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收評: 恒指大跌 1.57%,石油股、科技股領跌,電力股逆市走高

本週內,恒生指數累漲 0.87%,國指累漲 0.99%,恒生科技指數累漲 1.12%。
3 月 19 日,港股三大指數全線大跌,市場情緒十分低迷。截至收盤,恒指跌 1.57% 報 28943 點,國指跌 1.63% 報 11283 點,恒生科技指數跌 1.44% 報 8551 點。本週內,恒生指數累漲 0.87%,國指累漲 0.99%,恒生科技指數累漲 1.12%。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普跌,網易跌超 2%,騰訊跌 2%、京東、美團跌超 1%,傳小米造車有望 4 月立項,小米盤中一度直線拉昇後震盪回落小幅收漲;紙業股、餐飲股、石油股跌幅居前,光伏股、乳製品股、濠賭股、汽車股、航空股、有色金屬股、銀行股、醫藥股等全天表現弱勢;惟電力、燃氣等能源股走俏,長實集團逆勢大漲超 7%,為最佳恒指成份股。
具體行業板塊方面,受隔夜國際原油期貨暴跌影響,石油股全線低開。“三桶油” 領跌板塊,其中中石油、中石化跌逾 5.5%,中海油跌逾 4.6%。

消息面上,受美國原油及成品油庫存進一步增加,以及歐洲新冠疫苗接種遇阻等影響,國際原油期貨價格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下跌。WTI 4 月原油期貨收跌 7.12%,報 60 美元/桶,盤中一度暴跌超 9% 至 58.28 美元/桶;布倫特 5 月原油期貨收跌 6.94%,報 63.28 美元/桶。
餐飲板塊高開低走。海底撈盤中一度跌近 8%,尾盤迴升收跌 6.14%;國貿控股、富臨集團控股跌逾 4%;呷哺呷哺跌逾 3.6%;百勝中國-S 跌逾 1%。九毛九一度跌近 4%,午後震盪回升,尾盤拉昇至平盤。

新能源物料板塊表現不振,保利協鑫能源跌超 10%;福萊特玻璃、陽光能源跌幅居前。
紙業股同樣表現不振。玖龍紙業跌超 10%;理文造紙、晨鳴紙業跌逾 6%。

板塊內跌幅最大的玖龍紙業本週已累跌近 15%。此前瑞銀指出,認同玖紙擴大產能將有助於穩定長線原材料的成本,但預期公司未來 1 至 2 年內公司淨負債率將由目前的 45% 增至超過 80% 的水平。
博彩股全天表現疲軟。勝龍國際跌近 9%;銀河娛樂跌逾 6%;永利澳門跌近 2.5%。
電力股逆市拉昇。華潤電力收漲逾 13%,股價創 2020 年 1 月以來新高。公司於昨日午間公佈業績後,瑞信、大摩、中金等機構紛紛上調了其目標價。

恒生科技指數今日收跌 1.44%,30 支成分股中 25 支收跌。阿里巴巴、小米集團逆勢收漲。
權重股阿里健康跌近 5%、騰訊跌近 2%、京東健康、舜宇光學、中芯國際跌逾 2%。

其他個股方面,長實集團今日跳空高開,收漲 7.23%,為表現最佳的恒指成份股。

消息面上,集團宣佈擬向李嘉誠基金會收購四項資產,涉資 170 億港元,將以每股 51 元發行逾 3.33 億股股份支付,較上一交易日溢價約 8.4%。瑞信、高盛等上調長實目標價。此次收購之後,李嘉誠持股長實將飆升至 45%。
港股通方面,今日南向資金合計淨流出 32.57 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淨流出 19.5 億港元,港股通(深)淨流出超 13 億港元。

展望後市,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方面表示,港股的機遇仍大於風險。中概股 “二次上市”、眾多 IPO 也將吸引資金流入。2020 年港交所全年共吸引 146 只新股上市,內地的企業仍然是港交所 IPO 的主要來源,有 112 家,共募資 3901 億港元,佔 IPO 募資的 99%。此外,AH 溢價高則代表港股資產相對於 A 股的低估。
平安證券認為,在全球經濟復甦提速的背景下最看好港股。從全球股市結構上看,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復甦提速的背景下,以週期價值為主的港股市場將繼續獲得提振,海外資金與南下資金的流入仍將延續。儘管當前在市場動盪期,港股也處於牛市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的過渡期,但一旦動盪期的黎明過去,港股牛第二階段就會迅速啓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