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en Guo: The A-share bull market continues, but as it rises, we must remain rational! The market's mid-term main lines are three directions, and short-term operations need to be rebalanced

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陳果在節目中表示,A 股牛市將繼續,但需理性看待市場上漲。美股科技股估值壓力大,A 股除科技板塊外,其他板塊仍有上漲空間。市場趨勢震盪向上,需關注政策變化和經濟趨勢。短期建議關注新能源、有色、化工等板塊,AI 和生物科技板塊需整固。中長期主線為 ABC,市場需再平衡。

近期,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官陳果做客澎湃新聞《首席連線》節目,分享了對未來 A 股市場的判斷。
投資作業本課代表整理了要點如下:
1、美股科技股估值壓力較大,部分公司三季報若不及預期,股價波動會非常劇烈。目前尚不能斷定美國市場已出現泡沫或趨勢即將逆轉;
2、A 股除科技板塊外,還有許多板塊過去一段時間行情演繹並不充分。若未來內需邊際改善、價格整體上漲,這些板塊仍有上漲空間。
3、市場對本輪牛市並未過度亢奮。資金結構也有分化:保險渠道資金緩慢流入並增配權益資產,公募基金尚未明顯流入,賺錢效應仍需時間積累。
4、市場趨勢仍是震盪向上。4000 點作為心理整數關,可能有一些震盪整固,但後續趨勢上行。有利因素將逐步體現。
結構上,市場會再平衡。今年中美市場均圍繞 AI、科技主題展開,但非科技領域景氣尚不明顯。接下來,中美政策可能加碼,經濟向上趨勢增強。
5、三季報後,A 股走勢或結構表現與短期基本面的相關性減弱。
市場可能轉向中期投資主題或佈局明年基本面改善方向。年內前期業績較強的行業已被市場充分反映,而四季度業績需等到明年 3-4 月才能驗證。
這一時期,主題可能來自政策規劃(如 “十五五” 指引)、全球產業變化或海外映射,以及基於產業邏輯的推演......
這些主題不一定形成單一主線,而是多主線輪動試探,符合牛市趨勢中高風險偏好、震盪佈局的市場特徵。
6、A 股牛市會繼續,但往後需越來越多關注潛在風險因素。心態需更平衡,越上漲越要理性。
7、中長期主線可概括為 ABC......
短期建議再平衡,關注新能源、有色、化工、工程機械等。AI 中部分方向漲幅大,需整固;生物科技板塊經前期上漲後也需震盪整固,但產業趨勢依然向好。
陳果認為,展望未來,A 股可能震盪上行,需關注 AI 應用進展與市場風險偏好變化。投資策略上,建議保持理性,平衡心態,設定合理預期收益率,並在市場高點適時止盈。AI 被看作是未來投資的核心機會,同時生物科技和大宗商品也被認為是中期值得關注的領域。
以下是投資作業本課代表(微信 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華內容,分享給大家:
若三季報不及預期,美科技股波動會更劇烈
主持人:正如陳總所言,市場波動中科技股的調整尤為突出,尤其是美股關於科技泡沫的討論熱度很高。您如何看待科技泡沫的討論?當前科技股的估值又處於什麼水平?
陳果:從美股來看,科技股估值在歷史上處於較高水平,這是市場共識。
例如,Michael Burry 做空的 Pltr,無論是 PE 還是 PS 估值,在全球範圍內都非常高。
英偉達的 PE 相對尚可接受,但總體來看,標普 500 和納斯達克的估值已處於歷史高位,僅次於 1999 年至 2000 年上半年。
中國的情況略好一些。港股恒生科技指數處於歷史中間位置,代表性互聯網或科技龍頭公司多用 PE 估值,基本在 20 倍左右。
A 股分化更明顯,創業板指數估值低於歷史均值,而科創板指數因過去兩個季度大漲及產業結構差異,估值處於歷史高分位。
總體來看,美股科技股估值壓力較大,部分公司三季報若不及預期,股價波動會非常劇烈。
例如 Meta,扣除一次性税費影響後盈利並未低預期,但因資本開支計劃引發市場對回報率的擔憂,股價波動顯著。這説明市場對業績敏感度提高,估值隱含預期較高。
即使如此,目前最多隻能説多空分歧加劇,空頭開始建倉。最核心的還是 AI 產業發展本身,例如 OpenAI 等公司能否實現營收快速增長並盈利。
未來 AI 應用的進展將決定多空博弈結果。若進展順利,盈利能夠兑現,將支撐 AI 算力及資本開支投入。
A 股還有很多板塊行情演繹並不充分
主持人:聊完海外市場,我們更聚焦 A 股。在本次海外市場波動中,A 股走出了相對獨立且穩定的行情。您認為這釋放了哪些市場信號?
陳果:首先,A 股與美股在市場週期和估值位置上存在差異。
美股積累了大量盈利盤,估值處於歷史高位;而 A 股除科創板外,絕大多數指數如創業板、上證、滬深 300 等並不在歷史高位。
考慮無風險利率後,A 股股權風險溢價處於均值水平,顯示股票相對於債券的估值性價比合理。
其次,中國與美國的產業情況不同。美國開始擔憂 AI 資本開支過度,而中國今年剛起步,科技巨頭開始增加資本開支,遠未到過度階段。因此,A 股在 AI 科技領域的穩定性更強。
此外,A 股除科技板塊外,還有許多板塊過去一段時間行情演繹並不充分。若未來內需邊際改善、價格整體上漲,這些板塊仍有上漲空間。
因此,我認為首先尚不能斷定美國市場已出現泡沫或趨勢即將逆轉;其次,A 股市場本身穩定性更高,內部很多結構也藴藏着很多可演繹的空間。
市場處於震盪慢牛格局,非持續加速
主持人:接下來請陳總聚焦資金面。8 月份以來,A 股曾連續 40 個交易日成交額超過 2 萬億元,其中多個交易日超過 3 萬億元。但近期 11 月份前後,A 股出現縮量,近十幾個交易日成交額在 2 萬億元下方徘徊。您對此有何看法?
陳果:這反映了市場處於震盪慢牛格局,而非持續加速。
經歷過 2014-2015 年行情的投資者,在指數達到一定位置後心態更穩健。上一輪 4000 點被視為加速號角,資金蜂擁而入;而本輪大家更審慎,這使得市場行穩致遠。
從資金流入來看,整體較為温和,並未出現大規模居民存款搬家。
9 月份及 10 月份高頻數據顯示,市場對本輪牛市並未過度亢奮。資金結構也有分化:保險渠道資金緩慢流入並增配權益資產,公募基金尚未明顯流入,賺錢效應仍需時間積累。
兩融餘額過去幾個月緩慢上升,顯示高風險偏好投資者依然看好。外資也有緩慢增加跡象,但尚不明顯。通常外資系統性加倉多在歲末年初,因此仍需等待。
短期市場可能不是快速增量資金流入狀態,但中期資金大概率繼續流入。
到年底外資流入或更明顯,明年初居民資金入市也會增加。
一季度是金融市場流動性較好階段,大量定期存款到期後,因利率顯著下降,部分資金可能通過理財、固收 + 保險或基金、股票方式流入市場。
市場可能轉向中期投資主題或佈局明年基本面改善方向
主持人:剛剛過去的 10 月,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結束,業績得到驗證。進入 11 月或年底前,市場似乎進入階段性空窗期,缺乏明確觀察錨點。您認為 A 股主要面臨哪些新催化和新變量?投資者應重點關注哪些市場指標?
陳果:三季報後,A 股走勢或結構表現與短期基本面的相關性減弱。
市場可能轉向中期投資主題或佈局明年基本面改善方向。年內前期業績較強的行業已被市場充分反映,而四季度業績需等到明年 3-4 月才能驗證。
這一時期,主題可能來自政策規劃(如 “十五五” 指引)、全球產業變化或海外映射,以及基於產業邏輯的推演。例如:
AI 行情從硬件向軟件應用擴散;全球算力需求引發電力、基建等方向延伸;AI 應用領域如智能駕駛、機器人;“十五五” 規劃中的人工智能、量子、氫能、核能、生物科技等方向;明年景氣行業如工業金屬、化工等週期股。
這些主題不一定形成單一主線,而是多主線輪動試探,符合牛市趨勢中高風險偏好、震盪佈局的市場特徵。
未來一階段,外部環境優於過去
主持人:聊完國內,我們關注海外宏觀環境。您認為接下來 A 股面臨的外部環境如何?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利多因素?
陳果:未來一階段外部環境將優於過去。去年提出 “信心重估牛” 時,市場處於信心低點,對國內經濟、地緣環境、出口等方面均有擔憂。
信心重估包括兩方面:一是對產業升級的信心,科技突破推動高 ROE 行業出現;二是企業國際化深化,市場此前對此過度悲觀。
當前環境下,中美經貿磋商帶來穩定預期,美國對華關税大概率不會上調甚至可能下降,未來一年可能不再有重大關税威脅。這對對美出口企業非常有利。
美國處於降息週期,特朗普政策及財政刺激(如達美利法案)對經濟有正面效應。
同時,美國對華關税邊際下降,而歐盟、日本等傳統盟友國家關税更高,反而提升了中國對美的相對競爭力。
此外,APEC 等會議及中美領導人會晤有望釋放更多合作信號,有利於中國資產重估。疊加美聯儲降息、美元流動性改善,外資有望明顯流入。
A 股趨勢仍是震盪向上
主持人:接下來進入投資者期待的配置環節。今年剩餘兩個月的 A 股行情,您有何判斷?4000 點一線的 A 股接下來會怎麼走?
陳果:市場趨勢仍是震盪向上。4000 點作為心理整數關,可能有一些震盪整固,但後續趨勢上行。有利因素將逐步體現。
結構上,市場會再平衡。今年中美市場均圍繞 AI、科技主題展開,但非科技領域景氣尚不明顯。接下來,中美政策可能加碼,經濟向上趨勢增強。
中國明年是 “十五五” 開局之年,今年經濟目標能圓滿完成,但四季度 GDP 增速可能低於 5%。為確保明年開門紅,歲末年初政策佈局或加碼,與傳統經濟板塊相關。
美國降息及法案落地,與海外經濟相關的板塊也會受益。一方面,市場開始佈局明年主題類成長;另一方面,中美政策共同發力推動經濟上行,與經濟相關的板塊會有表現。
週期股對政策或經濟邊際變化更敏感,消費股偏後週期。建議關注有色、化工、工程機械等週期類領域。
市場風格並未完全切換,但會再平衡
主持人:本輪行情中板塊輪動特徵突出,尤其是近期 “老登股” 重回視線。歲末年初是風格切換關鍵窗口,您認為當前市場風格切換了嗎?觀察風格切換應關注哪些指標?
陳果:目前市場風格並未完全切換。風格切換需盈利、流動性、風險偏好發生非線性變化。若整體需求明顯起來,機會增加,極致風格會變化。
當前條件尚不具備明顯風格切換,但會再平衡。市場對經濟相關板塊過度迴避,而熱門板塊已反映預期。不建議簡單高低切換,而應結合漲幅、估值、景氣變化綜合配置。
“小登” 資產內部也可能切換,例如從海外 AI 鏈條轉向國內,或從 AI 轉向中燈資產(如新能源)。新能源經歷熊市調整,估值處於低位,景氣見底回升,且與 AI 能源電力需求相關。
“老登” 資產如房地產,最終也會受益於經濟傳導,但可能相對滯後。不建議簡單追漲殺跌,而應動態平衡配置。
中長期投資主線概括為 ABC
主持人:最後落實到配置,您能否簡單梳理短期和中長期看好的投資主線,並按優先級為觀眾整合分析?
陳果:中期主線可概括為 ABC:
- A(AI):是本輪行情最大投資機會,需不斷尋找產業鏈新機會並驗證。人工智能革命是偉大變化,不可錯過。
- B(Biotech):生物科技致力於提升生活質量和生命長度,是長期剛需。中國在該領域快速進步,“十五五” 規劃重視,全球主要集羣在中美。
- C(Commodity):全球走向寬鬆,行情從黃金、白銀向小金屬、工業金屬、化工等擴散。商品及相關股票此前定價不足,中期有機會。
短期建議再平衡,關注新能源、有色、化工、工程機械等。AI 中部分方向漲幅大,需整固;生物科技板塊經前期上漲後也需震盪整固,但產業趨勢依然向好。
牛市會繼續,但越上漲越要理性
主持人:整體來看,4000 點一線的 A 股投資機會仍較多,投資者可關注 ABC 主線。最後,站在當前時點,您最想提醒投資者注意什麼?
陳果:從去年 9 月以來,我們多次在關鍵點位連線,始終以樂觀視角溝通,並得到市場驗證。但站在 4000 點,心態需更平衡,越上漲越要理性。
建議制定合理收益目標,考慮止盈操作,並嚴格執行止損規則。動態關注各類變化,尤其是 AI 應用能否在明年實現更多商業化突破,以及美股市場表現。若市場先行拐頭,需高度重視。
當前依然認為牛市繼續,但往後需越來越多關注潛在風險因素。
來源:投資作業本 Pro 作者課代表
更多大佬觀點請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