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娛大逃亡,更大的風暴要開始了

一己之力掀翻整個娛樂圈
以一己之力持續霸榜熱搜話題榜的,鄭爽算是當下娛樂圈內某冰之下的最強者了。
今年 1 月份,鄭爽與張恆的代孕事件就曾持續引發全民關注,霸榜熱搜半月未消停。
如今關於鄭爽天價片酬、人設崩塌、陰陽合同的一個又一個大瓜又徹底震撼了整個娛樂圈瓜田,聲勢浩蕩直蓋兩年前某冰的風範。
娛樂圈也再一次刷新了羣眾的三觀認知下限,更大的風暴也在醖釀!
01
一己之力掀翻整個娛樂圈
1 月份的代孕事件,把鄭爽在粉絲圈的仙女形象的人設一舉擊得粉碎。
且不論 “代孕” 這種行為違反法律,鄭爽在兩人感情破裂後,對孩子的冷血無情處理上更顯出了其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都沒有。
作為給無數粉絲起到榜樣作用的流量明星,其這種無底線的行為堪稱法不能容,如果生在國內,按照國內法規,這可是棄嬰重罪了。
想不到,更大的瓜又來自前夫張恆的小作文爆料,其在直指前任偷税漏税的同時,還不忘標榜自己為維護公共利益大義滅親的高義的精神。

張恆爆料的內容中,鄭爽在拍攝《倩女幽魂》時,原定片酬是 1.5 億,但鄭爽還嫌錢少,張口就要 1.8 億,爽媽讓張恆去跟片方談,最終談 1.6 億談下來。
而這部劇拍攝時間是 77 天,折算下來,鄭爽每天的片酬,是 208 萬。
此次鄭爽的天價片酬和陰陽合同之所以引發如此大的關注,一方面是 “瞪瞪眼撇撇嘴” 的演技卻日薪 208 萬的鉅額收入超過絕大多數人想都不敢想的高度,刺激無數人的神經。
怎麼説呢,按照統計數據,現在中國還有 6 億人月收入只有 1 千左右,這些人要想賺到 1.6 億,要不吃不喝打工至少上萬年,就算月薪 1 萬的打工人也得從唐朝開始打工才能賺到。
而另一方面,合理避税是很多明星睜隻眼閉隻眼都知道的事,但鄭 77 天 1.6 億的片酬還不滿意,她媽還要研究才能少繳税,還在背後罵國家玩賴。

更誇張的是,在國家 “限薪令” 的政策監管下,像這種片酬過億的戲,鄭爽接了不下於 5 部,而這些為了逃税,鄭爽她媽還想方法微信指導如何操作陰陽合同偷税漏税,手法老練,如同專家,如同視國家法律如無物。
兩年前的某冰偷税漏税被重罰事件大家都還記憶猶新,如今其還繼續頂風作案搞陰陽合同逃税,這已經不是不懂法能説得清了。
如今,繼 1 東(兩分鐘)、1 個小目標(一個億)後,1 爽又成為了新的計量單位。根據鄭爽日賺 208 萬結算,勞逸結合條件下年收入可以到 6.4 億,如果鄭爽 1 年的收入等於 1 爽,那麼 64 萬=1 毫爽,640 元=1 微爽,中國絕大部分打工人即使每天辛苦打工搬磚 10 個小時,都還沒有 1 微爽。
中國當下技術標準最先進 “復興號” 動車造假 1.7 億,1 爽就可以買 4 輛了。
就算是養着超過三萬的員工的阿里大廠,一年收入也只不過 220 爽。

事到如今,深陷棄兒、虐狗、去超市吃東西不結賬、做假機票騙取報銷費用、1.6 億片酬、陰陽合同逃税等種種負面纏身的鄭爽,即使沒有牢獄之災,想要在圈內翻身也已無任何機會。
有意思的是,這部劇迄今為止還沒上映,也不知道最後到底怎麼收場,按照以前的經驗,怕是懸之又懸了。
02
此地無銀三百兩,風緊扯呼?
在鄭爽事件上熱搜的同時,網友發現近期突然也有大量明星藝人接連註銷了個人工作室和關聯公司,其中包括鄧超、姚晨老公曹鬱、何炅父親、唐嫣、那英、趙本山、沈騰、魏大勳、井柏然、王千源等圈內重磅大咖。
4 月 26 日,魏大勳關聯公司上海勳花影視工作室、上海魏大勳影視工作室註銷。
4 月 23 日,何炅爸爸何畏關聯公司湖南荷梔子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註銷。
4 月 14 日,唐嫣全資公司上海唐嫣影視文化工作室、文章全資公司上海路路影視文化工作室註銷,鄧超全資公司安吉慧形慧影影視文化工作室註銷。
4 月 13 日,那英關聯公司北京銀河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公告註銷,那英持股比例 51%。
3 月 29 日,黃磊、何炅參股的寧波風火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註銷。
3 月 24 日,由趙本山、肇恆玉共同持股的本山傳媒(海南)有限公司註銷。
……
大概來講,藝人個税是 40%,工作室的税率是 20%,如果藝人片酬走工作室賬的話,還可報其他的費用抵消部分税款,實際工作室的税率可以做到遠低於 20%。
所以藝人利用各地法規尋找税收優惠,頻繁註冊和註銷工作室進行避税的手法,大家已經見慣不鮮。
一般情況下,企業註銷流程要走完需要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所以這些明顯企業註銷可能是比較早的事情,不能就此證明與此次鄭爽事件有關。不過同時,如果是明星工作室是以小微企業申請快速註銷通道的,大概 1 個月下來也能搞定,這個時間點正是鄭爽與張恆鬧騰最激烈的時候。
在這特殊關頭,這些明星工作室一下子批量註銷會不會與鄭爽事件有關,不知道,但讓人玩味。
在某冰逃税被重罰一案中,也有出現過大量明顯藝人工作室突然集體註銷的情況。
現在,事情已經越鬧越大,這個事件已經正式被被央視及税務局、廣電部門正式立案調查,相信相關進展很快會有出來。
在張恆幾次曝光的資料中,有很多值得關注的細節,包括涉及 “更多無辜的人”、“魚死網破” 等等關鍵詞。
這種情形,與此前馮導和小崔矛盾沒有鬧激化之前,也是先説兩人之間的私人糾葛,小崔一開始也是不敢説抽屜裏事情,如出一轍。
只是沒想到,這一次有人還是控制不住自己,場面失控了。
根據刑法 201 條規定,第一次逃税的,如果在税務機關下達追繳通知單後,補繳了税款和滯納金後,已經受過行政處罰的不追究刑事處罰。但如果屬於二犯的,將面臨入刑坐牢,且逃税罪數額越大 量刑越重。
傳聞之前某冰事件牽扯出 100 多位明星紛紛補交税款中,不知鄭爽在其中。如果去了,且現在的陰陽合同被查實,其面臨的重罰可能比某冰還嚴重,並且還將面臨多年的牢獄之災。
而其關聯的眾多其他明星藝人,同樣又將面臨怎樣的局面?
一大批更大更甜的瓜,正在快速成熟。
03
一場人性貪婪與監管制度的衝突
從 2002 年劉曉慶因為偷税漏税坐牢 422 天的歷史性轟動事件以來,人們一談起逃税漏税都第一時間反應到娛樂圈裏去。
並且這個圈也一直 “不負眾望”,每隔一段時間總會爆出令人震驚的偷逃税及洗錢問題。
娛樂圈之所以長久以來一直成為逃税的重災區,背後首先與這個產業的高收入、難監管等的屬性有關。
畢竟影視作品這東西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一千個看法,幾乎沒有標準去衡量片子質量好與不好,有人投幾百萬的小眾電影能獲得高分認可,也有人投十幾億最後還是避免淪為爛片,相對來説後者在近幾年甚至到了氾濫的程度。
雖然票房如何由市場説了算,但如果連票房數據都可以造假,這些作品又該如何去評判?
所以這個高投入、高產出,容易躲避監管的產業反而容易成為逃税、洗錢資本最喜歡的去處。
貪婪往往是是人的本性,如果一個明星片酬收入 1 億,對應扣税 4200 萬,從人性的角度來説,可能會天然有不想交這麼多出去的想法。
更可怕的,娛樂圈作為一個並非純靠演技和顏值的關係圈,如果一個演員在圈內不與其他人打成一片,做同樣的事情,即使是一起在做逃税漏税的行為,否則就很有可能會被視同異己被排除出圈,甚至被徹底抹殺前程。
這可説是這個行業的潛規則了。
這種情況下,幾乎很少有藝人能做到獨善其中。
當你在屋子裏發現第二隻大蟑螂的時候,你一定不會懷疑屋子很多地方看不見的角落裏,一定還會有更多的蟑螂。所以,某冰之後才過去 2 年就又爆出如此重大的鄭爽陰陽合同事件,説明這個圈子裏這樣的勾當不敢説氾濫,但一定很多。
對於監管來説,雖然如今有了更好的智能監控技術和更完善的法律犯規,但在貪婪的人性面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需要更多的措施來應對。
無論怎樣,新一輪娛樂圈風暴真的又要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