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上演淨值 “大風吹”!茅台大股東試探 “危險邊緣”,老牌機構回撤 70% 仍不清盤

華爾街見聞
2021.05.11 15:50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何為無為而治?

部分私募機構的淨值突然開始 “大風吹” 了。去年以來走牛的業績在過去三個月內明顯回撤,部分機構甚至逼近 “清盤線”。

股市的翻雲覆雨把部分私募機構的淨值搞的 “晃呀晃”,投資者的愛恨切換也不過是 “一瞬間”

這是怎麼回事?

東方港灣試探 “危險邊緣”

據私募排排網,一些知名私募的基金淨值跌至危險地帶。

以百億私募東方港灣為例,截至今年 5 月 7 日,旗下一隻年內新發基金淨值跌破 0.8,觸及基金合同中的預警線。

東方港灣是知名基金經理但斌執掌的一家深圳私募公司。

此次變數大概意味着,該產品的持有人在今年春節前彩溝如,接着在春節後抱團股解散的巨震行情中 “舔嘗苦果”。

對此,東方港灣對持有人表示,3 月份降低高估值股票持倉,並減倉至 3-4 成倉位謹慎運行。個股配置上更加考慮防禦下跌風險的同時,能有更大的向上彈性,爭取利用該倉位水平將基金淨值帶回到安全的淨值區間上。

成泉產品淨值亦大幅波動

處於 “危險地帶” 的東方港灣產品,和另一家知名私募成泉資本相比,可謂小巫見大巫。

據私募排排網,中信信託成泉匯湧八期的淨值僅有 0.5817。

私募排排網的淨值趨勢圖還顯示,過去三年,成泉八期淨值一路震盪下行,和 A 股核心指數和主流板塊的差距距離,淨值圖拉出了個 “喇叭口”。

成泉資本是中信證券資管部前執行總經理胡繼光創辦,他奔私初期頗得中信證券體系的 “關注”,從體系內募資不少。

深跌產品不清盤

從基金名字中,可以看出成泉匯湧八期的管理人是中信信託,成泉資本作為投資顧問。

雖然基金面值跌破 0.6,但該產品目前仍在持續運作,這主要是因為產品資料中並未見到預警線、清倉線的信息。

另據私募排排網,中信信託鑫湧成泉基金淨值也跌至 0.71(截至 2021 年 4 月 30 日)。

產品資料中,管理人亦未設置預警線,但止損線設置為 0.60。

清盤線有多重要?

私募產品是否需要設置清盤線,是個行業內爭議很大的問題。

早期,由於私募機構並非持牌金融機構,主要合作伙伴亦以信託機構為主,許多私募產品並沒有明確的產品淨值止損線要求。

但隨着行業的發展,私募 “陽光化” 要求漸增,私募機構與合作渠道開始在合同中明確預警線、清盤線(止損線),此舉幫助私募機構進一步開闢了對回撤承受度有限的投資客羣。

後來,資金實力更大的銀行渠道加入到私募代銷中來,它們普遍對私募基金風控要求更高:

在銀行的推動下,有的私募產品面值跌破 0.9 或 0.8 就會觸發預警線,清盤線會設置在 0.8 或 0.7,一旦觸及基金就要提前清算,以保證持有人和代銷渠道的利益。

茅台背後最大私募的 “詭異” 淨值

近期 “引人關注” 還有實力堅強的大型機構。

2019 年二季度起,一家名為深圳金匯榮盛財富管理公司的私募,進入 A 股第一家高價股貴州茅台前十大股東。

截至 2021 年一季度,金匯榮盛的產品仍位列於貴州茅台十大股東行列,持倉量高達 502.1 萬股。

以貴州茅台 2000 元的市價估計,這個機構僅在貴州茅台上就至少持有了 100 億以上。

而作為重倉茅台的私募機構,金匯榮盛異常神秘。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系統,金匯榮盛成立於 2015 年 9 月,辦公地址是廣東省深圳市,旗下員工人數 6 人,管理規模區間為 100 億元以上。

但這家 6 位員工撐起的私募,旗下卻有兩隻產品大幅低於面值。

私募排排網顯示,金匯榮盛一號、金匯榮盛五號最新淨值分別為 0.7050 和 0.7250,(截至 2021 年 5 月 7 日),歷史最大回撤分別為 61.58% 和 55.3%。

另據私募排排網的數據顯示,上述巨幅回撤出現於 2019 年一季度。而同期,該公司另一隻產品金匯榮盛三號基金開始買入貴州茅台,並進入前十大股東之時。日後這隻產品淨值扶搖直上。同期,茅台也大幅上漲。

所以,金匯榮盛的三隻產品的淨值表現相當 “詭異”,如果不是因為數據錯失、或是技術原因的話,這三隻產品如此之大的淨值差異讓人難以理解。

另據私募排排網,金匯榮盛的基金並未設置預警線、清倉線信息。

“小淡水泉” 長期 “落後”

東方港灣新發基金遭遇一季度大跌,馬上進行減倉操作控制回撤,力求淨值反彈。

然而,私募圈有老牌私募長期 “忍耐” 淨值在 “超低位” 徘徊。

成立於 2006 年的北京私募雲程泰就是一例。創始人魏上雲是中國第一代基金經理,早期任職於大成基金和嘉實基金。

不過,他創立私募後,淨值經常大開大合,更被業內稱為 “小淡水泉”。

據私募排排網,成立於 2016 年的雲程泰金石 1 期,成立當年淨值就跌破面值。截至 2021 年 4 月 30 日,淨值僅剩下 0.6283。

這隻基金在 2018 年 10 月創下 70.39% 的最大回撤,但依然沒有清盤,一直存續至今。

據此推斷,由於業績出現斷崖,很難募集到新資金,長達五年在低位徘徊,難以有清盤線進行約束。

這類基金依然存續至今,是否會對私募行業形成負向反饋?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