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拿下支付牌照!微信、支付寶又迎來一個新對手

金融界
2021.03.28 04:5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隨着華為的入局,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兩大巨頭也許就將多一個新的對手 ... 今年 2 月,據自媒體支付百科消息稱,華為收購訊聯智付獲得支付牌照 ... 央行官網信息顯示,2014 年 7 月,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獲得支付牌照,業務類型為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覆蓋範圍為全國。

移動支付行業迎來一個新 “玩家”。天眼查顯示,華為通過收購訊聯智付 100% 股權,拿到支付牌照。

隨着華為的入局,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兩大巨頭也許就將多一個新的對手。

華為拿下支付牌照

華為進入移動支付領域的消息得到證實。今年 2 月,據自媒體支付百科消息稱,華為收購訊聯智付獲得支付牌照。

天眼查顯示,近日,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上海沃芮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從股東中退出,新增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為股東,持股比例 100%。

資料顯示,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成立於 2013 年 6 月,註冊資本 2 億元,法定代表人為王關榮。公司經營範圍含電子支付,互聯網支付,計算機技術服務,數據庫及計算機網絡服務,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業務、信息服務業務等。

央行官網信息顯示,2014 年 7 月,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獲得支付牌照,業務類型為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覆蓋範圍為全國。最新信息顯示,目前業務類型僅為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有效期至 2024 年 7 月。

來源:央行官網

訊聯智付最早為中興旗下公司,2016 年 8 月,中興通訊(行情000063,診股) 全資子公司中興軟件以 3.825 億元的轉讓價向證通股份旗下上海沃芮歐出售訊聯智付 90% 股權;2018 年 1 月,訊聯智付成為上海沃芮歐全資子公司。

實際上,華為早已在移動支付領域有所佈局。據報道,2016 年 8 月,中國銀聯聯合華為與中國工商銀行(行情601398,診股)、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行情601328,診股) 等 20 餘家商業銀行舉行合作發佈會,宣佈銀聯 “雲閃付” 全面支持 Huawei Pay,銀聯雲閃付涵蓋了 NFC 等各類支付創新技術應用。

但公開報道顯示,早在 2016 年,華為消費業務雲服務部前總裁蘇傑曾表示,華為不會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華為會立足、聚焦技術,為整個支付行業提供最安全的底層解決方案。

手機行業分析師孫琦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稱,華為在國內有兩億多手機用户基礎,這是華為進入移動支付市場的優勢。

巨頭紛紛入場

挑戰微信支付和支付寶

國內手機廠商中,除了華為外,小米早已持有支付牌照。天眼查顯示,早在 2016 年 1 月,小米收購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 65% 股權。2019 年,捷付睿通成為小米系全資控股公司。央行官網信息顯示,捷付睿通是 2011 年 8 月獲得支付牌照的,現在的業務類型包括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有效期至 2021 年 8 月。

移動支付已成為消費者使用的重要支付方式之一,這也吸引着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入局。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診股) 研報顯示,2020 年有 74% 的用户每天都使用移動支付。移動支付的小額支付特徵日益顯著,單筆支付金額在 100 元以下的佔比 38.4%。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認為,雖然蘋果、華為等廠商在手機終端有自己的錢包,但還存在侷限。目前在第三方移動支付領域,微信和支付寶具有絕對優勢。華為通過收購拿下支付牌照,是在佈局未來。由於華為現在是國內最大的智能手錶廠商,未來這一領域的市場有想象空間。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2020 年移動支付用户問卷調查報告》顯示,2020 年分別有 92.7%、91.0% 和 74.9% 的用户使用了微信支付、支付寶和銀聯雲閃付。2020 年 3 月,國信證券(行情002736,診股) 發佈研報指出,移動支付的產業鏈包括賬户機構、清算機構、支付機構和收單服務商四個環節。其中,支付機構環節格局清晰,集中度較高,兩大巨頭微信支付及支付寶的合計市佔率已連續 4 年超過 90%。

國信證券指出,多個互聯網巨頭已獲得互聯網支付牌照,但受限於用户數及使用場景,尚不能大規模推廣。目前具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互聯網巨頭包括阿里、騰訊、網易、蘇寧、京東、百度、新浪、美團、唯品會等,拼多多已間接通過收購方式獲得牌照。

此外,2020 年,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旗下公司通過收購拿下支付牌照。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診股) 認為,從監管的角度,支付產業數字化發展雖然具有融合性、智能化等特徵,但必須堅守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