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gan Stanley: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AI is increasing

華爾街見聞
2025.11.09 11:0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AI 應用正從概念階段邁向實效階段,2025 年 Q3 有 24% 的採納企業已獲得可量化收益。與 1999 年科網泡沫相比,當前龍頭企業自由現金流收益率達 3.5%(2000 年僅 1.2%),經利潤率調整後估值低 35%,證明當前高估值具備基本面支撐。

摩根士丹利在 2025 年 11 月 6 日發佈的報告中指出,企業對人工智能(AI)的採納正從 “講故事” 階段邁向 “見實效” 階段,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獲得可量化的財務和運營收益。這一趨勢不僅驗證了 AI 的長期價值,也為投資者揭示了新的市場動態。

據追風交易台,報告指出,企業從 AI 中獲得的 “可量化” 收益正穩步增長。對投資者的核心影響在於:

首先,AI 帶來的效率提升將支撐企業盈利擴張,預計到 2026 年,標普 500 指數的淨利潤率將因此增加 30 個基點。

其次,市場領導地位將從少數科技巨頭向更廣泛的 “AI 採納者” 擴散,為投資者提供了在科技行業之外捕捉增長的機會。

最後,儘管市場對估值泡沫感到擔憂,但報告通過翔實的數據對比了當前與 1999 年科網泡沫時期的差異,論證了當前高估值得以維持的堅實基本面,為投資者的長期持倉提供了信心。

AI 量化效益日益凸顯,應用勢頭不斷增強

企業從 AI 中獲得的 “可量化” 收益正穩步增長。通過對約 7400 份財報電話會議和 6100 份行業會議的紀要進行系統性分析,大摩發現:

  • 在被分析師識別為 “AI 採納者” 的公司中,2025 年第三季度有 24% 的公司提到了 AI 帶來的可量化影響,這一比例高於第二季度的 21% 和去年同期的 15%。
  • 在更廣泛的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中,2025 年第三季度有 15% 的公司報告了可衡量的 AI 收益,同樣高於第二季度的 14% 和去年同期的 11%。

這些收益主要體現在六大方面,其中 “生產力提升”(如運營效率)和 “財務影響”(如成本節約和營收增長)被提及最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企業提及的 AI 效益更偏向於成本削減,其頻率幾乎是營收增長的兩倍。這表明,在當前 AI 整合的初期階段,企業主要關注的是通過技術提高內部效率和精簡運營,而非立即實現頂線增長。

科技與通信行業領跑,全行業滲透進行時

報告明確指出,AI 的應用並非侷限於科技行業。儘管科技公司在展示 AI 量化效益方面遙遙領先,但其他行業的追趕勢頭同樣顯著。

行業領先者:2025 年第三季度,科技行業中有 39% 的公司提及了 AI 的量化效益,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通信服務行業(26%)和金融行業(16%)。

增長最快的追趕者:從同比趨勢看,能源行業的進步最為驚人,提及 AI 量化效益的公司比例從去年同期的 0% 躍升至 10%。科技行業的滲透率也從 26% 提升至 39%,顯示出持續深化的趨勢。

行業組別細分:在科技板塊內部,“軟件與服務” 子行業的 AI 應用成果最為突出,高達 59% 的公司報告了量化效益,遠超其他子行業。

這一跨行業的擴散趨勢驗證了大摩的觀點,即未來 6-12 個月,市場領導地位將從少數巨頭向更廣泛的行業擴散,盈利增長的來源也將更加多元化。

此非 1999:為何當前市場與科網泡沫存在本質區別

面對 AI 帶來的資本支出熱潮,市場對重演 1999-2000 年科網泡沫的擔憂甚囂塵上。大摩報告對此進行了深入剖析,並得出一個明確結論:今時不同往日。當前市場的基本面遠比 2000 年時更為健康。

1.指數質量更高,現金流更充裕:當前大型股的自由現金流收益率中位數約為 3.5%,幾乎是 2000 年(1.2%)的三倍。此外,經利潤率調整後,標普 500 指數的遠期市盈率比科網泡沫頂峯時期低了約 35%。這表明今天的市場由盈利能力和現金流更強的公司主導。

2.龍頭估值更合理,盈利能力更強:當前標普 500 指數前十大權重股的遠期市盈率中位數為 31 倍,不僅遠低於 1999 年 44 倍的峯值,甚至低於 1998 年 35 倍的水平,較 1999 年有 13 倍 的估值折扣。更重要的是,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更強,其營業利潤率中位數比 1999 年高出超過 20%。

3.宏觀環境截然不同:1999-2000 年是典型的經濟週期末期,美聯儲正在不斷加息以抑制過熱。而當前,市場正從 “滾動式衰退” 中走出,步入 “滾動式復甦” 的早期階段,美聯儲則處於降息通道。寬鬆的貨幣政策為高估值提供了有力支撐。

4.信貸市場更健康:上世紀 90 年代末的電信建設熱潮主要由公司債務推動,且參與者多為 BBB/BB 評級的公司,槓桿率急劇上升。相比之下,本輪 AI 資本支出由資產負債表極其強健的 “超大規模計算公司” 導,如微軟(AAA 評級)、谷歌和 Meta(AA 評級),它們的現金儲備充裕,對債務市場的依賴度低。同時,今天的信貸市場深度和廣度也遠非昔日可比,風險分散更為健康。

綜上所述,大摩的報告為投資者描繪了一幅 AI 應用加速落地、盈利前景持續改善、市場廣度有望擴大的積極圖景。同時,通過嚴謹的數據對比,報告有力地反駁了 “泡沫論”,認為在強勁基本面和有利宏觀環境的支撐下,當前市場的估值水平是可持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