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Weave's third-quarter revenue of $1.36 billion exceeded expectations, but slow construction led to a downward revision of the full-year revenue guidance, causing the stock price to plummet 6% in after-hours trading

華爾街見聞
2025.11.11 00:1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美股盤後 CoreWeave 公佈的三季度財報喜憂參半。三季度營收 13.6 億美元超預期,但由於第三方數據中心承建商進度延遲,2025 年全年營收預期上限削減至 51.5 億美元。此外 2026 年的資本支出預計將” 遠超” 2025 年(120-140 億美元)的兩倍以上。CoreWeave 盤後下挫 5.74%。

對於那些認為 AI 基礎設施建設能一帆風順的樂觀主義者,CoreWeave 的最新財報潑了一盆冷水。

11 月 10 日,美股盤後 CoreWeave 公佈的三季度財報喜憂參半。三季度營收 13.6 億美元超預期,但 2025 年全年營收預期上限削減至 51.5 億美元。財報表現來看:

Q3 財務表現:

  • 營收 13.6 億美元,同比增長 134%,超出預期的 12.9 億美元;
  • 淨虧損 1.10 億美元(每股虧損 0.22 美元),較上年同期 3.59 億美元大幅收窄;
  • 但運營利潤率僅 4%,不及預期的 6.5% 且低於去年同期。

營收指引下調:

  • 2025 年全年營收預期從此前最高 53.5 億美元下調至 50.5-51.5 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52.9 億美元,主因第三方數據中心承建商進度延遲。
  • 公司 2026 年的資本支出預計將"遠超"2025 年(120-140 億美元)的兩倍以上。

訂單儲備激增:

  • 營收訂單儲備達 556 億美元,幾乎是上一季度的兩倍;
  • 簽約電力容量從 2.2 吉瓦增至 2.9 吉瓦。

重大合同進展:

  • Q3 簽訂 Meta 高達 142 億美元的六年期合同、與 OpenAI 擴大 65 億美元協議,並獲得第六份"領先超大規模雲服務商"合同。

CEO Michael Intrator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坦承,一家第三方數據中心承建商的進度延誤,直接導致公司將 2025 年營收預期上限從 53.5 億美元削減至 51.5 億美元

儘管他試圖淡化影響,聲稱受影響客户已同意調整交付時間表且"保持合同總價值不變",但財報公佈後,CoreWeave 盤後依舊下挫、跌幅近 6%。

(CoreWeave 盤後下挫 5.74%)

規模與利潤率的博弈

CoreWeave 第三季度營收 13.6 億美元,同比暴增 134%,這個數字足夠亮眼。但運營利潤率僅 4%,不僅低於分析師預期的 6.5%,更低於去年同期。

分析認為這意味着 CoreWeave 正在用越來越薄的利潤率換取市場份額和規模擴張。

公司的增長邏輯本質上是以英偉達芯片作抵押借入鉅額私募債務,快速建設數據中心,然後租給 OpenAI、Meta、微軟這樣的 AI 巨頭。

這種模式在需求井噴時看起來完美,但利潤率的持續收窄暗示競爭正在加劇。

畢竟,像 AWS、Azure、谷歌雲這樣的傳統雲巨頭也在瘋狂擴建 AI 基礎設施,CoreWeave 的"neocloud"標籤能否支撐溢價定價,仍是未知數。

不過,公司營收訂單儲備達 556 億美元,幾乎是上季度的兩倍。

這個儲備包括了與 Meta 的 142 億美元六年期合同、與 OpenAI 擴大的 65 億美元協議,以及第六份"領先超大規模雲服務商"(公司拒絕透露具體名稱)的合同

資本大規模支出

公司 CEO 指出,CoreWeave 目前面臨的制約是可供其快速部署設備的 “動力殼”(powered-shell)數據中心的短缺。

在試圖收購數據中心運營商 Core Scientific 的計劃因報價過低而被對方股東拒絕後,CoreWeave 被迫加速自建數據中心的步伐,例如其在賓夕法尼亞州的項目。

而 CFO Nitin Agrawal 進一步透露,公司 2026 年的資本支出預計將"遠超"2025 年(120-140 億美元)的兩倍以上。分析認為,這對一家 2025 年全年營收可能只有約 50 億美元的公司來説,是極其激進的投資節奏。

CEO Intrator 近期還公開反駁"數據中心泡沫"的擔憂,認為 AI 將推動經濟增長,足以覆蓋投資成本。但投資者依舊擔憂 CoreWeave 能否持續獲得融資支持這種燒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