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收評: 恒指續跌 0.47%, 銀行、石油股拉昇撐市

恒生科技指數跌 2.1% 報 8634 點
3 月 5 日,港股三大指數收跌,恒指早盤大跌超 2%,午後回升一度轉漲,收跌 0.47% 報 29098 點;恒生科技指數跌 2.1% 報 8634 點。

盤面上,銀行股、石油股逆勢拉昇撐市,大型科技股盤中衝高,但未能延續行情,騰訊收跌 1.6%,美團跌近 1%;汽車股、電信股、紙業股表現活躍,此前大漲、黃金、鋼鐵、鋁、銅等有色板塊全天低迷,航空股、餐飲股、半導體等集體下跌。本週市場陰陽交替,且波動幅度巨大,基金抱團品種連續遭受重錘,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異常波動,牽動全球市場神經。
具體行業板塊方面,內銀股全天表現強勢。農業銀行漲近 4.5%;工商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漲超 3%;建設銀行漲逾 1.7%。

中信證券指出,年度視角下,貨幣環境迴歸常態有利銀行資金中介地位,流動性審慎有利銀行提升定價能力,經濟景氣修復有助資產質量預期,板塊具備高確定性配置機會。短期外圍市場波動傳導放大,板塊亦具備防禦屬性,尤其是大型銀行和低估值銀行的防禦特徵顯著。
石油股漲勢居前。板塊內中國石油股份漲逾 3%;中國海洋石油漲近 2.5%。

近日,以沙特為首的油組重申了對油市的謹慎看法,表示短期內將繼續控制石油供應,極大提振了市場信心。加之短期美國及俄羅斯受極寒天氣影響原油供應受阻,伊朗出口恢復尚需時日,供應面仍然偏緊。需求側隨疫苗逐步普及經濟回暖,原油需求有望在年內出現實質性復甦。疊加美國經濟刺激計劃,市場流動性充裕,油價下行壓力不大。
5G 概念表現活躍。板塊內海天天線控股漲逾 14%;中國移動漲逾 3%;中興通訊漲近 2%。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大 5G 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統籌新興產業佈局。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有效銜接,弘揚工匠精神,以精工細作提升中國製造品質。
鋼鐵股全線收跌。中國鋁業、鞍鋼股份跌逾 8%;重慶鋼鐵股份跌逾 6.5%。

期貨市場上,螺紋鋼主力合約從近 9 年半高位回落,一度跌約 4%,現仍跌 3.3%,報 4688 元/噸。據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執行會長何文波指出,鋼鐵行業的首要任務是要保障供給,要發揮好進出口市場的調節作用,適當增加尤其是鋼坯等初級產品進口,來滿足國內鋼鐵需求,這也符合國家 “雙循環” 的發展格局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導向。
有色金屬板塊跌幅居前。板塊內中國宏橋、洛陽鉬業漲逾 9%;中國鋁業漲近 9%;五礦資源、中國有色礦業、中國大冶有色金屬跌超 5%。

互聯網醫療概念中 4 支個股均收跌。阿里健康跌逾 8%;京東健康跌逾 5%;平安好醫生、眾安在線跌近 3%。

阿里概念股表現不振。雲鋒金融、寶尊電商-SW 跌近 5%;阿里影業跌近 1%。

恒生科技指數今日收跌 2.1%,成分股中漲少跌多。快手跌近 5%;騰訊跌逾 1.5%;美團跌近 1%。

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中,金山軟件、金蝶國際收漲逾 3%;網易微漲 0.12%。

其他個股方面,泡泡瑪特今日跌幅超過 10%。兩天累跌超過 20%。今日收盤後,泡泡瑪特上市至今由漲轉跌。

港股通方面,今日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 23.68 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淨流入 9.91 億港元,港股通(深)淨流入 13.77 億港元。

國信證券表示,貨幣政策方面,政府工作報告延續「不急轉彎」基調。財政政策強調提質增效與可持續性,並調低了財政赤字率與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這或許意味着 2021 年基建投資增速難以明顯增長。擴大內需方面,2021 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汽車消費、農村消費、新型城鎮化建設投資提出了具體措施或具體數量目標,因此這幾個方面或是 2021 年政策重點扶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