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怕通脹的美聯儲,本身就很可怕

在分析人士看來,如果市場失去信心,美國長債收益率將更快上升,美元下跌,最依賴股市的成長股,比如特斯拉,將遭受重創。
美聯儲花了 40 年時間擺脱了對通脹的恐懼,甚至開始對一定程度的通脹表示歡迎。如今,市場也開始慢慢意識到這種轉變的意義。
美聯儲無懼通脹
美聯儲的重點目標不斷地從通脹任務向充分就業轉移,現在,美聯儲已將 2% 的通脹率作為其政策取向的重要閥值。
上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強調了最後的兩個步驟:一是關注通脹的實際狀況,而不是擔心通脹的預期狀況;二是明確表示,他並不會因當前股市的波動和最近美債收益率的上漲而感到不安。
談論通脹是一回事,真實的通脹則是另一回事。美聯儲參考的是實際通脹率,當實際通貨膨脹 “實質性且持續超過 2% 目標”,而不是 “預期將超過 2%” 時,美聯儲才會開啓緊縮政策。
在鮑威爾看來,當前通脹預期的快速走高是受到低基數效應和供給瓶頸的短期因素影響,因此不足為懼。
美聯儲的政策制定者一直強調,實現充分就業對社會上的邊緣羣體幫助最大。反過來説,通過推高失業率來限制通脹對這一羣體的打擊可能最大。
從政治上講,這使得貨幣收緊政策變得更加困難。
法國基金管理公司 Amundi Asset Management 首席投資官 Blanqué指出,還有更多的問題導致通貨膨脹率上升。
比如日益加劇的國際競爭、對防護設備和疫苗的出口限制、以及即使推高成本,也要鼓勵企業和政府建立安全的本土供應鏈。
投資者的恐慌
Blanqué表示,雖然嚴重的通貨膨脹不太可能發生,但相較於過去,現在發生的幾率更大。
現在就業市場要比 1970 年代靈活得多,這使工資價格螺旋上升變得困難,而國際上的競爭,也限制了公司抬高價格的能力。
不過,正如鮑威爾上週指出的那樣,由於一年前價格急劇下跌,通貨膨脹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內進一步飆升。
再加上美聯儲對低利率的承諾和接下來的財政刺激計劃,市場仍對物價上漲感到擔憂。
在投資者看來,美聯儲會容忍拜登政府 1.9 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帶來的一些短期通脹,但從長期來看,美聯儲將重申對通脹的控制,否則通脹將不會自行消失。
美國銀行最新的基金經理調查結果顯示,通脹及其可能引發的 “縮減恐慌” 成為投資者提心吊膽的首要風險。
經濟學家 Dario Perkins 表示:“投資者已為通脹恐慌做好了準備。”
投資者開始拋售美國國債、拋售高評級債券和成長股、購買對經濟敏感的低價週期性股票、購買大宗商品和垃圾債券。
投資者風格偏好的改變也反應在市場整體的漲跌。比如上週四,標普 500 指數受成長股的大幅拖累,但其低價股和週期性股票的跌幅較小,銀行股更是上漲。
不過,美國國債的價格顯然沒有反映出匯率機制的永久變動。即使在上週大幅上漲之後,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仍只有 1.7% 左右,長期債券市場的通脹預期也保持穩定。
這表明投資者基本上接受了鮑威爾的主張,認為價格在短暫的上漲之後,美聯儲將願意維護其獨立性,並控制住通脹。
在分析人士看來,如果市場失去信心,美國長債收益率將更快上升,美元下跌,最依賴股市的成長股,比如特斯拉,將遭受重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