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分析|反壟斷和社保繳納陰雲籠罩,美團的對策竟然是它

36Kr
2021.05.11 04:5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文|董潔 編輯|喬芊 美團最近的日子不好過。 4 月份,針對美團的反壟斷調查正式落地;五一前夕,北京人社局副局長化身外賣小哥,引發公眾對美團不給騎手交社保的口誅筆伐;5 月 10 日,上海消保協就消費者權益保護不利約談美團。昨日美團港股暴跌近 10%,今日開盤美團再次重挫 8%。 反壟斷壓力上行疊加政府約談、社保繳納多重因素陰霾,美團的短期風險空前釋放。根據市場預測,加上整個市場流動性影響,美團股價從高位 460 港元跌落至 280 港元后,近期將繼續承壓,跌穿 220 港元不是沒有可能。 長期邏輯來看,美團業務的基本面仍然強勁,外賣業務正從以往的流量入口逐漸貢獻出利潤,酒旅業務的復甦也將繼續拉動美團整體的毛利率。就在五一期間,美團酒旅、外賣、美食等業務都迎來爆發性增長。 但市場總是高估短期風險,而低估長期邏輯。36 氪認為,無論是反壟斷罰款還是被政府約談,對美團來説都是短期風險,尤其是反壟斷罰款很難從現金流角度對美團造成實質性長遠影響。 而 “關於給騎手繳納社保” 的討論仍停留在初級階段,若真正落地,影響的將不僅僅是美團,餓了麼、滴滴乃至實業的工地民工、臨時工都將涉及,這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系統性工程。

文|董潔 編輯|喬芊

美團最近的日子不好過。

4 月份,針對美團的反壟斷調查正式落地;五一前夕,北京人社局副局長化身外賣小哥,引發公眾對美團不給騎手交社保的口誅筆伐;5 月 10 日,上海消保協就消費者權益保護不利約談美團。昨日美團港股暴跌近 10%,今日開盤美團再次重挫 8%。

反壟斷壓力上行疊加政府約談、社保繳納多重因素陰霾,美團的短期風險空前釋放。根據市場預測,加上整個市場流動性影響,美團股價從高位 460 港元跌落至 280 港元后,近期將繼續承壓,跌穿 220 港元不是沒有可能。

長期邏輯來看,美團業務的基本面仍然強勁,外賣業務正從以往的流量入口逐漸貢獻出利潤,酒旅業務的復甦也將繼續拉動美團整體的毛利率。就在五一期間,美團酒旅、外賣、美食等業務都迎來爆發性增長。

但市場總是高估短期風險,而低估長期邏輯。36 氪認為,無論是反壟斷罰款還是被政府約談,對美團來説都是短期風險,尤其是反壟斷罰款很難從現金流角度對美團造成實質性長遠影響。

而 “關於給騎手繳納社保” 的討論仍停留在初級階段,若真正落地,影響的將不僅僅是美團,餓了麼、滴滴乃至實業的工地民工、臨時工都將涉及,這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系統性工程。

也是在這個當口,美團頒發了一條關於配送抽佣的新政,根據訂單距離、價格、時段,更精細化地向商家抽取配送費,目的是為了解決長期以來商家反應的 “平台佣金過高、計費不合理、客户端配送費較高” 等問題。

那麼,這項新政對美團會有多大程度地影響?長遠來看,反壟斷以及可能的社保繳納又會如何影響美團的未來?

調整配送抽佣為哪般?

近日多位供應商向 36 氪表示,美團於近期調整了其配送規則,將原來的履約服務費細化為距離、價格、時段三個部分,並且根據距離的遠近和價格的高低收費,原來履約服務費中抽成則是固定的。根據 Tech 星球報道,該規則已經於 5 月 1 日起在美團外賣的全部直營城市實行。

36 氪得到的美團配送新規則

從調整細則中可以看出,對於近距離高客單價的訂單,美團表現出極高的友好度,抽成明顯降低,而對於遠距離低客單的訂單抽成明顯提高,與其説這個變化會影響收入,不如説是改變了配送收入的結構。

從去年開始,受疫情影響,美團就已經在發力以往並不親睞外賣業務、但在消費着心中有着極高地位的大 KA 商家。這帶來兩個好處,一是擴大美團外賣的品類豐富度,二是幫助美團提升其營銷收入。

把規模不經濟的訂單逐漸清理掉,牢牢把握品牌餐飲的高客單和高廣告預算,某種程度上,美團已經在走餐飲電商 “天貓化” 的路。2020 年四季度美團佣金收入 190.58 億,同比增長 36.4%,在線營銷服務收入則同比增長 41.0% 至人民幣 24 億元。從變現率來看,餐飲外賣變現率 13.8%,環比提升 0.2%。

之前我們就提到,如果反壟斷嚴格推行,謹慎預測,美團前期佣金率偏低的獨家合約或將逐步減少,這很可能繼續推升餐飲外賣業務的變現率。

這或許就是美團找到的新對策。對於中小餐飲商家來説,這一政策並不友好,要想得到配送新政策紅利,外賣提價必不可少,而這很可能造成消費者的流失。不少中小商家或許也將因此另尋出路,趕在此之前提前做出應對。

反壟斷罰款與社保繳納之謎

市場關於美團反壟斷罰款金額大多是按照此前對阿里的處罰結果來推測的。根據公告給出的解釋是按照阿里 2019 年營收(此時阿里 2020 年的整體業績還未完全公佈)的 4% 做出處罰,而處罰標準是 4%-10%。

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從核心電商業務來看,阿里的營收中主要包括兩方面廣告費和佣金,並不包含快遞運輸成本,快遞費用是商家自己和快遞公司結算。美團的營收統計中,騎手的配送費用是包含在內的,只不過形式上是以佣金收過來,再分配給騎手。

2020 年財報顯示,每筆外賣訂單美團的騎手費用大概在 5 塊左右,而整個騎手成本佔到美團外賣營收的 70%,達到近 464 億,如果算上非外賣訂單配送,美團的騎手費用在 2020 年達到了 543 億。

所以關於美團的���壟斷罰款就可以做出推測了:

如果把騎手成本刨除在外,美團反壟斷罰款的樂觀預期為(1148-543)*4%,在 24 億上下;如果按照頂格 10% 罰款,則在 60 億上下;

如果籠統按照總營收罰款,按照 4% 的比例計算,結果是 46 億,如果按照 10% 計算,結果是 115 億。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美團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短期理財投資的結餘分別為 171 億元及 440 億元,疊加前不久美團通過配售和發行可轉債融到的近 70 億美金融資,即使按照最頂格的 115 億罰款算,這一處罰對美團的現金流影響也並不強烈。

在 36 氪看來,近期真正對美團股價造成實質性影響的是 “社保繳納” 的輿論,此政策假設真正落地確實可以對美團乃至全行業造成持久性影響。

按照美團的説法,去年一年 950 萬騎手通過美團平台創收,但根據海豚投研的數據,目前美團外賣騎手日活大約是 120 萬,2018 年上市時所披露的 2017 年日活騎手數大約是 53 萬。

美團的配送騎手主要分為眾包騎手和專送騎手,眾包因為散工兼職模式,並無社保爭議問題。而所謂專送騎手,是指專門送美團外賣訂單的騎手,全時服務美團訂單。據 36 氪瞭解,目前專送騎手的用工關係上主要是與第三方外包公司籤以勞務為主流的合同,因此社保繳納比例非常低。

美團外賣騎手成本   製圖:36 氪  數據來源:美團財報

根據長橋證券的預估,美團專送騎手貢獻了配送訂單中大約 60% 的訂單量,粗略來看,相當於 543 億的總收入中有 325 億是有社保繳納義務的。根據社保政策,五險一金中公積金等並非強制繳納,養老(20%)、醫療(10%)、失業(1.8%)三險強制繳納,大致相當於目前的工資池上多繳納 32%。

543*60%*32% 可以粗略算出,美團 2020 年如果繳納社保的話,大約需要回吐的利潤是 100 億人民幣,相應的騎手成本在美團收入中的比重也將增加近 2%。因為社保需要長期繳納,所以這一影響將是持續的。

不過相關法律人士也對 36 氪表示,由於專送騎手並非美團的全職員工,在繳納保險上,美團或許並不會承擔所有成本,更實際的選擇是這一繳納成本由美團、代理商以及騎手三者共同承擔,而這一成本後續也很可能會向消費者端轉移,直接表現是外賣價格的上揚。

換個角度來看,2020 年,美團外賣的交易筆數首次超過 100 億單,100 億的社保繳納,分攤到 100 億單外賣中,每單外賣如果提價 1 塊,這個成本大概率美團可以抗住。不過因為此討論還在初期,決策落地還有很長時間,輿論對美團的影響目前來看還是停留在短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