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ted Imaging targets the "King of Ultrasound" with a hidden agenda

中國醫療器械雙雄正面對決
聯影醫療正在殺入邁瑞醫療的腹地。
11 月 12 日,聯影醫療宣佈 3 款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系統(超聲)獲藥監局批准上市,分別是 uSONIQUE Pulse、uSONIQUE Genesis 及 uSONIQUE Venus,可全面支持在全身、心臟、心內科、產科等多種科室和應用場景中的使用。
隨着此次 uSONIQUE 系列超聲產品的獲批上市,聯影醫療正式構建起覆蓋 CT、MR、X 線、MI、超聲的全鏈條醫學影像診斷產品矩陣。
補齊在醫學影像板塊的最後一塊拼圖後,聯影醫療與邁瑞醫療將在超聲同一市場展開廝殺。
2023 年,邁瑞醫療就位居國內超聲設備第一名,優勢地位持續迄今。
作為後發者,聯影醫療的超聲產品核心優勢在於智能化,包括自動工作流可以引導操作者按照標準的步驟進行檢查、智能圖像的優化可以精確識別組織、自動標記和智能診斷等。
隨着此次多款超聲產品的上市,聯影醫療有望挑戰邁瑞醫療第一的寶座。
賣 “智能化”
為了推動超聲產品線發展,聯影醫療已籌備多年。
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透露,早在 10 多年前其便籌劃超聲產品,但期間由於沒有找到適合的團隊便遲遲未能開始,直至 2019 年才開始真正投入研發。
“我們在剛剛起步的 10 多年前也想做超聲。其實我也去硅谷等地找到了一個團隊,但陰差陽錯這個團隊沒有成行,所以我們的超聲產品一直沒有開始,一直到 2019 年,我們終於找到了這個團隊。” 薛敏表示,“從 2019 年開始,我們組建了團隊開發超聲產品。”
此次聯影醫療超聲產品打出的核心賣點是 “智能化”。
例如聯影醫療的全系超聲產品都將搭載 AI 大模型、億級規模數據集。
據聯影醫療超聲事業部總裁林峯介紹,Solo LM 超聲多模態大模型由語言模型、視覺模型和語音模型組成。
“為了便於靈活部署,我們選擇了 70 億 token 的中等模型。通過超聲知識的針對性訓練之後,它的超聲性能達到了甚至更好於大型的通用模型。” 林峯表示。
信風現場觀察,操作人員在操作超聲的探頭為患者檢查時,可以通過語音的形式和超聲設備內置的模型進行對話,直至自動生成檢查結果,最後再由操作人員確認檢查結果的正確性,有望進一步提升超聲醫生的檢查效率。
通過 AI 優化工作流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醫生的痛點。據行業人士透露,部分醫院超聲醫生的單日病人量一度達到上百人,工作繁重。藉助 AI,超聲醫生有望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得到解放。
不過如今市面上的多款超聲產品都配有 AI 功能。例如邁瑞醫療的超聲產品 Resona A20 提供智能乳腺、智能甲狀腺和自動肝臟 STE 的 AI 工具,以簡化日常工作流程,提升醫生的工作效率。
對於聯影醫療超聲 AI 功能的獨特優勢,聯影醫療董事會秘書蔡濤認為從研發之初便內置 AI 技術可以進一步提升處理速度、精確程度等。
“外掛 AI 和我們從研發之初就有 AI 基因的研發理念不同。內置 AI 可以更大程度提升產品本身的處理速度、精確程度等。所以我們的產品功能、價格等都會容易讓醫生、醫院接受。” 蔡濤指出。
核心零部件方面,此次超聲產品依舊延續聯影醫療一貫的研發思路:高國產化率。
“目前超聲產品的零部件已經達到比較高的國產化率,雖然還未達到 100%,但正朝着這一方向努力,核心部件已經實現 100% 自主研發。” 林峯告訴信風。
目前聯影醫療的超聲產品正在歐美推進 CE、FDA 市場許可證,最快明年有望獲批。
“我們很早以前就已經部署了美國的研發團隊。美國是超聲的第一大市場,我們也很有決心能夠努力進入這裏。” 林峯表示。
紅海之策
超聲憑藉高性價比、操作便捷、無輻射的優勢在各類醫院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
確實有着廣闊的市場空間。
據百諫方略研究,2025 年全球超聲診斷設備市場規模達到 139.11 億美元,預計 2032 年達到 237.95 億美元,2025-2032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 7.97%。
但因為超聲設備已經進入發展成熟期,整體競爭較為激烈,價格戰頻發。今年 3 月,河北省集中採購 79 套超聲設備,總中標金額為 3099 萬,較預算價縮水了近 7 成。
聯影醫療對此持樂觀態度。
據蔡濤觀察,目前集中採購的超聲設備集中在中低端線,而高端設備基本未受到影響。
“其實在集採裏面高端的設備是很少的,基本還是集中在經濟型。” 蔡濤指出,“所以大家看到我們率先拿證的產品都是集中在高端線,這些產品受到目前集採的影響也會比較小。當然我們極具競爭力的經濟型產品也會適時推向市場。”
蔡濤認為聯影醫療具備高端創新產品帶動毛利改善和規模化生產以進行降本的雙重優勢。
一方面,聯影醫療計劃延續此前 “高舉高打” 的策略,通過創新和高端超聲產品帶動毛利率的改善;另一方面,除了中國武漢、常州以及美國休斯頓的工廠,聯影醫療在上海的二期工廠建設預計明年落地,有望通過規模化生產進一步控制成本。
“市場現在有一個趨勢,就是我們看到高端的 CT、MR 產品越來越多,我認為未來超聲也是這樣的趨勢。” 蔡濤指出,“所以在高端這方面,我們還是有很強的競爭力,可以平衡掉未來中低端產品帶來的毛利侵蝕影響。”
此前 CT、MR 設備的價格戰確實未波及聚焦高端市場的聯影醫療,2025 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為 47.02%。
儘管聯影醫療並未明確提出市佔率目標,但從一口氣發佈多款超聲產品的節奏來看,其顯然是瞄準了第一的寶座。
而在這場比拼中,聯影醫療要面對的強大對手不僅是 GE 醫療等強勁的外資選手,還有同是中國公司的邁瑞醫療。
2023 年起,邁瑞醫療的超聲產品在國內的市佔率首度擊敗外資公司,躍居第一。次年市佔率更是首度超過 30%,進一步鞏固了第一的行業地位。
2025 年上半年,邁瑞醫療的超高端超聲系列實現近 4 億元銷售,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聯影醫療能否問鼎 “超聲之王” 的寶座,市場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