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通決策參考︱(5.3-5.7)恒指上升趨勢面臨嚴重考驗 短期注意規避風險

本週不樂觀。
【主編觀市】
市場走勢很割裂,上週四突破 60 日均線一度讓投資者以為要突破,但上週五的一根陰線又直接洞穿 20 日均線,整體上升趨勢面臨嚴重考驗。
上月底召開的重磅會議沒有超預期的東西,總體是穩中求進,保持流動性充裕合理。再次強調房住不炒,對地產類會有壓力。
巴菲特股東年會引發市場關注,有幾大看點:1,看到了嚴重的通脹;2 投資輸電網和再生能源領域,3,保留現金很重要。5,最好的投資方式是通過指數基金。可以看出巴菲特對市場相對謹慎,同時也提到了新的投資方向。
以上來看,總體傳遞的信息並不樂觀。恒指本身的破位就表明了資金的態度,尤其是最堅挺的銀行股都在補跌。後市情況會趨於複雜。市場關注度較高的預計在印度疫情方面的疫苗類、汽車上游的鋰電池類及通脹預期的大宗類。
【本週金股】
洛陽鉬業 (03993)
4 月 29 日晚間,LME 3 個月期銅自 2011 年以來首次突破 10000 美元/噸上方,接近年 2011 年 2 月創下的歷史最高紀錄 10190 美元,隨後回落至 1 萬美元下方。多國政府採取經濟刺激措施,同時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推動了經濟復甦,使得金屬價格上漲。此外,各國重視發展清潔能源也推動了銅價,銅被廣泛運用在電動車和太陽能發電系統等領域,這使銅的供應更加緊張。另外,智利近期疫情惡化,也影響到了銅近期的供應,智利是全球最大的產銅國,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銅產自智利。
洛陽鉬業發佈 2021 年一季報,2021Q1 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 399.16 億元,同/環比 +78.3%/+22.2%,實現歸母淨利潤 10.07 億元,同/環比 +124.8%/+40.1%,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 5.03 億元,同/環比 +140.0%/+49.3%,基本每股收益 0.047 元,同比 +123.8%。
公司產量符合預期,但多產品同比有所下滑。①鎢鉬板塊:Q1 鉬產量約 4031 噸,同比 +14.5%,鎢產量約 2091 噸,同比-11.2%;②鈮磷板塊:磷肥產量 25.52 萬噸,同比-11.3%,鈮產量 1877 噸,同比-21.6%;③TFM 銅鈷板塊:Q1 TFM 銅產量 49687 噸,同比 +16.4%,鈷產量 3300 噸,同比 +1.7%;④NPM 銅金板塊:Q1NPM 銅產量 5648 噸,同比-20.4%,黃金產量 4489 盎司,同比-18.9%。整體來看,主要是銅、鈷價格上漲拉動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剛果 (金) 銅鈷板塊 TFM 擴產項目和澳洲銅金板塊擴產項目預計將於二季度投產,隨着產能進一步釋放和持續降本,在金屬價格上行的背景下,或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而且截至 2021 年一季度末,公司淨有息負債率進一步降低至 23.38%,財務結構更加健康。
【產業觀察】
據統計,截至 4 月 25 日,醫藥行業已經有 99 家企業公佈 21Q1 季報,另外有 72 家公告 21Q1 業績預告,合計約 171 家企業公告 21Q1 業績增長情況,佔全部醫藥上市公司近半。其中,146 家企業歸母淨利潤錄得正向增長,佔比 85%,只有 25 家企業 21Q1 業績負增長,佔比 15%。總體上,21Q1 醫藥無論疫情受益還是受損板塊都大概率增速較好,預計全年醫藥行業業績增速向好。醫藥行業業績亮眼,CXO 行業受到廣泛關注。從需求方面看,首先 CXO 行業收入來自於藥企和生物科技公司的研發支出,因此藥企的研發投入增速加快帶動了行業需求面的增長。據 Frost & Sullivan 估計,2019-2024 年中國新藥研發支出複合增速為 17.7%,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隨着我國醫藥行業政策引導向創新方向轉變,內資創新藥研發將成為 CXO 行業需求的另一大重要來源。其次,隨着藥物研發方向從傳統的小分子化學藥轉向以腫瘤治療為目的的生物藥與細胞治療,目前全球醫藥行業呈現較為明顯的分工趨勢,新藥研發由於風險高、收益高,逐步由創業型生物醫藥企業 (Biotech) 擔當主力。然而,由於 Biotech 公司一般都規模較小,導致他們對 CXO 企業的依賴程度更高。
供給方面,國內 CXO 產業具備成本優勢,其中,隨着國內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數量的高速增長,高學歷人才數量的高速增長,預計 CXO 產業將受益於國內工程師紅利,不斷向國內轉移。此外,患者招募困難是造成海外藥企在臨牀階段選擇外包的原因之一,然而中國患者基數大,因此患者招募難度較低,從而大幅降低臨牀 CRO 成本。有機構認為,CXO 行業受益創新藥高景氣度,各子領域未來都將蓬勃發展。假設至 2029 年各國內 CXO 公司的收入增速,則中國各家 CXO 公司有 8~12 倍的收入提升空間。投資者可重點關注行業內綜合平台型公司及小分子 CDMO 細分領域龍頭公司,藥明康德 (02359)、凱萊英、康龍化成 (03759) 等。
藥明康德是國內 CXO 一體化龍頭企業,以藥物發現及臨牀前 CRO 為重點。藥物發現是醫藥產業鏈中最前端的環節,也是技術難度和經濟價值最高的環節,技術壁壘在於藥物發現平台的佈局。此外,2020 年,公司完成對明捷、BMS 瑞士庫威生產基地和 OXGENE 的收購,分別增強藥物質量分析、小分子 CDMO 高端產能以及細胞及基因療法領域的實力,東吳證券認為細胞與基因療法前景廣闊,為公司打開成長空間,發展前景明朗。
【數據看盤】
港交所公佈數據顯示,截至上週五,恒生期指 (五月) 未平倉合約總數為 99621 張,未平倉淨數 28232 張。恒生期指結算日 5 月 29 號。
從恒生指數牛熊街貨分佈情況看,28725 點位置,熊證疏遠,牛證密集。美國的通貨膨脹趨勢,比聯儲描述的更嚴重一些;消費復甦勢頭會極其兇猛,並帶動新的低端就業。其次,資產價格上漲很快。美國的通貨膨脹趨勢,比聯儲描述的更嚴重一些,美國流動性收水還需要一段後期,美股略顯穩定。港股科網股板塊壓力大,進入五月,恒生指數本週看跌。

【主編感言】
本週不樂觀。
幾個月的大浪淘沙之下,核心資產大都被打回原形,甚至部分品種形成破位之勢,結果就是中線持倉出現動搖。
短期看不到很強的催化因素,需要進一步等待政策面的指引,在方向未明之時,規避風險是常規選項。
不過從中長期看,最差的時機往往也藴含最好的機會。行業選擇上,筆者繼續堅持看好新能源領域和科技成長股的長期投資價值。
[免責申明]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資訊不構成投資建議,查閲更多資訊請關注智通財經網 (http://www.zhitongcaijing.com/) 或者在各大應用商店搜索【智通財經】下載最新 APP 便捷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