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脹:什麼都短缺,什麼都在漲價

華爾街見聞
2021.03.21 07:2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高盛認為,隨着運輸瓶頸的解決以及價格趨穩,供應鏈因素對通脹的影響已經見頂。

對美國目前通脹毫不擔憂的美聯儲在週三的新聞發佈會上再次重申 “鴿派” 觀點。

鮑威爾表示,美國通脹只是 “暫時的”,幾年後美國通貨膨脹率將恢復正常,並預計在 2023 年之前,美聯儲的利率仍將為零。

鮑威爾極力撇清外界對美國通脹失控的 “指責”,他認為價格上漲的原因來自需求,並將目前 “通貨膨脹” 的形勢歸因於貿易摩擦,新冠疫情等因素帶來的供應鏈中斷。

如今,美國供應鏈的真實情況是:什麼都短缺,什麼都在漲價。

高盛認為,儘管供應鏈和物流方面的挑戰將持續存在,並且運輸成本將在 2022 年初之前保持高位,這會對今年年底之前的消費者價格水平構成壓力,但隨着運輸瓶頸的解決以及價格趨穩,該因素對通脹的影響已經見頂。

供應鏈 “崩潰” 對生產產生負面影響,並導致價格大幅上漲

美國供應鏈問題的嚴重性,已讓美聯儲在過去幾個月裏做了幾項地區性商業調查。大多數製造企業報告説,供應鏈中斷目前對生產產生了負面影響。

此外,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調查顯示,38% 的企業表示,供應商延誤程度為中度至嚴重。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的受訪者中,有 49% 的企業表示,供應商中斷大幅提高了投入價格。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調查顯示,59% 的受訪者表示,由於供應鏈中斷,他們找到了新的供應商,58% 的人已經開始增加額外庫存。

需求復甦和運輸問題是根源

高盛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總結了美國供應鏈 “崩潰” 的原因。

在深入研究後,高盛指出,儘管供應短缺影響了各種各樣的產品,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根源是相同的:

首先,由於需求復甦速度快於預期,製造商措手不及,沒有提前訂購足夠的材料來滿足生產需求。

第二,在運輸服務受到新冠疫情的限制下,貨物需求增加,導致集裝箱供應不足,西海岸港口出現擁堵問題,導致航運長時間延誤。

基於此,高盛表示,即使當前的通貨膨脹正如美聯儲所説的那樣,確實是 “暫時性的”,但通貨膨脹將在 2021 年下半年扭轉幾乎沒有可能。

家庭對商品需求繼續增加,新冠疫情繼續對運輸服務施壓,這種情況直到美國廣泛接種疫苗及其貿易伙伴使商品需求和供應正常化才會有所緩解。

不過,高盛和美聯儲預計,供應限制將對價格構成上行壓力,但對實體經濟活動的影響較小。

因為此輪的供應挑戰主要是由運輸驅動,而非生產限制,一些生產商開始通過空運代替海運,或開始通過其他港口重新進口。

油價上漲對消費者價格的影響可能不大

高盛表示,轉換運輸方式可能會導致價格再次出現反常上漲。

比如,從中國到美國的運輸成本比去年增加了大約兩倍。製造商可能會把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從而給消費者價格帶來上行壓力。

不過,高盛分析指出,與某些運輸成本的大幅上漲相比,油價上漲對消費者價格的影響可能不大。原因有二:

首先,東亞以外地區的運輸成本增幅要小得多。例如,根據生產者價格指數 (約佔製成品運輸總成本的四分之三),美國運輸成本與疫情前相比只上漲了 1.6%。

第二,總運輸成本只佔商品最終價格的一小部分。根據世界投入產出表 (World Input-Output Tables) 的信息,運輸成本佔製造業產出最終成本的不到 3%,這意味着國際運輸成本佔不到 1%。

高盛估計,結合起來,目前運輸成本上升正在使核心消費者價格同比上漲約 9%。

高盛的結論是,儘管供應鏈和物流方面的挑戰將持續存在,並且運輸成本將在 2022 年初之前保持高位,這將對今年年底之前的消費者價格水平構成壓力,但隨着運輸瓶頸的解決以及價格趨穩,該因素對通脹的影響已經見頂。

美國供應鏈 “崩潰”

目前,美國幾乎所有行業的供應鏈都處於動盪之中。

以下是來自最近製造業 ISM 受訪者的 “抱怨”:

電子設備、電器及零部件行業:“事情現在已經失控了。一切都一團糟,我們看到了大規模的短缺。”

化工產品行業:“供應鏈枯竭,供應鏈上下游的庫存都是空的。交貨時間增加,價格上漲,需求增加。墨西哥灣沿岸的嚴重冰凍將使短缺加劇。”

計算機及電子產品行業:“新冠病毒正在影響了我們從本地和海外三、四級供應商那裏獲取材料。供應商抱怨缺乏可用的製造資源 (人力),造成了重大的交貨問題。”

主要金屬行業:“我們看到我們的新訂單記錄在過去兩個月裏增加了 40%。我們的訂單太多了,沒有人能按時把產品送出去。”

木製品行業:“價格上漲如此之快,許多人都在懷疑這種情況是否可持續。短缺讓該行業對未來的供應感到擔憂,至少在第二季度的時候是這樣。”

運輸設備行業:“最近幾個月,鋼鐵價格的大幅上漲,推高了我們供應商的成本,也推高了我們正在投標的新工程的報價。此外,由國際工廠/供應商所產生的關税和反傾銷費/罰款正轉嫁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