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券商策略:市場迴歸價值安全線 ,提前佈局通脹預期拐點

後市市場具體如何演繹?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匯總。
上週 A 股繼續上演殺估值行情,電力、燃氣、軍工、環保等順週期板塊持續走強,化纖、能源汽車等分化走弱。港股上週受國內權重股波動影響,恒指、國指、科技指數全周大幅波動,按周均錄小幅回升。上週五美聯儲宣佈不再延長本月末到期的補充槓桿率豁免期限,短期或會加大市場資金面壓力。
週末影響市場的重要資訊又有哪些呢?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結束;央行行長易綱表示,用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易會滿重磅發聲,談 A 股波動、註冊制、IPO 排隊現象、美債收益率、購買基金……
後市市場具體如何演繹?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匯總。
1. 開源證券:市場迴歸價值安全線 階段性企穩已有可能
A 股春節之後出現了明顯的調整,尤其是核心資產。在深度調整之後,當下市場的定價邏輯明顯交回到絕對收益者手中,價值的安全線開始成為重要參考。從部分核心估值指標與預期收益率角度看,各大寬基指數定價矛盾已階段性緩和且年內預期收益率轉正;從交易指標看:我們用來衡量 “抱團” 風險的指標已經回落至 2020 年 Q3 水平,而 A 股部分資產已經開始得到部分長期投資者的認可。有理由相信 “持幣” 的絕對必要性在階段性下降,投資者已經可以專注於結構性機會的挖掘。
策略上,聚焦價值迴歸,積極佈局。價值迴歸將從兩個路徑演繹:基於 ROE 的價值修復和產能週期中的成長性迴歸,我們推薦的板塊有:鋼鐵、鋁、銀行、房地產、建築、煤炭、公路、旅遊(景點,酒店)。值得注意的是,當下部分機械設備、化工(純鹼、PVC、鈦白粉)以及 TMT 板塊的中小市值標的應該被納入投資組合中。
2. 廣發證券:微觀結構修正進入第二階段 建議 “避鬧取靜”
A 股漂亮 150 的估值向下修復至均值 +1 倍標準差,微觀結構的修正由階段一的 “估值消化” 進入階段二的 “負反饋”,可見公募基金的淨值散點較 1 月由聚攏走向 3 月的發散與均衡。但我們建議短期依然 “避鬧取靜”,微觀結構的部分指標出現好轉但仍難言有效消化;從高低估值的修復距離來看與歷史規律仍有空間。
“碳中和” 恰逢其時,產能利用率高位下不可低估供給收縮帶來的價格彈性。繼續關注 “人少 + 邏輯改善” 的方向:1. “漲價” 主線的順週期(有色金屬/化工);2. 景氣拐點確認的低估低配大金融(銀行、保險);3. 主題關注 “碳中和” 供給收縮順週期(鋼鐵/水泥/電解鋁)。
3. 國泰君安:結構性高估值仍需時間消化 尋找被低估的價值
相對而言,市場當前的矛盾更多的集中於結構性估值矛盾(中證 100、滬深 300 與創業板指估值分位較高),而非整體(而更寬基的中證 500 估值尚且不高),在短期快速的殺估值後市場有望重回震盪。但是,市場微觀結構的優化以及投資模式的轉換並非一蹴而就,估值消化待時日。
因此,當下超額收益創造的最優解在於突出邊際,尋找改善超預期,定價上過去被遺忘但具有估值修復能力的資產,過去市場聚焦於大市值龍頭白馬,我們認為需要從更廣泛的角度去尋找投資機會,比如中盤藍籌或小市值白馬。
4. 中信證券:A 股正處於存量資金博弈的平靜期 提前佈局通脹預期拐點
市場將經歷海外基本面預期的下修和流動性預期上修,通脹預期和美債收益率的拐點最終凝聚配置共識。交易層面,從公募基金配置結構再平衡的角度,當前機構顯著低配的行業短期仍將受益於 “填倉位” 行情,如電力及公用事業、商貿零售、紡織服裝、鋼鐵和建築。同時,建議緊扣通脹預期和美債收益率趨勢,把握配置節奏,建議提前佈局通脹預期拐點。
5. 海通證券:牛市沒結束 調整後市場延續之前風格
牛市沒結束,這次下跌是牛市回撤。2 月 18 日以來的市場調整,讓不少投資者擔心本輪牛市已走到盡頭,我們認為牛市何時結束關鍵是要看牛市的邏輯有沒有被破壞,當前牛市並未結束。
市場經歷這次回撤,風格和結構階段性再平衡後,還會延續前期風格,背後的原因是 21 年滬深 300 利潤水平將優於中證 1000,當前中國正處存量經濟時代,經濟追求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各行業集中度均處在不斷提高過程之中,因此整體看中大市值公司盈利水平更優,但今年不會像去年那樣極致。去年在疫情衝擊下,超大市值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更強、盈利相對更優,21 年隨着疫情得到控制、經濟逐漸步入正軌,中大市值公司業績也恢復,市場結構將會更加均衡。
6. 招商證券:中小价值佔優意味着市場缺乏指數型機會 市場風格從尋找β到尋找個股α
春節以來,A 股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調整,而唯獨小盤價值上漲。小盤價值佔優一般都出現在經濟加速上行而利率也同時加速上行,投資者需要尋找高增速的標的對沖利率上行帶來的估值壓力,PEG≤1 成為投資者重要的選股參考指標。同時,中小价值佔優的環境往往意味着市場缺乏指數型機會,但也不是熊市,市場風格從尋找β到尋找個股α。投資者需要更加看重公司的邊際改善和年內業績超預期的可能性,接受一定程度的不完美。
從行業屬性角度,以全球經濟復甦作為選股方向成為重要方向,全球需求導向中國優勢製造業,兼具製造和漲價屬性的製造業,涉及行業家電、家居、消費類建材、元器件、通信設備、化工、機械、電新等等。除此之外,碳中和碳達峯也是值得挖掘的選股方向。
7. 安信證券:弱勢反覆,伺機而動
本週市場先延續上週的温和反彈趨勢,但週五投資者對美債收益率上行、新興市場加息、中美關係等外部因素擔憂上升,市場再次顯著調整。對此,A 股市場的內因是第一位的,如果市場估值修正至疫情前水平或者説和盈利增長更為匹配時,預計市場對外部利空因素的敏感度將顯著降低。
總的來説,當前行業重點關注:銀行、房地產、化工、有色、家電家居、醫藥、食品飲料、軍工等。主題關注:碳中和等。
8. 天風證券:建議 3 月大類資產整體倉位降至標配或低配
春節前流動性有所緩解,高估值繼續躁動,市場 “以大為美” 的投資偏好被髮揮到了極致。但是春節後,美債利率快速上行觸發全球高估值資產調整,萬得全 A 回吐了 2 月至春節的全部漲幅。價值股漲幅靠前;高估值成長消費表現靠後。
9. 國盛證券:市場將迎來修復窗口 當前價格比時間更重要
市場在當前點位,已經包含了國內通脹上行導致貨幣政策收緊、美債利率大幅上行乃至全球流動性收緊等多重擔憂和悲觀預期。但事實上:當前全球共振式復甦下,國內企業盈利仍在持續修復上行。國內 PMI 指數已連續 12 個月維持在枯榮線上,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速也連續 4 月回升。國內經濟仍在持續復甦。此外,國內仍處於通脹上行初期,貨幣政策也仍未出現顯著收緊的信號。並且,在政策不會急轉彎的前提下,未來也很難看到系統性的變化。因此,市場悲觀預期將被逐步修復。建議在調整中,精選長期景氣向上、估值已來到合理中樞的板塊。
投資策略:沿着三條戰線積極參與跨年行情。1、全球共振復甦、利率階段性上行下的銀行保險、化工、有色等板塊。2、政策預期較高、長期景氣向好的新能源、半導體、“碳中和” 等板塊。3、港股 “明明白白” 牛市繼續,積極配置港股科技巨頭和價值龍頭。
10. 海通策略:市場風格短期搖擺 調整結束後會延續前期風格
1、2 月 18 日以來市場下跌類似 07Q1、14Q4,屬於牛市中後期的回撤。2、借鑑歷史,這個階段盤面冰火兩重天,市場風格短期搖擺,調整結束後會延續前期風格。3、調整需要時間消化,未來市場重新向上有望由智能製造引領,大眾消費跟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