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批評之後 特斯拉深夜道歉 “爭取讓車主滿意”!

華爾街見聞
2021.04.21 01:4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放下身段道歉的特斯拉或許能暫時平息輿論的怒氣,但人們更期待的是,維權訴求能夠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理,給市場一個令人信服的結果。

這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特斯拉車主維權事件有了新進展。

一度堅持 “不妥協” 的特斯拉態度大反轉,於 4 月 20 日深夜發文致歉。特斯拉在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就未能及時解決車主的問題深表歉意。

特斯拉表示:

為最大程度彌補車主的不適,以及對其用車體驗及生活等諸多方面的不利影響,我們始終願意盡最大努力與車主主動溝通,用最誠懇的態度尋求解決辦法,堅定履行負責到底的承諾。

特斯拉在聲明當中還表示:

特斯拉尊重並堅定服從政府各相關部門的決定,尊重消費者,遵守法律法規,堅決堅定地積極配合政府各相關部門的所有調查。我們已成立專門處理小組,專事專辦,努力在合規合法的情況下,盡全力的滿足車主訴求,爭取讓車主滿意。基於此次經歷,我們會努力吸取教訓,認真總結,在配合政府各相關部門調查的情況下,同時開展嚴格自查自糾,對自身不合理的、不符合服務準則的問題和服務流程進行梳理並整改,努力做到立查立改、即查即改,做到尊重消費者,尊重市場。

特斯拉微博回應全文如下:

對此,中紀委網站發文點評道:“相比於之前的幾次表態,特斯拉終於有了一些誠懇謙和的樣子。“中紀委文章表示:

中國市場歡迎企業前來投資發展,但對所有企業都一視同仁:必須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市場規則、尊重消費者權益。

……

法治要求理性,用老百姓的話説就是 “得講道理”,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應當認同基本的規範、道理,個人不能採取極端方式,企業也不能 “一直拖着不解決或自己當裁判員” 傲慢不講理

事件回放

這兩天,上海車展上特斯拉女車主 “車頂維權” 事件持續發酵,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4 月 19 日,第十九屆上海車展開幕當天,兩名女子出現在特斯拉汽車展台前,身穿印有 “剎車失靈” 的 T 恤,其中一名女子爬到特斯拉展車車頂,高呼:“特斯拉剎車失靈”,後來該女子被工作人員帶走。

現場照片和視頻在社交媒體迅速傳播,特斯拉也就此被推上風口浪尖。這件事情也引發了警方關注。4 月 20 日早上,上海警方通報 “有人在上海車展一展台內鬧事”:張某被處以行政拘留五日。

強硬對峙

4 月 19 日下午,特斯拉官方發佈微博稱:“由於車主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檢測,並強烈拒絕我們提出的所有方案,所以相關事宜只能持續溝通。”

當天下午,特斯拉公司副總裁陶琳在介紹媒體採訪中表示,“近期的負面都是她貢獻的”、“我們沒有辦法妥協,就是一個新產品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我們自己的調研顯示,90% 的客户都願意再次選擇特斯拉”。

特斯拉在 4 月 19 日深夜再發微博稱:

“如果是特斯拉產品的問題,特斯拉一定堅決負責到底,該賠的賠、該罰的罰。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同樣是我們的態度。”

參與該事件的其中一名特斯拉車主也發微博道歉,稱 “採用了錯誤的方式,給在場所有人員道歉”,同時稱 “我們也決不妥協,可以的話,互上證據”。

雙方針尖對麥芒,僵持不下。而特斯拉頭疼的不僅僅是中國車主 “車頂維權”,此前美國剛剛發生一起致命車禍,一輛特斯拉 Model S 型汽車突然撞到路邊的大樹引起爆燃,造成車內兩人死亡。美國監管已經對這起事故展開調查。

雙重負面夾擊之下,週一,特斯拉盤中一度跌超 6.5%,最終收跌 3.4%,市值蒸發 241 億美元。最新的道歉聲明也未能挽回資本市場的信心,週二特斯拉盤中衝高回落,收盤微漲 0.61%。

輿論發酵

在這起事件中,維權車主和特斯拉雙方各執一詞。車主聲稱自己買的特斯拉存在 “剎車失靈” 問題;特斯拉則表示該車主 “曾因超速違章發生碰撞事故,而後以產品質量為由堅持要求退車”。

事情真相如何有待進一步深入調查,但特斯拉應對這起事情的強硬態度引發了眾多不滿,輿論指責其 “傲慢甩鍋 “、 “店大欺客”。

新華社在《誰給了特斯拉 “不妥協” 的底氣》一文中表示,特斯拉高管傲慢的回應,幾乎讓人感受不到解決問題的誠意:

誠然,極端維權方式不值得鼓勵,但正如一些網民所説:如果消費者能順暢維權,誰會冒險站在車頂維權?當然,無論是涉事企業還是消費者,都要在法治框架內表達訴求,既不能鼓勵維權者 “一鬧就靈”,也不該讓人覺得企業方 “店大欺客”。如果車企不能提供質量過硬的產品和良好的售後服務,不能保障消費者安全行駛,甚至惡意猜測維權者的動機,可能會砸了自己的招牌。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 微信公眾號也發文指出:

不論是否妥協,特斯拉都必須面對中國客户的拷問:明知隱患卻置若罔聞,企圖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 “碰碰拉” 繼續在路上當 “隱形殺手”,無視公共安全風險,不在乎 “賺中國人錢、撞中國人命”,試問企業的責任和擔當何在!

維權頻發

這並非特斯拉頭第一次遭到車主維權。據央視新聞整理,今年以來,僅僅 4 個多月的時間,特斯拉就發生了多起事故:

1 月 4 日,山東臨沂一輛特斯拉衝進廁所,將洗手枱撞壞。司機表示失控原因是踩不動剎車。 特斯拉回應臨沂事件:車輛未見異常。

3 月 11 日,海南海口一名特斯拉車主蒙先生稱,在停車場停車時,車輛在連續踩剎車的情況下無法停下,導致撞上護欄。 特斯拉回應海口事件:車輛工作正常,未發生故障,事故原因是地面濕滑,車主踩下制動踏板時幅度較輕。

4 月 11 日,上海的特斯拉車主劉先生稱,車子在車庫拐彎時突然剎車失靈,直至撞到牆面後才逼停。 特斯拉回應上海事件:工作人員稱,初步調查結果是因地面摩擦力太低,導致 ABS 啓動有滑行。

放下身段道歉的特斯拉或許能暫時平息輿論的怒氣,但人們更期待的是,維權訴求能夠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理,給市場一個令人信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