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別擔心通脹,我們有工具來應對!

格隆匯
2021.04.21 06:2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參議員:我信你個鬼!

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斯科特曾於今年 3 月致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他警告説,美聯儲的低利率和債券購買計劃將迫使價格上漲,從而傷害美國家庭和企業。鮑威爾的回信於昨日(4 月 20 日)對外公佈。

整體來看,鮑威爾仍認為美聯儲對於應對通脹 “盡在掌控”,要點梳理如下:

1、美聯儲不會允許通脹大幅超過 2%,也不會允許通脹長時間超過 2%。“但我需要強調的是,我們致力於完成雙重目標,即就業最大化以及穩定物價。”

2、今年通脹率將小幅上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走強帶來的暫時性因素,美聯儲預計不會出現高通脹,但如果出現上世紀 70 年代那種壓力,“我們有工具來應對”。

3、美聯儲購買債券的速度 “與財政赤字的規模無關”,債券購買旨在保持寬鬆的金融狀況和市場運作。

鮑威爾此番回應,背後有何深意?

 

1、

 

當地時間 4 月 13 日,美國公佈了 3 月份 CPI 數據,預期同比增長 1.70%,實際同比增長 2.60%,創下 2018 年 8 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

時隔近兩年,通脹再次登上 2%。而實際上,美聯儲一直在努力提高通貨膨脹,目前並未打算放棄這個努力。波士頓聯儲主席羅森格倫上週在被問及加息時機時回答道:“我認為還要再過兩年,這才會變成更加重要的問題。” 

結合鮑威爾在信件中的回覆,便可見一斑。長期以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實行雙目標制度,除了將通脹目標設為長期平均維持在 2% 以外,第二目標則是鮑威爾此次強調的 “就業最大化”。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衡量通脹的標準其實並非 CPI,而是核心通脹數據——個人消費支出 PCE。根據 Forecasts 的預測,3 月份的核心 PCE 將大概率落在 1.589%~1.691% 的區間範圍內,並未達到美聯儲制定的長期通脹目標。

再來看看就業數據。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就表示,美聯儲會堅持等到勞動力參與率上升到一定水平,且通脹率維持在較高水平。然而,美聯儲對就業最大化的定義為:不對價格產生持續影響的最高就業率,這個目標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目標,比較模糊。

美聯儲最新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對長期失業率的預期為 4%,而目前失業率為 6%,遠不及 4% 水平。此外,最近三週初請失業金人數也在連續上升。

美國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

來源:Trading Economics

因此,不管是從通脹角度還是就業角度來看,美聯儲都大概率不會在短期內進行加息。

 

2、

 

隨着疫苗快速接種、美國財政擴張,美國經濟正在逐漸復甦。從經濟週期研究所 ECRI 的經濟領先指標來看,目前美國經濟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經濟逐步恢復,市場自然需要做好政策收緊的準備。但是,無論是鷹派成員羅森格倫,鴿派成員戴利,還是聯儲主席鮑威爾,對於加息都是同樣的看法——時候未到。那美聯儲該用何種工具來應對通脹呢?

上一輪收緊貨幣政策的週期中發生在次貸危機後的 2013 年,總結當時的貨幣政策操作可以發現,美聯儲在開始加息的前兩年就已經着手縮減 QE。

4 月 12 日,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表示,75% 的疫苗接種率是新冠疫情走向尾聲的信號,這將可能會是聯儲談論縮減購債的時候。截至 4 月 19 日,美國累計共接種超過 2.09 億劑疫苗,每日接種超過 300 萬劑,每百人接種量達到 62.61%。分各州看,紐約州(29.0%)、伊利諾伊州(25.6%)、加州(25.4%)等人口大區完成兩劑疫苗接種人口均大於 25%。

疫苗接種的進展,也許將是美聯儲貨幣政策操作的關鍵因素。目前來看,美國疫苗接種的速度是相對較快的,如果疫苗接種順利,6 月 16 日召開的聯儲議息會議或將成為決定縮減購債規模的窗口期。

 

3、

 

不過,參議院斯科特似乎並不滿意鮑威爾的回覆,他對媒體表示 “數據很清楚,通貨膨脹率正在上升,鮑威爾主席卻仍然無視這一日益嚴重的問題。” 他希望鮑威爾制定一項明確的計劃,以應對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並保護美國家庭。”

而此前《經濟學人》也刊文稱,在某種程度上,美聯儲必須告訴投資者它計劃如何應對通脹,因為其針對平均通脹的新政策仍然含糊不清,造成了不確定性。

我們並不能確定美聯儲是否如鮑威爾所説的,能夠對通脹如此 “掌控自如”。但是隨着美國經濟的復甦加快,美聯儲鴿聲嘹亮的機會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