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EO warns: No company will be spared when the AI bubble bursts

華爾街見聞
2025.11.18 12:15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谷歌 CEO 警告,當下 AI 熱潮含有 “非理性” 成分,一旦泡沫破裂,沒有任何公司能完全倖免。儘管 AI 被視為最深刻的技術並有望帶來長期價值,但當前估值飆升與鉅額投入已令人聯想到互聯網泡沫。谷歌憑藉 “全棧” 技術具備抵禦能力,但仍面臨能源需求飆升、氣候目標推遲及就業衝擊等挑戰。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的首席執行官 Sundar Pichai 發出了一個罕見的警告:當前的人工智能熱潮中存在 “非理性” 成分,一旦潛在的泡沫破裂,沒有任何公司能夠倖免,即便是谷歌也不例外。

在近日接受媒體的專訪時,Pichai 承認 AI 投資的增長是一個 “非凡的時刻”,但也直言當前的繁榮中存在 “非理性” 的因素。這一表態正值硅谷內外對 AI 泡沫的擔憂日益加劇之際。近幾個月來,AI 科技公司的估值一路飆升,企業在該領域的投入也達到了驚人的規模。

當被問及如果 AI 泡沫破裂,谷歌是否能免受衝擊時,Pichai 表示,這家科技巨頭有能力抵禦潛在的風暴,但也發出了警告:“我認為沒有公司能夠倖免,包括我們。”

在這次內容廣泛的專訪中,Pichai 還談及了 AI 帶來的巨大能源需求、公司氣候目標的延期,以及這場技術革命對就業的深遠影響,勾勒出一幅機遇與嚴峻挑戰並存的複雜圖景。

AI 熱潮中的 “非理性” 時刻

市場對 AI 的狂熱,已讓人聯想起上世紀 90 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當時,對新技術的樂觀情緒將早期互聯網公司的估值推至高點,但泡沫最終在 2000 年初破裂,導致大量公司倒閉、股價崩盤,並衝擊了人們的儲蓄和養老基金。分析師們對圍繞 OpenAI 進行的約 1.4 萬億美元的複雜交易表示懷疑,而該公司今年的預期收入不到計劃投資額的千分之一。

Pichai 關於 “非理性” 的評論,呼應了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 1996 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前提出的 “非理性繁榮” 的著名警告。Pichai 表示,在這樣的投資週期中,行業可能會出現 “過度投資”。但他同時認為,“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互聯網。當時顯然有很多過度投資,但我們沒有人會質疑互聯網的意義是深遠的。我預計 AI 也會是同樣的情況。”

這位谷歌掌門人的看法也得到了華爾街的呼應。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Jamie Dimon)上月曾表示,對 AI 的投資終將獲得回報,但投入該行業的部分資金 “可能會打水漂”。

儘管 Pichai 警告 “沒有公司能夠倖免”,但他表示,谷歌擁有獨特的 “全棧” 技術模式,是其抵禦風暴的信心來源。

這一模式涵蓋了從芯片到數據、再到模型和前沿科學的完整技術鏈條。具體而言,Alphabet 正在開發可與英偉達競爭的 AI 專用超級芯片;同時,其擁有的 YouTube 等平台提供了海量數據資源。

AI 是人類迄今 “最深刻的技術”

Pichai 將 AI 稱為人類迄今為止研究的 “最深刻的技術”,並預言它將重塑我們所熟知的工作模式。“我們將不得不經歷社會的顛覆性變革,” 他説,但這也會 “創造新的機會”。

他認為,AI 將 “演變和轉變某些工作崗位,人們需要適應”。那些學會適應 AI 的人 “會做得更好”。他強調:

“無論你想成為老師還是醫生,所有這些職業都會繼續存在,但在這些職業中表現出色的人,將是那些學會如何使用這些新工具的人。”

與此同時,Alphabet 也在加大對關鍵市場的戰略佈局。該公司已承諾在未來兩年向英國投資 50 億英鎊,用於基礎設施和研究。Pichai 表示,Alphabet 將在英國開展 “最先進的” 研究工作,其關鍵的 AI 部門 DeepMind 總部就設在倫敦。他還首次表示,谷歌將 “隨着時間的推移” 在英國 “訓練我們的模型”,此舉被英國政府視為鞏固其作為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全球第三大 AI“超級大國” 地位的關鍵一步。

AI 的飛速發展並非沒有代價,其巨大的能源需求正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挑戰。Pichai 警告稱,AI 的能源需求是 “巨大的”,並指出需要採取行動,包括在英國,以開發新的能源並擴大能源基礎設施的規模。“你不會希望因為能源問題而限制經濟發展,我認為那會帶來後果,” 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