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riff gloom looms, U.S. container imports in October fell 7.5% year-on-year, approaching the critical threshold of 2 million TEUs

美國 10 月集裝箱進口量 231 萬 TEU,環比下降 0.1%,為過去十年中僅有的第二次 10 月出現環比下降。據預測,11 月和 12 月的入境集裝箱量將分別同比下降 14.4% 和 17.9%,或跌破 200 萬 TEU 的關鍵門檻——” 商品衰退” 的標誌。
美國港口正面臨近年來罕見的進口量下滑,美國貿易活動即將陷入"商品衰退"階段。
據供應鏈技術公司 Descartes Systems Group 最新發布的全球航運報告,美國 10 月集裝箱進口量為 231 萬標準箱(TEU),同比大幅下滑 7.5%,較 9 月下降 0.1%。這是過去十年中僅有的第二次 10 月出現環比下降。
全美零售聯合會 (NRF) 和 Hackett Associates 預測,11 月和 12 月的入境集裝箱量將分別同比下降 14.4% 和 17.9%,或跌破 200 萬 TEU 的關鍵門檻。供應鏈技術公司 Vizion 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
“自 2023 年 3 月以來,月進口量首次跌破 200 萬 TEU 的門檻,這標誌着貨運行業專家所説的 ‘商品衰退’。這種萎縮代表着結構性轉變,而非暫時的波動。”
關税不確定性和消費前景疲軟正推動進口商採取謹慎態度,預計這一疲軟趨勢將延續至 2026 年一季度。特朗普關税政策的持續演變正迫使製造商和零售商重新評估供應鏈策略。美國最高法院上週對關税合憲性表示質疑,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不確定性。
關税政策波動衝擊貿易信心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實施的關税政策為依賴海外商品的美國產業帶來了過山車式的一年。
Descartes 行業戰略總監 Jackson Wood 表示,美國進口商面臨"持續的地緣政治摩擦和監管波動性,隨着政策快速轉變和演進,這推高了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
全球第二大集裝箱承運商 A.P. Moller-Maersk 首席執行官 Vincent Clerc 表示,很難判斷近期北美需求疲軟是今年早期訂單提前後的庫存調整,還是反映了根本性的需求疲軟。不過他指出,在貿易政策不明朗的背景下仍有韌性跡象。
美國港口處理的集裝箱量已跌出通常標誌貿易活動高峰的 240 萬至 260 萬 TEU 區間。國家零售聯合會和 Hackett Associates 的港口跟蹤數據顯示,如果 12 月預測的近 18% 跌幅得以實現,將是自 2023 年 3 月以來的最低月度水平。
長灘港首席執行官 Mario Cordero 預計 2025 年將接近去年創下的 960 萬 TEU 紀錄水平,儘管未來兩個月將出現放緩。該港口數據顯示,2025 年前九個月大豆出口較上年同期下降 93%。
零售業庫存充足但前景謹慎
儘管面臨貿易壓力,零售商今年早期的關税緩解努力可能使美國人在假日購物季避免了短缺和價格飆升等重大幹擾。NRF 供應鏈和海關政策副總裁 Jonathan Gold 表示:"商店貨架庫存充足,對價格的影響已被最小化,這主要得益於零售商採取的措施,如在關税較低或延遲增加期間前置進口,或自行承擔成本。"
NRF 和 Hackett Associates 的港口追蹤數據顯示年底將表現疲軟。如果預測成真,12 月近 18% 的跌幅將是自 2023 年 3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該機構預測 2025 年集裝箱總量為 2490 萬標準箱,比去年下降 2.3%。2026 年第一季度也可能出現疲弱的同比表現,部分原因是貨物被提前運輸以避免關税。
Hackett Associates 創始人 Ben Hackett 表示:"這些條件使得市場預測極其不確定。我們的貿易前景是今年進口量較 2024 年小幅下降,2026 年第一季度將出現更大幅度的下降。"
港口運營商預期温和復甦
南加州長灘港首席執行官 Mario Cordero 表示,儘管未來兩個月將出現放緩,但預計 2025 年收官時的貨物量將接近該港口去年創下的 960 萬標準箱紀錄。
"我們期待 2026 年貨物量温和增長,"Cordero 上週五對記者表示,不過他指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狀況,包括關税何時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傳導至消費者價格等。
供應鏈可視化技術公司 Vizion 在上週發佈的分析中指出,貨運業的"新常態"帶來了需求低迷。"自 2023 年 3 月以來,月度進口量首次跌破 200 萬標準箱門檻,這標誌着貨運行業專家現在所稱的'商品衰退'"。
Cordero 指出,冬裝、玩具和傢俱等商品類別正在下降,而人工智能熱潮正推動電子產品和其他與數據中心相關產品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