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VIDIA's earnings report ignites a frenzy in AI stocks, "breather rebound" or "valuation reset"?

英偉達的供應商股價飆升,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主要股指漲幅均超過 2.5%,三星電子大漲 6%,台積電也大漲 4.7%。然而有分析師警告,不應將此次上漲誤讀為對估值擔憂的徹底消除。“更深層次的問題並未消失,比如科技巨頭能否將其龐大的 AI 資本支出有效變現、債務驅動的支出究竟又能持續多久。”
英偉達一份強勁的業績展望暫時驅散了市場對人工智能行業泡沫的擔憂,在全球範圍點燃了一場 AI 概念股的狂歡,但關於估值過高、投資可持續性等質疑,依然是懸在投資者頭頂的陰雲。
這份備受矚目的財報發佈後,市場如釋重負。這家美國科技巨頭給出了強勁的收入預測,並正面回擊了關於 AI 行業正處於泡沫中的觀點。受此提振,英偉達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超過 5%,標普 500 指數期貨在亞洲時段上漲 1.3%。

樂觀情緒迅速傳導至全球市場,尤其是在亞洲。在英偉達供應商的帶動下,韓國、台灣和日本的基準股指漲幅均超過 2.5%,顯示出市場對 AI 產業鏈的信心得到修復。

具體來看,英偉達的日本芯片設備供應商,包括東京電子、愛德萬測試和萊特科技等均顯著反彈。韓國內存芯片製造商 SK 海力士和三星電子均上漲,三星電子大漲 6%。台積電也大漲 4.7%,推動台灣加權指數創下自 4 月 23 日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 的投資組合經理 Gary Tan 表示,英偉達的業績表明 “AI 基礎設施支出的勢頭依然強勁”,這為那些正在評估 “明年是否應繼續持有 AI 基礎設施敞口” 的投資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喘息式反彈” 還是 “估值重置”?
儘管市場情緒普遍樂觀,但一些策略師警告稱,不應將此次上漲誤讀為對估值擔憂的徹底消除。
“我認為這更像是一次 ‘喘息式反彈’,而非對估值擔憂的全面重置,” Pepperstone Group 的策略師 Dilin Wu 表示。“英偉達交付了市場所期待的業績,但更深層次的問題並未消失,比如科技巨頭能否將其龐大的 AI 資本支出有效變現、債務驅動的支出究竟又能持續多久。”
這種謹慎觀點認為,雖然英偉達的財報提供了買入的理由,並將積極情緒傳導至其他 AI 相關領域,但市場的基本面擔憂依然存在。
焦點轉向宏觀與新供應鏈
在財報季的喧囂之外,宏觀經濟因素正重新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由於勞動力市場前景不明朗,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押注正在減弱。
“當前市場更多的是在消除憂慮,而不是尋找新的積極因素,” 瑞士聯合私立銀行的董事總經理 Vey-Sern Ling 指出。“下一個焦點將是美聯儲的利率前景。”
與此同時,一些分析師從英偉達的業績中看到了新的投資線索。Allspring 的 Tan 指出,財報結果表明,“行業瓶頸正從芯片供應轉向電力、散熱系統和重型設備”。他認為,“這一轉變可能為傳統工業供應商帶來機遇,其中韓國和中國的供應商尤其處於有利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