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造車,小米下一個十年的新故事還有什麼?

華爾街見聞
2021.03.31 00:54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這次春季發佈會上,小米還一口氣發佈了小米 11 Pro、小米 11 Ultra 以及小米 MIX FOLD、小米筆記本 Pro 系列等多款產品,並更換了新 logo;全系列產品衝擊高端,成為小米新故事的重要構成。

作者 | 於惠如 編輯 | 羅麗娟

雷軍耗時 4 小時,分上下兩場,為小米下個十年講述新故事。

3 月 30 日晚上 19 點 30 分,主題為 “生生不息” 的小米發佈會下半場準時開始。這場發佈會因為小米要講的 “新故事”——造車而備受關注。

前一天發佈會開始,雷軍的聲音有些沙啞。計劃中,原本要開 4 個小時的發佈會因為雷軍感冒加發布內容時長,不得不分為兩天進行。

上半場發佈會,小米發佈了三款手機(小米 11Pro、小米 11Ultra、小米 11 青春版)、一款手環和一款路由器五款產品。雷軍介紹,小米 11 Pro 和小米 11 Ultra 的設計目標是 “安卓機皇” 和 “安卓之光”。

下半場發佈會開始的前一個多小時,雷軍和小米的高管分別介紹了新 logo、智能家居新產品,Mix Fold 摺疊手機、高端筆記本電腦小米筆記本 pro 15,以及第二款自研芯片澎湃 C1。

發佈會壓軸部分,雷軍説,小米又將迎接一次新的蜕變——造車。

過去一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在中國市場,頭部廠商之間的存量競爭越發激烈,市場面臨巨大挑戰。過去一年,也是小米的關鍵之年,小米在成立十週年之際手機銷量重回全球前三。

發佈會結束之後,他就要帶領小米趕赴新的征程。要贏得下一個十年,小米還需要更多新故事。

小米摺疊屏手機 MIX 搭載自研 C1 芯片迴歸

時隔兩年,小米 MIX 系列隨着小米官方的一句 “I’m coming back” 重返江湖。3 月 30 日的發佈會上,雷軍為 MIX FOLD 揭開面紗。

“這可能是目前性能最強悍的摺疊屏手機。” 雷軍將 MIX FOLD 定義為首款摺疊屏手機,定位超高端市場。

“去年十週年演講時,我談到小米的三大鐵律:技術為本、性價比為綱,做最酷的產品。” 雷軍説。

從各種參數來看,售價僅有 9999 元的 MIX FOLD 的確符合小米 “最酷產品” 的理念。“用超大 8.01 英寸內折 2K+ 分辨率柔性屏幕,外屏為 6.52 英寸,搭載自主研發的澎湃 C1 專業影像處理器,全球首發手機液態鏡頭,配備四揚聲器 3D 全景聲系統,擁有 5020mAh 摺疊屏手機最大電池,支持 67W 有線快充。”

“酷” 是雷軍很在乎的評價。2014 年前後,網友評價 “小米產品不再酷”,為了化解這個尷尬局面。後來被雷軍冠名 “吹響了小米逆轉的衝鋒號” 的小米 MIX 在 2014 年正式立項。

2016 年 10 月,在小米 Note2 的發佈會尾聲,小米 MIX 作為 One more thing 登場。當時,MIX 攬下了小米手機最多的讚譽,也承受了最多的質疑。

小米 MIX 據官方定義,是來自未來的產品,並以多項 “黑科技” 來秀肌肉。例如當時該款手機最吸引眼球的是其超高屏佔比的屏幕,相比一般手機 70% 的屏佔比,小米 MIX 做到了 91.3%,同時被安裝在下巴的前攝像頭也為深度定製,其體積僅有普通相機的 50%。

但小米 MIX 第一代產品發佈時,備受市場質疑,產品良品率只能做到 5%,而且成本極高。一個陶瓷後殼的平均成本就達 1300 元人民幣,這在手機行業看來,遠達不到可以推向的市場階段。

在此後的一次媒體採訪中,雷軍並沒有否認對小米 MIX 嘗試的心態,並承認最初沒準備量產,直到團隊告知成本價可以做到 4000 元時才決定上市。

在小米十週年演講上,雷軍評價小米 MIX 的發佈是,讓外界看到了小米的巨大創新能力,這種能力震撼了全球,也震撼了整個產業,吹響了小米逆轉的衝鋒號。

實際上,與前幾款小米 MIX 產品相比,也許小米 MIX FOLD 更稱得上是黑科技、更酷的產品。

據雷軍介紹,定價為 9999 元起的小米 MIX FOLD 率先搭載了小米獨立自主研發的澎湃 C1 專業影像芯片,並全部由小米在亦莊的智能工廠生產。

澎湃 C1 具有高性能、低 CPU 和內存佔用特性,在 3A 算法、暗光對焦能力和畫質上進行提升,更夠帶來更準確的自動白平衡、自動對焦、自動曝光和成像質量。

在雷軍看來,澎湃 C1 是小米影相的里程碑,承載了小米更大的夢想。

事實上,在小米自研 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 圖像信號處理)之前,一直採用高通的芯片,因為後者芯片的更新速度慢從而限制了小米在影像上的更新速度。為此,7 年前,小米開始籌備 “自研芯片”。同年,松果電子成立,作為小米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芯片研發。

2017 年 2 月,小米正式對外宣佈進入芯片領域,首批芯片採用八核架構,命名為 “澎湃 S1”,已經順利量產並搭載於同時發佈的小米新款旗艦拍照手機小米 5C。

但澎湃 S1 市場表現平平,S2 難產,此後小米在芯片上並未更多消息,一度讓外界以為,小米的芯片計劃已被拋棄。

2019 年 4 月,小米宣佈松果重組,部分團隊分拆組建新公司南京大魚半導體,並獨立融資。重組後,大魚半導體將專注於半導體領域的 AI、IoT 芯片與解決方案的技術研發,而松果將繼續專注手機 SoC 芯片和 AI 芯片研發。

“小米的芯片之路已經走過了 7 年,歷經了重重困難,但我們的腳步從沒有停止過。澎湃 C1 芯片是小米新十年裏芯片之路邁出的第一步,這條路很漫長,但我們從來不缺耐心和毅力。” 雷軍説。

小米內部認為,澎湃芯片的迴歸受益於小米過去幾年持續的研發投入。今後,小米變稱還將繼續加大在研發上的投入。“2021 年研發投入將增加 30%。”

補全高端產品線

去年年初,雷軍在小米 10 發佈會上喊出 “全力衝擊高端市場” 的口號,並史無前例的將小米數字系列衝上了 5000 檔。為快速佔領市場,更是在同一年發佈了小米 11,並表決心:“在衝擊高端市場的路上,小米會一往無前。”

“小米去年初步站穩高端手機市場,今年要繼續突破。” 雷軍在發佈會上説。

財報顯示,2020 年,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 1.46 億台,同比增長 17.5%。小米中國大陸定價在人民幣 3000 元或以上及境外定價在 300 歐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機全球銷量約 1000 萬台。

此外,受益於中高端產品銷量持續上升,小米的智能手機 ASP 穩步提升,2020 年同比增長 6.1% 至 1040 元,第四季度則同比增長 6.8% 至 1009 元。

在小米這場發佈會之前,vivo、OPPO、一加紛紛在新品發佈會上表示要衝擊高端市場。今年年初,完成與華為切割的榮耀也在其第一場新品發佈會上也提到要做自己的 P 和 Mate 級產品。

第三方市場機構 Strategy Analytics 中國高級終端分析師吳怡雯此前分析認為,高端產品線的利潤率更高,而且高端產品線的成功可以正向促進整體產品線的銷售。因而,高端市場被各家手機廠商視為必須搶佔的戰略制高點。

除了手機,雷軍宣佈小米在持續向高端終極的過程中,下一個目標是衝擊高端筆記本市場。

在接近一年沒有更新產品的小米筆記本,這次大會上推出了高端產品小米筆記本 Pro 15。

根據產品介紹,此次最核心的升級是屏幕,其分辨率升級為 3.5K,PPI 達到了 261,擁有超 764 萬像素點,是普通 FHD 屏的 3.6 倍,屏佔比也達到了 93%。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筆記本 Pro 此次採用了 E4 OLED 屏幕,這塊屏幕獲得了 VESA 國際視頻電子標準協會筆記本行業的最高認證。而這種屏幕材質通常都用於萬元以上的筆記本。

小米筆記本 Pro 搭載了小愛同學,支持 MIUI+,便於手機電腦進行跨屏協同操作。另外,在機身上採用了 170 號陶瓷噴砂,讓整機質感更好。

“這次,我們的筆記本產品是通過手機級高端工藝生產的。” 雷軍説。

除了手機、電腦,小米此次還發布了不少 AIoT 產品線,包括空調、掃拖機器人和加濕器等。

可以説,這次發佈會,不僅僅是小米手機站穩高端市場的 “正名之戰”,更是小米意欲補齊電腦、IoT 等全系高端產品線的宣言。

小米新故事:造車

下半場發佈會一開場,雷軍就宣佈:將採用新的 logo 來迎接小米新的十年。

新 logo 的設計者正是全球知名設計師原研哉,其與小米團隊歷時 3 年打造了小米的新 logo。

在談及設計理念時,原研哉認為,科技越是進化,就越接近生命的形態,因此人類與科技是不斷接近的。因而,原研哉提出了 “Alive” 這一設計理念,並融入東方哲學的思考。從 “科技與生命的關係” 出發,設計了全新 logo。

在雷軍向觀眾解釋新 logo 的內涵時,位於北京西二旗的小米移動互聯網產業園的 logo 被正式更換。

這或許是小米新十年的開始。

在這場發佈會尾聲,雷軍宣佈了小米新十年的另一個重大決定——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

“在過去 75 天裏,經歷了 85 場業內拜訪溝通、200 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 次管理層內部討論會,兩次正式的董事會。今天,我們終於迎來了小米史上的最重大的決定:小米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市場。” 雷軍宣佈,將親自帶隊,完成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

未來十年,小米將投入 100 億美元,首期投入 100 億元人民幣在電動汽車項目。

這個決定也被雷軍視為,繼金山當 CEO、轉型做天使投資人、親自接管小米手機部之後的人生第四次重大蜕變。

今年 1 月 15 日,小米開始調研電動車項目。

“這個決策對今天的小米來説,實在太重要了。” 雷軍説,小米非常清楚汽車行業的風險,百億級的投資,三五年才能見效。這對小米不是一個小的風險,但十年創業的小米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

距離這場發佈會開始還有兩個半小時,小米公告宣佈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的消息。隨後,小米在微博上做了一個關於造車的調查,結果有超過 95% 的網友支持小米造車。

雷軍和小米的底氣來自 1 萬多人的研發團隊、穩健增長的全球第三手機業務、最好的智能生態,以及 1080 億元的現金儲備。

在雷軍看來,無論是從程序員到管理者、從創業者到投資人,還是從互聯網到硬件,都是認知結構和人生閲歷的巨大翻新。

“這幾次重大的蜕變,有的是被動的應變,有的是主動的選擇。但無論哪一種,都需要無畏的勇氣、堅定的意志、超強的學習能力,和對抗巨大痛苦的韌性。” 發佈會現場,雷軍情緒稍顯激動,一度哽咽。

對於造車這個新故事,雷軍稱只要米粉願意等,他就有自信、敬畏和耐心去造。“我願意壓上人生所有的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