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線飄紅,社融這碗雞湯營養多高?

難得,在連續多次高開低走的劇情打擊情緒後,今天三大指數全線飄紅,權重股漲幅喜人。在年後回來寒冬下給與一絲喘息的機會,而實實在在給市場動力的雞湯,是昨天盤後的社融數據。
1、社融拆解
2 月份核心金融數據相繼出爐:新增社融 1.71 萬億元,預期 1.07 萬億元,前值 5.17 萬億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 13.3%,前值 13.0%。新增人民幣貸款 1.36 萬億元,預期 9192 億元,前值 3.58 萬億元。

這份數據的確很靚麗,社融結構上,居民貸款和企業中長貸,既是同比大幅多增,也超了相當多的預期。居民貸款 2 月份新增 1421 億元,同比增加 5554 億元。
拋開去年 2 月份低基數的情況下,這個數據以居民中長貸新增 4113 億元,與房地產銷售大幅提升有關,去年 2 月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大幅下降近 70%,而今年 2 月 30 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達到 305%,較 2019 年也增加 24%。
2 月份企業貸款新增 1.2 萬億,同比增加 700 億元。其中表內票據融資減少 1855 億元,同比多減 2489 億元;企業短貸新增 2497 億元,同比少增 4052 億元;企業中長貸新增 1.1 萬億,同比多增 6843 億元。
在於受春節就地過年政策影響,多數企業仍保持開工狀態;另一部分,經濟復甦進展較為順利,投資需求帶動融資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有兩個信息:
(1)2 月份 PPI 數據已經轉正,生產資料價格漲幅大幅擴大,表明當前生產的恢復仍然快於需求。
(2)貨幣供應量方面,M2 增速回升至 10% 以上,但是 M1 增速卻近乎腰斬,反映的是投資旺盛但是需求不旺,也説明市場不缺流動性,只是資金並不活躍。
可以看到,於社會來説,短期的收緊資金並未看到。對於有水便是孃的股市,這個數據是不是會成為反轉的信號?畢竟,一碗雞湯幹下去,營養是有,就是不持續。
2、反彈,謹慎幾個點
如果光從要説機構在哪?那是真沒啥好説的。因為這波反噬,把市場所有的趨勢都打壞了。
比如,張坤的基金最大回撤發生在 2018 年中美貿易摩擦區間,最大回撤 29.3%,最近 14 個交易日已經回撤了 24.1%。王崇的交銀精選,最大回撤發生在 2016 年的年初熔斷,最大回撤 24.9%,最近 14 個交易日已經回撤了 18.5%。
所以,要想修復肯定是需要時間。今天是普漲的行情,投資者難得吃肉情況下,幻想着想回到過去,那是想得美。
首先,量能依舊是縮量的狀態,跟前期超萬億的成交量相比,這周以來地量市場,表達的是情緒的低點,而在今天普漲,依舊在八千億左右,上漲較多的是權重股,在抱團股持續重挫的背景下,今天才是真正抱團股迎來反彈的一天。
基金君在這周連續做了調查,就是基金倉位佔總投資的幾成?其中基金類在總投資中滿倉狀態的比例近 50%,五成在 30%。
所以,於機構來説,頭部機構遭受大規模的淨值回撤,勢必造成一定的的贖回壓力。在未來,短期市場到底的情況下,面對高波震盪的行情,機構類的資金很大概率是高拋低吸調出資金應對贖回的壓力。
此外,海外泡沫的傳導風險依舊存在的,當前,市場擔心的已經不是放不放手,而是如何收的問題。美國市場論述最多的是現代貨幣理論(MMT)。
意思就是:任何一個擁有對本國貨幣有獨立主權的政府,制約其財政政策的不是財政收入預算,而是本國實際製造和消費能力,所以政府可以在該範圍下擴大財政支出,接替央行承擔一部分實現充分就業和穩定通脹的職能。所謂的 “財政赤字貨幣化”,由央行直接購買政府債務來供給貨幣的財政主導模式。
這套玩法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錢放多了那麼造成通脹,而 MMT 機制存在的本身就會導致通脹預期的脱錨。
所謂的通脹,最明顯的是會導致企業成本的上升會壓制投資的熱情,延緩經濟復甦的進程,社會實際財富的增長速度放慢,通脹更加難以被消化,從而陷入 “滯脹”。這也是為啥國內在前陣子各州週期類產品火熱。
所以,一旦通脹後想着收錢,美國的 MMT 這種玩法能不能收回來還難説。而且,中國股市的成長股的錨是跟美股成長股相互掛鈎,所以,也有了市場傳出央媽會不會其他推出 QE 的消息。
3、小結:
這波股災,或許很多人看清現實,回去安安心心上班。市場抱團沒錯,但不能存在畸形。抱團一致性推高容易 ,但是當大血洗後再次抱團,就非常難。
也有一些投資者認為,去年三四月份全球黑天鵝 A 股暴跌,後面繼續抱團收益豐厚,但是那個時間前提是全球有着大放水的支撐,四周都是水,而現在呢?
社融數據超預期,給了市場一份雞湯,但背後其實也是提醒,底部或許就在這。但是想要快速回去,還不到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