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一季度,VC/PE 收穫 105 個 IPO,平均回報率超 5 倍

2021 年 Q1,共計 150 家中國企業在 A 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 IPO,全球市場 IPO 數量規模同比上升
本文轉自 “東四十條資本”。

表 1 2021 年 Q1 VC/PE 機構 IPO 戰績一覽
核心發現
2021 年 Q1,共計 150 家中國企業在 A 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 IPO,全球市場 IPO 數量規模同比上升
VC/PE 機構 IPO 滲透率達 70%,IPO 賬面退出回報規模高達 3,981 億元,VC/PE 機構 IPO 賬面退出回報規模、平均賬面回報率大幅上漲
募資規模前十大 IPO 項目均在 30 億元以上,港股市場佔據前三席,當日市值前十大 IPO 項目均在 490 億元以上
第一部分 中國企業 IPO 分市場分析
2021 年 Q1,共計有 150 家中國企業在 A 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 IPO,募資總額 2066 億元;本月 IPO 募資規模 TOP5 企業依次為快手 (01024)、百度集團 (09888)、嗶哩嗶哩 (09626)、霧芯科技 (RLX)、塗鴉智能 (TUYA.US);IPO 集中行業為製造業、醫療健康、IT 及信息化、汽車行業、公用事業;IPO 集中地域為北京、上海、浙江、廣東、江蘇。(見圖 1)

圖 1 2021 年 Q1 月 IPO 概覽
全球市場中企 IPO 數量規模同比大幅上升
2021 年 Q1,共計 150 家中國企業在 A 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 IPO, IPO 數量同比上升 61.29%,環比下降 1.96%;募資總額 2066 億元,IPO 規模同比上升 1.16 倍,環比下降 24.41%。A 股市場—本季度內地成為全球資本市場中 IPO 數量最多市場,佔本季度全球 IPO 數量的 66.67%;港股市場—本季度香港成為全球資本市場中 IPO 募資規模最高的市場,佔本季度全球 IPO 規模的 50%;美股市場—本季度共有 19 家中國企業赴美掛牌上市。(見圖 2、表 2)

圖 2 2019 年 Q1-2021 年 Q1 全球市場中企 IPO 規模及數量

表 2 2021 年 Q1 各交易板塊 IPO 數量及規模統計
A 股市場新股發行節奏放緩
2021 年 Q1,共計 100 家中國企業在滬深兩市 IPO, IPO 數量同比上升 96.08%,且與上一季度持平;募資金額共計 761 億元,IPO 規模同比下降 2.56%,環比下降 33.36%。總體來看,隨着科創板和創業板註冊制的推行,雖審核趨緊,多家企業主動申請終止 IPO,一季度 IPO 數量依舊較去年同期翻番,A 股市場 IPO 節奏穩步加快。
3 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核通過科創板 IPO 註冊 23 家,中止及財報更新 58 家,終止審核 12 家,截至 3 月,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累計達到 251 家。(見圖 3、表 3)

圖 3 2019 年 Q1-2021 年 Q1 A 股市場中企 IPO 規模及數量

表 3 2021 年 Q1 中企 A 股市場募資 TOP5
港股市場 IPO 眾星齊聚
2021 年 Q1,有 31 家中國企業在香港 IPO,其中,僅 1 家於港交所創業板 IPO,IPO 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 1 家,環比下降 29.55%;募資金額共計 1026 億元,IPO 規模同比上升 7.92 倍,環比下降 22.27%。其中,不僅有備受關注的大額募資項目—快手,3 月更是迎來了百度集團、嗶哩嗶哩、汽車之家三大中概股迴歸,醫療健康類股亦表現亮眼,整體來看,第一季度港股 IPO 市場眾星齊聚。(見圖 4、表 4)

圖 4 2019 年 Q1-2021 年 Q1 港股市場中企 IPO 規模及數量

表 4 2021 年 Q1 中企港股市場募資 TOP5
美股市場中企 IPO 熱情高漲
2021 年 Q1,共 19 家中企在美國資本市場 IPO,IPO 數量同比增加 90%,環比增加 1.11 倍;募資金額共計 278 億元,IPO 規模同比上升 3.79 倍,環比上升 2.58%。整體看來,IPO 數量現近兩年來季度新高,中企赴美 IPO 熱情高漲,途虎養車、叮咚買菜和水滴籌、哈囉出行等互聯網科技企業亦均有赴美上市 IPO 消息傳出。(見圖 5、表 5)

圖 5 2019 年 Q1-2021 年 Q1 美股市場中企 IPO 規模及數量

表 5 2021 年 Q1 中企美股市場募資 TOP5
第二部分 中國企業 IPO 退出分析
VC/PE 機構 IPO 滲透率高達 70%
2021 年 Q1,共 105 傢俱有 VC/PE 背景的中企實現上市,VC/PE 機構 IPO 滲透率為 70%,其中,上交所科創板 VC/PE 機構 IPO 滲透率高達 94%,深交所創業板 VC/PE 機構 IPO 滲透率為 76%。第一季度整體賬面退出回報規模為 3981 億元,同比上升 2.20 倍,環比上升 70.42%;平均賬面回報率為 5.60 倍,同比上升 65.19%,環比上升 1.11 倍,其中,2 月份在快手推動下,高達 9.61 倍。(見圖 6、圖 7)

圖 6 2019 年 Q1-2021 年 Q1 VC/PE 機構 IPO 退出賬面回報

圖 7 2020 年 3 月-2021 年 3 月 VC/PE 機構 IPO 退出賬面回報
第三部分 中國企業 IPO 行業及地域分析
文化傳媒股 IPO 規模位居榜首
2021 年 Q1,文化傳媒、 製造業、醫療健康類公司 IPO 募資位居前三,佔據各行業募資總額的 56%,其中,文化傳媒類公司由於快手、嗶哩嗶哩的突出表現,成為本季度 IPO 規模最大行業;本季度製造業類公司共有 44 家企業 IPO,是本季度 IPO 數量最多的行業,醫療健康類公司 IPO 數量位居第二。(見圖 8、圖 9)

圖 8 2021 年 Q1 中企 IPO 規模行業分佈 (%)

圖 9 2021 年 Q1 中企 IPO 數量行業分佈 (家)
浙江地區 IPO 數量拔得頭籌
2021 年 Q1,浙江地區共計 26 家中企實現 IPO,IPO 數量位於首位,江蘇地區位居第二,北京、廣東並列第三;北京地區中企 IPO 規模達 929.40 億元,佔本季度 IPO 募資總額的 45%,位居首位,上海、浙江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見圖 10、表 6)

圖 10 2021 年 Q1 中企 IPO 數量及募資規模地區分佈
注:IPO 數量分佈比例 (左) 以及規模比例 (右) 相加總和均不為 “1” 系四捨五入所致

表 6 2021 年 Q1 中企 IPO 數量及募資規模地區分佈表
第四部分 中國企業 IPO 重點案例
2021 年 Q1,募資規模前十大 IPO 項目均在 30 億元以上,佔第一季度整體募資 53%,其中,港股市場佔據前三席。IPO 當日市值前十大 IPO 項目均在 490 億元以上,快手以 10,286.84 億元當日市值位居榜首。
中企 IPO 規模及當日市值 TOP10
下表為 2021 年 Q1 中企 IPO 募資規模 TOP10。(見表 7、表 8)

表 7 2021 年 Q1 中企 IPO 規模 TOP10

表 8 2021 年 Q1 中企 IPO 當日市值 TOP10
全球前十大 IPO 概覽
1、快手科技旗下產品快手是一個短視頻內容分享平台。2021 年 2 月 5 日,快手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一年多來全球募資規模最大的 IPO,同時也成為國內 “短視頻第一股”。
2、百度公司是一家綜合性的科技公司,主要業務為互聯網領取的高新技術開發和運用。2021 年 3 月 23 日,百度集團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是繼阿里巴巴、網易、京東之後,又一家重量級中概股回港上市。
3、嗶哩嗶哩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的視頻社區平台,提供大量豐富的內容以滿足年輕人多元的興趣。2021 年 3 月 29 日,嗶哩嗶哩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成為 2021 年第三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
4、悦刻科技公司是一家消費級電子霧化器品牌公司,主營業務是 RELX 悦刻品牌電子霧化器的研發、設計和銷售。2021 年 1 月 22 日,霧芯科技在紐交所上市,意味着 “中國電子煙品牌第一股” 誕生。
5、塗鴉智能公司是一家全球化 AI+IoT 雲平台服務的提供商,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物聯網的 PaaS 級解決方案。2021 年 3 月 18 日,塗鴉智能在紐交所上市,標誌着 “全球 IoT 雲平台第一股” 誕生。
6、北京昭衍新藥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藥物檢測及評價服務提供商,2021 年 2 月 26 日,昭衍新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港股迎來第四家 A+H 股上市的 CRO 企業。
7、知乎公司是我國首個知識類社區、中國最大在線問答社區,是一家中文互聯網的問答社區和創作者聚集的原創內容平台,2021 年 3 月 26 日,知乎在紐交所上市,成為我國 “知識社區第一股”。
8、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能源電池製造商,2021 年 1 月 18 日,天能股份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標誌着國內電動輕型車動力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正式登陸科創板。
9、重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業務主要包括公司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資金業務等。2021 年 2 月 5 日,重慶銀行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為西部首家 “A+H” 股城商行。
10、醫渡科技有限公司是醫療人工智能技術公司,提供以數據智能驅動的醫療創新解決方案。2021 年 1 月 15 日,醫渡科技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港股市場 “醫療 +AI” 第一股。
第五部分 政策熱點回顧
1 月 29 日,《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規範了首發企業現場檢查的基本要求、標準、流程以及後續處理工作,明確了檢查涉及單位和人員的權利義務,壓實了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並加強了對檢查人員的監督。
2 月 5 日,證監會發布《監管規則適用指引—關於申請首發上市企業股東信息披露》表示加強影子股東監管,IPO 申請前 12 個月的新股東鎖定期為 36 個月。
3 月 31 日,深交所發佈公告,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合併主板與中小板將於 4 月 6 日正式實施。深交所表示,2021 年 2 月 5 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深交所啓動合併主板與中小板 (以下簡稱兩板合併) 相關準備工作。
在中國證監會統籌指導下,深交所與市場各方一道,按照 “兩個統一、四個不變” 的總體思路,紮實開展各項工作,組織整合相關業務規則和監管運行模式,推動完成相關指數及基金產品適應性調整,順利實施技術系統改造,平穩推進發行上市安排,各項準備工作均已就緒。日前,經中國證監會同意,深交所發佈兩板合併業務通知及相關規則,明確合併實施後的相關安排,於 4 月 6 日正式實施兩板合併。
(智通財經編輯:李均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