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om OpenAI to Anthropic, Microsoft's new AI empire emerges!

微軟聯合英偉達向 OpenAI 競爭對手——Anthropic 注資並達成算力承銷協議。大摩解讀稱,此舉印證了微軟的生成式 AI 故事不僅僅侷限於 OpenAI,其估值被市場顯著低估;滙豐則指出,微軟正通過 “亦敵亦友” 模式將 Azure 打造成全能 AI 平台,為其估值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間。
微軟正在其人工智能棋局上佈下新的一子,通過與 OpenAI 主要競爭對手 Anthropic 深化合作,將自身的 AI 戰略從單一核心押注轉向更加多元化的平台佈局。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當地時間 11 月 18 日,微軟與英偉達宣佈將聯手向 AI 初創公司 Anthropic 投資,金額分別高達 50 億美元和 100 億美元。作為交換,Anthropic 承諾在未來購買價值 300 億美元的微軟 Azure 雲算力。同時,Anthropic 旗下的多款前沿大語言模型包括 Claude Sonnet 4.5 等,將被更廣泛地集成到微軟的 Azure AI Foundry 和 Copilot 系列應用中。
大摩解讀稱,此舉印證了微軟的生成式 AI 故事不僅僅侷限於 OpenAI,且公司估值相比同業仍具吸引力;滙豐則指出,微軟正通過 “亦敵亦友” 模式打造全能 AI 平台,以應對客户對多模型選擇的需求。
摩根士丹利:不止於 OpenAI,微軟 AI 故事迎來新篇章
對於此次合作,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研報中指出,市場長期以來存在一個誤區,即認為微軟的 AI 增長完全綁定在 OpenAI 身上。
分析師 Keith Weiss 認為,微軟的公告有力地修正了這一觀點——“微軟的故事不僅僅是生成式 AI(GenAI),而生成式 AI 的故事也不僅僅是 OpenAI。”
分析師 Keith Weiss 表示,此次宣佈與 Anthropic 擴大合作,包括 Anthropic 承諾購買 300 億美元 Azure 容量及微軟高達 50 億美元的投資,進一步拓寬了微軟的業務視野。
該行分析師認為,這一舉措展示了微軟在多個長期增長驅動因素上的強大定位,這些領域包括:
- 生成式 AI(微軟是錢包份額增長最大的贏家);
- 企業工作負載向公有云遷移(同樣是份額增長最大的贏家);
- 網絡安全(該領域最大的供應商,收入超過 400 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強調,微軟的股價目前仍被低估,其交易價格約為該行預測的 2027 財年每股收益(約 20.40 美元)的 25 倍,低於大型軟件同行的 30 倍市盈率。因此該行重申對微軟的 “增持”(Overweight)評級,並將其列為大型軟件領域的 “首選股”(Top Pick),目標價為 650.00 美元。這一目標價較當前水平有超 30% 的潛在漲幅。

滙豐銀行:AI 市場走向 “亦敵亦友”,Azure 平台價值凸顯
滙豐銀行的研報從行業競爭格局的角度進行了解讀,認為 AI 市場正在向 “亦敵亦友”(Frenemy)的模式演變。報告提到,此前微軟深度綁定的 OpenAI 也與亞馬遜 AWS 達成了 380 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協議,而 Anthropic 本身也獲得了亞馬遜和谷歌的投資。
報告認為,微軟與 Anthropic 的合作,一方面降低了自身對 OpenAI 的單一依賴,拓寬了 AI 供應鏈;另一方面,也極大地強化了 Azure 作為 “多 AI 模型平台” 的定位,滿足了企業客户對模型選擇靈活性的需求。
該行認為,企業客户對模型靈活性的需求日益增長,微軟通過擴大 AI 供應鏈,不僅留住了想要嘗試不同模型的客户,更通過算力合同鎖定了未來的鉅額收入。滙豐維持對微軟的 “買入” 評級,並看高目標價至 667 美元,認為微軟擁有充足的數據、基礎設施和 AI 編織能力來協調這個日益複雜的生態系統。
微軟與 Anthropic 的合作拓展了其在 AI 領域的佈局,但並未改變其與 OpenAI 的核心夥伴關係。微軟首席執行官 Satya Nadella 在週二發佈的一段視頻中表示:
"我們將越來越多地成為彼此的客户——我們將使用 Anthropic 的模型,他們將使用我們的基礎設施,並且我們將共同進入市場。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我們與 OpenAI 的合作伙伴關係之上,OpenAI 仍然是微軟的關鍵合作伙伴。"
“循環融資” 模式引擔憂,市場警惕 AI 泡沫風險
儘管華爾街兩大行給出了積極評價,但這筆交易發生之際,AI 泡沫論也甚囂塵上。華爾街見聞此前寫道,這種合作模式被市場解讀為一種 “循環融資” 或 “AI 閉環”:芯片和雲服務巨頭(英偉達、微軟)向模型開發商(Anthropic)投資,而模型開發商則用獲得的資金回頭購買前者的芯片和雲服務。
這種資本在體系內流轉的模式,讓部分投資者質疑 AI 產品是否能產生足夠的實際收入來支撐其高昂的投入。美國銀行的數據顯示,45% 的基金經理將 “AI 泡沫” 視為市場最大的 “尾部風險”。
事實上,在合作宣佈當天,微軟和英偉達的股價均下跌了近 3%,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華爾街對行業過熱的憂慮。對於投資者而言,在看好微軟 AI 戰略佈局的同時,也需對這種模式的可持續性及潛在的市場泡沫風險保持警惕。
~~~~~~~~~~~~~~~~~~~~~~~~
以上精彩內容來自追風交易台。
更詳細的解讀,包括實時解讀、一線研究等內容,請加入【追風交易台▪年度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