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ply concentration + nuclear energy supercycle = a multi-year "uranium bull market"

巴克萊認為,鈾市場供應端高度集中,哈薩克斯坦佔全球產量近 40%,俄羅斯控制約 40% 加工產能,地緣政治風險顯著;需求端受核能超級週期推動,預計 2040 年全球鈾需求將增長 124% 至 3.91 億磅。鈾供應難以快速響應,最早 2032 年將現供應赤字。
全球核能復興浪潮正將鈾推至多年牛市的起點。
11 月 4 日,據追風交易台消息,巴克萊在最新研報中稱,鈾市場正迎來結構性供需失衡,地緣政治風險與核能超級週期的雙重推動下,多年鈾牛市的條件已經成熟。當前的市場格局呈現出兩大核心特徵:極度集中的供應端和需求激增的需求端,這兩者共同指向了一個多年的鈾牛市。
研報稱,鈾供應的地理集中度創造了顯著的地緣政治風險。僅哈薩克斯坦就佔據全球鈾產量的近 40%,而俄羅斯控制約 40% 的鈾加工和濃縮產能。這種供應鏈集中度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正迫使各國重新審視鈾供應安全。
同時,需求端的增長動力來自核能超級週期的全面啓動。世界核協會預測,全球鈾需求將從 2024 年的 1.75 億磅激增至 2040 年的 3.91 億磅,增幅達 124%。美國核能重啓、中國核電擴張以及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的興起,共同構成了這一需求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巴克萊強調,市場定價已開始反映這一趨勢。全球鈾指數今年迄今上漲 60%,顯著跑贏全球股指的 19% 漲幅。美國相關鈾企業表現尤為突出,Cameco 上漲 108%,Centrus Energy 飆升 487%,顯示投資者對供應鏈重構機遇的高度認可。

高度集中的供應格局:地緣政治的 “達摩克利斯之劍”
鈾供應鏈的地理集中度正成為核能復興面臨的最大瓶頸。巴克萊稱,當前鈾市場的最大風險,源於其供應端的雙重高度集中,這使其極易受到地緣政治風險事件的衝擊。據該行分析顯示:
地理與企業集中:全球近 40% 的鈾礦開採集中在哈薩克斯坦一國。從企業層面看,哈薩克斯坦 Kazatomprom、加拿大 Cameco、法國 Orano 等前五大公司合計控制了全球 70% 的鈾礦產量,進一步加劇了供應風險。
加工環節的脆弱性:風險同樣存在於中游。全球約 40% 的鈾轉化和濃縮產能位於俄羅斯。這意味着西方國家在關鍵的核燃料加工環節嚴重依賴其地緣政治對手。
美國的巨大風險敞口:美國是全球最脆弱的市場。它消耗着全球超過 25% 的鈾,以維持其全球最大的核電裝機容量,但其國內產量卻不足全球的 1%。
儘管美國在 2024 年 5 月通過立法,要求公用事業公司在 2028 年前擺脱對俄羅斯的供應,但目前仍有約五分之一的濃縮鈾依賴從俄羅斯進口。這種巨大的供需錯配,使得美國保障能源安全的努力變得異常脆弱。
結構性供不應求:核能超級週期推動需求激增
世界核能協會預測,到 2040 年,核反應堆的鈾需求量將從 2024 年的 1.75 億磅增長至 3.91 億磅,增幅高達 124%。
巴克萊指出,與脆弱的供應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鈾的需求正迎來爆發式增長。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需求增長動力:近期需求主要由中國的核電站擴張和美國的核電站重啓驅動。長期來看,預計在 2030 年代初商業化部署的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s)將成為新的主要增長點。
供應難以快速響應:鈾供應是價格非彈性的。由於勘探週期長、資本投入高、許可審批障礙多,一座新的鈾礦從發現到投產通常需要十年以上時間。
供應缺口臨近:根據彭博智庫的預測模型,即使考慮到現有庫存,全球鈾市場最早可能在 2032 年進入供應赤字狀態。這種結構性的供需失衡,為未來多年的鈾牛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政策支持加速供應鏈重構
巴克萊稱,面對日益嚴峻的供應安全挑戰,各國政府正在積極行動,推動鈾價值鏈的本土化,這為相關企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美國引領潮流:美國政府的行動最為矚目。2025 年 3 月 20 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加快國內礦物生產,明確將鈾列為戰略重要礦物,提出"重建國內鈾燃料循環控制權"的目標。
5 月 23 日的四項核能行政令進一步要求到 2050 年將國內核發電能力提升至四倍,並指示能源部制定擴大國內鈾開採、轉化和濃縮的計劃。
最新的 800 億美元 Westinghouse 合作協議標誌着政策支持的具體落地。該協議旨在建設八座新核電站,推動 Cameco 等相關企業股價創下歷史新高。
市場數據顯示,特朗普 5 月 23 日宣佈核能行政令後,美國相關鈾企業迎來顯著重估:Cameco 年內上漲 108%,Centrus Energy Corp 飆升 487%,Uranium Energy Corp 上漲 132%。

歐盟的政策環境同樣趨向支持:歐盟委員會 2025 年 5 月發佈的《完全擺脱對俄羅斯能源依賴路線圖》包含逐步淘汰俄羅斯鈾進口的條款。
委員會預計需要 2410 億歐元投資來支撐核電延壽和新建項目。瑞典已正式提議取消鈾勘探和開採禁令,顯示個別成員國政策立場的轉變。


