值得留意的是,京東物流本輪還引入了包括軟銀、淡馬錫、黑石、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Matthews Funds(索羅斯旗下基金)、Oaktree(橡樹資本)在內的七家基石投資,合計擬認購額達 15.29 億美元(合約 118.82 億港元),這無疑給市場吃了強效定心丸。眾所周知,“多”、“快”、“好”、“省” 是電商購物體驗的四大核心痛點。長期以來,京東憑藉快速且優質的服務體驗著稱,2007 年開始自建物流後,這一核心優勢得以持續強化,並且逐步從服務京東內部的物流服務部門走向開放的獨立物流企業。京東物流作為持續進化的樣本,也被視作京東零售堅實的護城河,而從這點來看,京東也被認為是最像與亞馬遜的國內電商巨頭。
時隔 14 年,脱胎於京東集團(以下簡稱 “京東”)的京東物流,即將要在港上市了。據港交所官網,京東物流已正式啓動招股,招股時間為 5 月 17 日-21 日,擬發行約 6.09 億股,其中公開發售約佔 3%,國際配售約佔 97%,每股發行價為 39.36-43.36 港元,預計將於 5 月 28 日在港掛牌上市。這也是繼京東健康、京東數科之後,京東在資本市場打出的第三張王牌,逐步兑現其孵化上市大計。

值得留意的是,京東物流本輪還引入了包括軟銀、淡馬錫、黑石、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Matthews Funds(索羅斯旗下基金)、Oaktree(橡樹資本)在內的七家基石投資,合計擬認購額達 15.29 億美元(合約 118.82 億港元),這無疑給市場吃了強效定心丸。

眾所周知,“多”、“快”、“好”、“省” 是電商購物體驗的四大核心痛點。長期以來,京東憑藉快速且優質的服務體驗著稱,2007 年開始自建物流後,這一核心優勢得以持續強化,並且逐步從服務京東內部的物流服務部門走向開放的獨立物流企業。京東物流作為持續進化的樣本,也被視作京東零售堅實的護城河,而從這點來看,京東也被認為是最像與亞馬遜的國內電商巨頭。
實際上,這種重資產的經營思路在當時還是難以想象的,因此各種爭議和質疑在所難免,但如今隨京東物流的壯大,證明這條路並沒有走錯。
那麼,即將上市的京東物流,成色到底如何?對此,可以圍繞核心商業邏輯、關鍵壁壘、經營業績、未來成長邏輯及估值水平這五個維度來加以分析判斷。
1
從京東零售體系走向體外獨立物流企業
京東物流定位於技術驅動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業務涵蓋倉配、快遞快運、大件、冷鏈及跨境等多個物流子賽道,其中倉配服務佔各年收入的 50% 至 70%。
由於商流決定物流,SKU 的差異決定物流模式的殊途。京東以自營 3C 電子產品起家,後逐步橫向擴張品類,在家電、3C 電子產品以及快消品等垂直領域優勢突出,而這些品類通常具備客單價高、週轉快且具有一定時效要求等核心特點,因此重倉配對於京東來而言是最優解。
京東物流的 CEO 王振輝曾於 2017 年對外提出 “3S 理論”,用來詮釋物流新形態的核心特徵,其中以減少物品搬運次數,縮短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提高履約效率的短鏈(Short Chain),可歸結為京東物流構建的底層邏輯之一,而在這點上,與順豐這類三方物流公司 “以增加搬運次數” 的核心邏輯是截然不同的。
京東物流的 3S 理論

來源:中信證券
與此同時,京東物流有京東電商體系的商流作保障,這是三方物流公司不具備的天然優勢。而且在模式上,其也不同於菜鳥平台化的打法,即與物流商合作,不直接參與運輸,主要通過智能分單、路由規劃、菜鳥驛站、倉儲服務(自建 + 整合)等環節影響產業鏈運行。京東物流以自營倉儲(自建 + 整合)為主,並僱傭大量的快遞員,圍繞京東商城完善其物流配送體系,更加體系化。

而對於電商運營效率及用户體驗的提升,京東物流可謂是居功至偉。儘管自 2012 年起,SKU 數量顯著增長,但京東在過去 12 個月的存貨週轉天數依舊穩定在 40 天以下,這一水平甚至接近好市多(Costco)(約 30 天)這樣的頂級零售商,而且值得留意的是,京東僅自營商城的 SKU 數就高達幾百萬,好市多卻只有其零頭。與此同時,京東物流的履約費率還在持續下降。

2
六張網,兩大利器
在京東的物流體系中,憑藉高度協同的 “六張網”(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最後一公里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網絡及跨境網絡),從而架設起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基礎設施。招股書數據顯示,到去年 12 月末,該網絡已可觸達超過 220 個國家及地區。
其中,倉儲和技術作為京東物流的兩大核心利器,佈局明顯佔優。
倉儲方面,到去年 12 月末,運營面積達 2100 萬平方米(包括雲倉生態平台上雲倉的管理面積),遙居國內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商首位。

且倉庫佈局廣泛,並採取三級倉的佈局思路,在全國設置區域物流中心 (RDC,數量超過 300 個,覆蓋中國七大區)、前端物流中心 (FDC) 及其他倉庫。

京東物流坐擁龐大的倉儲網絡基礎設施,並通過技術來賦能各個業務環節,以提升管理運營效率,進而保障優質的服務體驗。
例如在倉配方面,憑藉運營經驗及 AI 算法來優化向客户推薦最近、最優的倉儲方案,建立履約效率基礎,同時建設具備較高程度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的智能倉管(比如位於國內 22 個城市的 32 座亞洲一號智能倉庫中大規模應用 AGV、機器人、智能倉庫管理系統)和直營配送團隊(約 19 萬人的直營配送團隊,有效地支持京東 “211 限時達” 配送,京東約 90% 的在線零售訂單可於下單當日或次日送達)。
3
成長性充足,已扭虧為盈
2018-2020 年,京東物流的總收入由約 379 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約 734 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逼近 40%;今年一季度收入達 224 億元,同比增長 64.1%,增長進一步提速。

在營收快速上漲同時,毛利與毛利率水平也呈現穩步提升的趨勢,其中毛利從 11 億元猛漲至 63 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達 141%,對應的毛利率由 2.9% 提升了 5.6 個百分點至 8.6%。

毛利率的持續提升,主要由於收入的快速增長帶動規模經濟效應顯現。在此基礎上,京東物流其實已於去年實現盈利。若剔除掉約 48.6 億元的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影響後,公司經調整後淨利潤約 17.1 億元,這也進一步驗證了其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不難預見,隨着規模不斷增長及智慧化和一體化滲透的提升,京東物流大概率正迎來收穫的 “甜蜜期”。

再透過現金流窗口來看,京東物流同樣表現出健康的發展走勢。近三年來,京東物流的經營現金流持續增長,且在 2019 年實現正向的自由現金流,並維持增長態勢。

4
商流保障快遞業務增長,一體化供應鏈業務空間廣闊
參照亞馬遜的發展路徑及京東自身的基因,總體來看,京東物流未來的成長邏輯主要可歸結為兩方面:
一方面,受京東零售商流的帶動,帶動單一快遞業務的持續增長,中短期主要取決於京東商城的 GMV 增長。值得留意的是,京喜在下沉市場不斷拓展,大概率也將為京東物流帶來更多的增量空間。
另一方面,一體化供應鏈業務已是京東物流的核心引擎。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2020 年,京東物流來自一體化供應鏈業務的收入從約 341 億元增至約 556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 28% 左右,目前佔比超過七成。相應地,外部客户數量由超過 3.2 萬名上漲至近 4 萬名。

而國內一體化供應鏈市場的一片廣闊的沃土,京東物流仍大有可為。據灼識諮詢報告顯示,2020 年中國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已超過 2 萬億元,預計到 2025 年將突破 3 萬億元,五年間實現萬億增長。但目前該市場格局依舊非常分散,CR10 不到 10%,京東物流約佔 2.7%,增長潛力顯著。

5
估值水平
按現行的招股發行價計,京東物流的市值大約在 2398-2641 億港元之間,按現行匯率計,合約 1990-2192 億人民幣,這到底貴不貴?
對於未盈利的公司,通常傾向於用 PS 模型進行估值,京東物流 2020 年營收約為 734 億元,京東物流 PS 約在 3x 左右。假定 2021 年收入增速維持在 40%,對應 2021 年的 PS 約為 2x。

目前,順豐控股市值在 2318 億元左右(近三年均值),假設 2021 年維持 30% 的增速(近三年複合增速),相應的 PS 為 1.16x。根據長城戰略諮詢上個月發佈的《2020 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名單》,菜鳥物流彼時估值為 300 億美元(按 2020 年匯率均值計,合約 2022 億元),其 2020 年營收約為 222 億元,,假定其增速維持在 50%,預估對應的 PS 約為 6x(這還是在未考慮其估值提升的情況下)。此外,再看下通達系中業績最好的中通快遞,市值在 1253 億元(近三年均值),2020 年營收約為 252 億元,假定 2021 年繼續維持 24% 的增速,則相應的 PS 約 4x。這樣比較來看,京東物流其實並不算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