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yen falls towards the 155 level, Japan's finance minister issues a verbal warning, when will direct intervention be triggered?

市場分析認為,日本政府實施匯率干預的風險正在上升。但高盛卻表示,日本當局立即入市干預的可能性不大。當前日元貶值尚未滿足觸發干預的常規條件。干預可能性將在美元兑日元匯率達到 161-162 區間時才會顯著上升。
日本政府對匯率波動的容忍度正在接近極限。隨着日元兑美元匯率週三逼近 155 的關鍵門檻,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發出新一輪干預警告。
當地時間本週三,加藤勝信在國會表示,"近期正看到單邊、快速的匯率波動",弱勢日元的負面影響正在變得更加明顯。加藤勝信強調,政府正以高度緊迫感關注任何過度和無序的匯率波動,政府將通過即將出台的經濟方案來應對通脹影響。
週三日元一度跌至 154.79,為 2 月以來最低水平,在加藤發表講話後跌幅收窄,最終在 154.59 附近交易。

本輪日元走弱部分源於日本央行近期的鴿派表態,以及市場預期美國政府將在短期內結束停擺,這為美元提供了新的支撐。日元的持續疲軟已對日本通脹形成壓力,一項關鍵物價指標已連續三年半處於或高於央行 2% 的目標。
市場分析認為,日本政府實施匯率干預的風險正在上升,儘管多數人仍認為真正採取行動還需時日。
從歷史上看,日本當局曾在 2022 年 10 月,當日元在三個月內貶值約 14% 至 155 水平時出手干預;在 2024 年 5 月,當日元在不到兩個月內貶值 8% 並突破 160 後再次入市。相比之下,日元在過去一個月內約 5% 的跌幅已足以引起 “擔憂”。
此外,155 被市場視為一個重要的心理關口。分析認為,當前日元的疲軟已成為一個政治負擔,因為它加劇了輸入性通脹,對民眾生活成本造成壓力。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干預的成熟條件。
但高盛和美國銀行等主要投行卻認為,日本當局立即入市干預的可能性不大。當前日元貶值尚未滿足觸發干預的常規條件。
高盛認為,干預可能性將在美元兑日元匯率達到 161-162 區間時才會顯著上升。美國銀行則指出,匯率可能需要測試 158 水平才會引發有意義的政策回應。
弱勢日元加劇通脹壓力
日元貶值對高度依賴進口能源和原材料的日本經濟構成多重挑戰。
雖然過去十年的日元走弱將日本轉變為數百萬外國遊客的實惠旅遊目的地,並提振了大型出口商的利潤,但疲軟的匯率正推高進口成本,加劇家庭通脹壓力,並擠壓本土企業的利潤空間。
生活成本上升已成為政治議題,此前已導致兩位首相下台。
日元疲軟還引起了美國方面的關注。特朗普曾多次批評日本的弱勢貨幣政策,稱其為日本製造商提供了不公平的貿易優勢。日本仍在美國財政部的外匯行為"監測名單"上,儘管尚未滿足被定性為匯率操縱國的所有條件。
當日本干預以支撐日元時,所需美元通常來自其外匯儲備,可以是現金或美國國債持倉形式。
截至 10 月底,日本擁有 1.15 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在去年的干預行動中,日本似乎出售了部分美國國債以提供資金支持。
日本財務省負責決定何時採取行動,日本央行則通過有限數量的商業銀行執行操作。日本官員堅稱,觸發干預的是急劇或無序的匯率波動,而非任何特定的匯率門檻。
干預效果或有限
然而,歷史經驗表明,即便日本採取實際行動,其長期效果也存在疑問。
野村證券的報告回顧了 1997-1998 年的情況,當時日本財務省進行了多次日元買入干預,其中還包括與美國的聯合干預。但歷史表明,這些干預措施並未能完全阻止日元的貶值趨勢。
事後看來,是俄羅斯債務危機等外部金融衝擊最終導致了市場避險情緒升温,才推動美元兑日元匯率在 1998 年底大幅回落。

歷史的教訓是,干預或許能在短期內奏效,但通常難以扭轉由基本面(如利差)驅動的長期匯率趨勢。除非出現重大的外部宏觀環境變化,否則單靠干預可能難以持續支撐日元。
展望未來,市場的焦點將集中在美國的經濟數據以及日本政府即將於 11 月 7 日開始的預算討論,這些都可能為日元走勢提供新的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