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丨憑 “小黃鴨” 年收超 2 億 IP 老去的德盈控股如何開新花?

智通財經
2021.05.07 12:0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雖然早在 2005 年便已問世,但 B.Duck 憑藉其可愛的形象、較高的辨識度一直到今天仍廣受歡迎。而從招股書來看,B.Duck 亦堪稱公司的 “招財樹”,後者每年佔據公司角色授權業務 75% 以上的收入。

隨着德盈控股國際有限公司(下稱 “德盈控股”)近日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資本市場有望迎來知名卡通形象 B.Duck(小黃鴨)。

智通財經 APP 獲悉,德盈控股為角色知識產權公司,B.Duck 既是其 “成名作”,又是其 “代表作”。雖然早在 2005 年便已問世,但 B.Duck 憑藉其可愛的形象、較高的辨識度一直到今天仍廣受歡迎。而從招股書來看,B.Duck 亦堪稱公司的 “招財樹”,後者每年佔據公司角色授權業務 75% 以上的收入。

中國第二大角色知識產權公司

德盈控股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從事角色授權業務和電子商務及其他業務。具體來看,角色授權業務指的是公司跨多個渠道創建、設計及授權自創的 B.Duck 家族角色,以及對這些角色進行品牌管理及營銷。2018 年-2020 年,德盈控股的角色授權收入分別為 6382.7 萬港元、8163 萬港元、9803.9 萬港元,佔營收的比重為 31.8%、33.6%、42%。

德盈控股的電子商務及其他業務指的是設計、開發及採購以 B.Duck 家族角色為特色的產品,並通過多個商品授權渠道零售該等產品。從營收構成來看,該業務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2018 年-2020 年該業務為公司帶來收入 1.37 億港元、1.61 億港元、1.35 億港元,佔營收的比重為 68.2%、66.4%、58%。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 2020 年的角色授權收益計,德盈控股是中國第二大國內角色知識產權公司,而按 2020 年銷售額計,則是天貓女裝版塊最大的自有國內角色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的最大市場參與者。根據《2020 年天貓「雙 11」IP 電商指數報告》,按 1990 年以後出生的消費者的喜好計,德盈控股於 2020 年「雙 11」亦在天貓十大知識產權中排名第一。

業績重度依賴 “小黃鴨”

雖然德盈控股的業務分為角色授權和電子商務及其他兩個部分,但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基於以 B.Duck 為代表的系列品牌及其知識產權。目前,德盈控股擁有 26 個角色,但均為 B.Duck 家族角色。

以角色授權業務而論,2018 年-2020 年,德盈控股的五個核心角色 B.Duck、Buffy、B.Duck Baby、Bath’N Duck、Dong Duck 便貢獻了該業務的全部收入。而其中 B.Duck 吸金能力更是強勁,2018 年-2020 年分別實現收入 5389.2 萬港元、6155.5 萬港元、7503.5 萬港元,分別佔到同期角色授權業務收入的 84.4%、75.4%、76.5%。

德盈控股的電子商務業務,則主要是通過天貓、京東、唯品會、HKTVmall,向消費者售賣以 B.Duck 為代表的自家產品。2020 年,該業務收入規模為 1.35 億港元,同比上一年度減少約 2590 萬港元,下滑幅度 16.1%。對於下滑的原因,公司解釋稱系疫情爆發導致消費者開支下降,以及縮小線下銷售規模。

不過,從收入增速來看,德盈控股似乎有 “見頂” 的隱憂。2018 年-2020 年,公司實現收入 2.01 億港元、2.43 億港元、2.34 億港元,收入增速並不可觀。智通財經 APP 認為,德盈控股收入難以 “放量” 大漲,與公司 IP 老化,新的角色難以 “扛大旗” 不無關聯。

德盈控股招股書顯示,B.Duck 的面世時間為 2005 年,雖然其一直廣受歡迎且知名度高,但 B.Duck 能否吸引如昔日般的眾多新世代消費者及粉絲猶未可知。據瞭解,自 2017 年起公司陸續推出了 Buffy、B.Duck Baby、Bath’N Duck、Dong Duck 等角色,從結果來看收效甚微。

橫向對比,上述角色吸金能力與它們的前輩 B.Duck 相比不可同日而語。2020 年,Buffy、B.Duck Baby、Bath’N Duck、Dong Duck 分別實現收入 783.1 萬港元、1345.1 萬港元、72.5 萬港元、13.6 萬港元,佔據角色授權收入的 8%、13.7%、0.7%、0.1%。

縱向來看,2020 年也僅有 B.Duck Baby 同比上一年度實現了收入的正增長,增幅約為 72%。而 Buffy、Bath’N Duck、Dong Duck 同比 2019 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與收入端漸顯 “疲態” 不同,德盈控股盈利能力依然強勁。2018 年-2020 年,公司經調整後的淨利潤分別為 1397.4 萬港元、3285.6 萬港元、5983.6 萬港元,同期淨利率分別為 4.9%、9.9%、23.4%。根據招股書披露,公司 2020 年盈利規模大幅提升,主要得益於公司已售存貨成本以及員工福利開支兩項成本的下降。

行業增速放量市場仍有可為

雖然在打造新的 “爆款” 上進展不順,但好消息是德盈控股所處的角色授權和電子商務賽道均仍處於增長趨勢中,後市仍有可為。

先來看角色授權業務,招股書顯示,德盈控股的這部分收入主要來源於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2015 年-2020 年該區域的角色授權商品零售額由 353 億港元增長至 404 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 2.7%,並有望在 2025 年提升至 605 億港元,預計複合年增長率達到 8.4%。橫向對比亞太區域其他國家,中國內地及香港的角色授權商品零售額增速有望超過日本,而後者在 2015 年-2020 年是亞太區增速最快的地區。

據招股書透露,目前 Z 世代正在重塑中國消費市場的前景,而該羣體相比於前代人明顯更受電影、遊戲、漫畫及其他數碼娛樂吸引及影響,因而在角色知識產權授權商品、內容或服務上的支出更多,而他們也成為了該區域角色授權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而在吸引 Z 世代方面,德盈控股也沒有少下 “功夫”,除了前文提到的角色以外,公司預計還將推出 Buffy 的朋友,如 Butter、Mocha、Cream、Moses 及 DaDa。

反觀中國知識產權產品電子商務市場,增勢也不遜色。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中國的授權商品電子商務市場由 2015 年的 164 億港元增長至 2020 年的 303 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 13.1%;預計 2025 年將增長至 650 億港元,2020 年-2025 年複合年增長率約為 16.5%。

其中,與德盈控股息息相關的角色知識產權授權商品電子商務市場將由 103 億港元增長至 2020 年的 164 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9.7%;並預計將在 2025 年增長至 318 億港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 14.2%,增速亦有所放大。

綜上種種,儘管德盈控股暫未培育出能夠接棒 B.Duck 的新角色,但伴隨公司所處行業規模持續擴大,行業天花板仍 “高高在上”,德盈控股憑藉 B.Duck 這一大 IP 仍有望繼續 “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